很少讀短篇小說朱灿,直到讀完裘帕·拉希莉的短篇小說集《解說疾病的人》,才一改以前覺得短篇不好看的觀念钠四,原來只是我沒有讀到好看的而已盗扒。
以往覺得短篇不精彩,無非是覺得文字體量有限缀去,沒有長篇那樣的波瀾壯闊或跌宕起伏或各種意想不到的反轉(zhuǎn)……《解說疾病的人》里收錄的九篇小說侣灶,同樣沒有以上這些,但是卻深深打動了我朵耕。小說描述情感之細膩炫隶,猶如觀影一般,人物的眼神阎曹、表情伪阶、動作等,都能在腦海中一一閃現(xiàn)处嫌。當然栅贴,最真實的是,作者小說中人物的喜怒哀樂熏迹,會深深牽動你的情感起伏檐薯。尤其是某些你也許同樣經(jīng)歷過,卻難以言說清楚的復雜情感注暗,居然躍然紙上坛缕。
好的文學作品一定是來源于生活的,真正打動人心的作品一定是能和讀者產(chǎn)生共鳴的捆昏。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的這個譯本赚楚,封面書腰上印著一句話,“世上本沒有說不明白的痛苦/說得久了/只剩聽不懂的孤獨”骗卜。這是模仿魯迅先生名句的一句文案宠页,卻十分精準地反映出了小說中諸多人物的一個共同心理——孤獨。
我最喜歡的第一篇《停電時分》寇仓。蘇庫瑪和修芭是一對漸行漸遠的夫妻举户,他們所居住的街道因遭遇風暴而需連續(xù)五天停電一小時進行檢修。原本有著各自小空間的夫妻遍烦,不得不在這停電的一小時內(nèi)在黑暗中面對對方俭嘁,修芭提議在黑暗中告訴對方一些從沒有向?qū)Ψ酵侣哆^的事情。
在這場游戲中乳愉,他們回憶起了那些久遠且溫馨的事情兄淫。漸漸地屯远,兩個人似乎找到了從前的親密時光里,蘇庫瑪每天都期待著停電時分捕虽。“想起從前的她慨丐,他覺得美好,他們相遇的時候泄私,她那么大膽又那么沒信心房揭,多好∩味耍”
然而捅暴,蘇庫瑪萬分期待的最后一晚的停電時分,卻提前結(jié)束了咧纠。修芭鄭重地告訴了他已經(jīng)租好房子蓬痒,即將搬離的消息……原來,前幾天的游戲都是這個消息的鋪墊漆羔。在難受梧奢、痛苦之下,蘇庫瑪也說出了隱藏在兩人心結(jié)背后令雙方都覺得心酸的事情演痒。
這個故事亲轨,無論是正處戀愛或婚姻中的人們,應該都能體會到修芭和蘇庫瑪尷尬的關(guān)系鸟顺。他們都愛著對方惦蚊,卻因為某件事情而產(chǎn)生了心結(jié),雙方都小心翼翼地不敢提那件事讯嫂,卻最終漸行漸遠蹦锋。他們以愛的名義在折磨自己和對方,害怕對方提起那件讓他們都感到痛苦的事情欧芽,卻不知有時開誠布公晕粪、坦誠相待才能獲得心靈上的釋懷。修芭要離開的決定是讓蘇庫瑪說出那件事的最后一道防線渐裸,當真實噴涌而出時,兩顆孤獨的心重新走到了一起装悲。
其實昏鹃,關(guān)于男女情感關(guān)系,不止這一篇诀诊《床常《解說疾病的人》同樣也描述得非常精彩,卡帕西先生對于身處似乎不太和諧的婚姻關(guān)系中的達斯夫人產(chǎn)生好感属瓣,他以為達斯夫人對他也有同樣的心意载迄,然而最終發(fā)現(xiàn)只是自己一廂情愿讯柔。卡帕西先生以為自己即將拯救看似苦悶的達斯夫人护昧,原來只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魂迄。《性感》中描寫了一段婚外情惋耙,將陷入感情漩渦的女人和追求情感刺激的男人進行了很好的對比描述捣炬。你以為你遇到的是愛情,對方貪念的卻只是你的性感绽榛。
