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的時候看到有人推薦了一本關于寫作的書:《大師們的寫作課(好文筆是讀出來的)》宋雏,豆瓣評分極高瀑罗,深知寫作的重要性但至今仍未寫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文字的我興沖沖地就去看了涛贯。
最開始是準備欣賞一下書中的好詞好句妨马,但慢慢發(fā)現(xiàn)文章的實用性很強也篇幅不長盅视,有一些觀點也與我的想法十分契合枕稀,首先作者在文章中需要把自己的真實情感表現(xiàn)出來询刹,這樣更容易得到讀者的呼應谜嫉。
我也是一直覺得想要打動一個讀者,你的文字里必須要有你自己很真實的情感凹联,或濃或淡沐兰,濃愁淡思都能讓讀者感受到一個真實的場景,朋友圈里一些真實場景的段子總是透著一股濃濃的愛意蔽挠,所以我寫字都是不喜歡加修飾住闯,有什么事情就寫什么事情,但是這樣應該不能算得上是好文章象泵。誰又有那么多閑心來看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呢寞秃?
所以文章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對讀者有用,如果你寫了什么事情卻不往深了寫自己得到的經(jīng)驗與教訓偶惠,讀者看了就是看了春寿,沒法記憶深刻。不記得是誰說過寫作是一種溝通忽孽,我覺得很有道理绑改,作者一味旁若無人去描述自己的情感,讀者不免尷尬兄一,仿佛就是作者自己因為不敢人前說出這些話才寫出來厘线,讀者很難與之溝通。
而且我之前寫東西很少使用比喻手法出革,能實化的東西我肯定不會虛寫造壮,但這樣寫下去感覺自己的聯(lián)想力并沒有被寫作帶動起來。
在看了書以后骂束,我就開始對路邊的所有我喜歡的事物進行比喻耳璧,想要給自己喜歡的東西找一個貼切的比喻,但是我的腦子里只有那些老套的比喻——“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明明暗暗的光斑”展箱,我真的很喜歡光斑旨枯,但是我走了一路絞盡了腦汁也只想到了“像是光和影的魔術”,可能是太久沒有使用這種能力了混驰,還應該更多的鍛煉自己攀隔。
書中提到現(xiàn)代杰出的文史大師劉文典的一個寫作觀“觀世音菩薩”,就是要觀世栖榨,更多的觀察這個世界昆汹;音,即文字要有音樂感婴栽,有音節(jié)满粗;菩薩,就是要有一副好心腸居夹。
平素自己描寫什么聲響也都是用那些慣用的败潦,突然想著要更加認真的觀察某個事件發(fā)出的聲音,然后用語言去描述准脂。當然啦劫扒,大師提到音并不是這個意思,但我想從簡單的開始試一下狸膏。恰逢風很大沟饥,路邊的樹不停地掉葉子,我一直在思考要怎么樣去描述這個樹葉掉下來的過程湾戳。后來想了好久贤旷,也只想到了“噗噗的往下掉”。真是革命尚未成功砾脑,同志仍需努力啊幼驶。
讓我印象很深的是文中推薦了一位臺灣的散文家:簡媜。書中推薦的幾句我就很喜歡了:我是她胸襟上的絲繡帕韧衣,髻上的紅彩花盅藻,歲月碾過的茅茨土屋里忽然照見的一只乳燕。我應該很久沒有看到過這樣子的文字了畅铭,去年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看東野圭吾的小說氏淑,散文最近看的一本應該是汪曾祺的《人間草木》,但那已經(jīng)過去了很長時間了硕噩。
一直很喜歡散文作品里飄逸出來的那種靈氣假残,不愧是散文,總是漫不經(jīng)心的炉擅,讓你為之折服辉懒。我去找了一下她的資料,她在《水問·夏之絕句》寫的:“夏乃聲音的季節(jié)坑资,有雨打耗帕,有雷響,蛙聲袱贮、鳥鳴仿便、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攒巍,故夏天像一首絕句嗽仪。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柒莉,依舊像一首絕句闻坚,平平仄仄平【ばⅲ”讓從小在鄉(xiāng)下長大的我生出一種特別的熟悉感窿凤,真是又貼切又美的句子仅偎。以后一定要多多看看她的作品,