當然湿酸,這本小說集的亮點不止里面揭示的各種細膩情感。九篇小說中所有的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印度移民灭美。這樣的人物設定推溃,源自作者本人的經(jīng)歷。裘帕·拉希莉1967年生于英國倫敦的一個印度移民家庭届腐,幼年隨父母遷居美國羅德島州铁坎。百度百科中對于她的介紹有寫到,“歐化的成長環(huán)境和教育梯捕,印度家庭承襲的傳統(tǒng),學者的嚴謹傀顾,賦予她一個獨到的視角以觀察人生襟铭。”
例如短曾,《柏哲達先生來搭伙》描寫的是一個身處美國的印度人柏哲達先生寒砖,因巴基斯坦內(nèi)戰(zhàn)而與家人失聯(lián)。作者從一個小孩的視角嫉拐,在漫長的等待中哩都,觀察著柏哲達先生的內(nèi)心活動。戰(zhàn)爭給民眾帶來的傷害婉徘,是度日如年的煎熬漠嵌。而人們所求的只是一點點小小的幸福而已;《森夫人》中隨丈夫到海外的印度女人盖呼,在生活面前儒鹿,不得不學著自力更生;《真正的門房》是個反諷的故事几晤,有人會在你的持續(xù)無私奉獻中约炎,將奉獻當作理所當然,一旦停止了奉獻,他們反而覺得你影響了他的生活圾浅,會變成瘋狗一樣來反咬你掠手。
不難看出,拉希莉關(guān)注的是在美國龐大的印度移民群體狸捕。印度是世界上移民最多的國家之一喷鸽,這些群體在國外有精英知識分子,也有底層人民府寒,他們對于祖國故土的感情溢于言表魁衙。九篇小說中的各類人物所代表的正是一個個鮮活的群體。
而這些群體有著各自的痛苦株搔,蘇庫瑪和修芭將愛自我壓抑的痛苦剖淀、柏哲達先生思念親人的痛苦、森夫人固執(zhí)落寞的痛苦纤房、門房布梨大媽被冤枉和無辜指責的痛苦纵隔、麥藍達在他人婚姻里追求愛情的痛苦、比比·哈爾達想要成為正常人的痛苦……所有所有的這些炮姨,最終都落為他們心中的孤獨捌刮。
這些都讓我想起我經(jīng)歷的種種。至親離去時舒岸,發(fā)現(xiàn)周圍人事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绅作,我從不諳世事的小孩一夜之間要成為家庭的支柱,想逃離卻必須堅挺著蛾派,人情冷暖俄认,皆在眼中;和愛人吵架時洪乍,相互不理解的委屈眯杏,在冷戰(zhàn)中不斷升級,演變?yōu)閻叟c不愛的千古難題壳澳,好像全世界無人理解自己岂贩;與同學、同事因為生活巷波、工作理念的不同而背道而馳萎津,許久以后才發(fā)現(xiàn)那樣的爭端如此可笑,友誼卻難以挽回抹镊,猶如天上掉落了一顆星辰姜性。
以上種種,一旦講出來髓考,在別人眼中,不過是尋常生活的苦痛弃酌“惫剑可是夜深人靜時儡炼,這些苦痛開始隱隱發(fā)作,孤獨感涌上心頭查蓉,你需要一個出口去釋放乌询。拉希莉正是將那些無法對人言說的痛苦,在她筆下真切地呈現(xiàn)出來豌研,我們讀后會為此釋然妹田,原來痛苦不過如此,人生在世鹃共,誰又是不孤獨的呢鬼佣?就像疾病解說者卡帕西先生,最后只能“望著紙片飄起霜浴,飄起晶衷,輕風帶著它越飛越高”,紙片曾經(jīng)寄托著的他的美好期待阴孟,無人知曉晌纫。
2018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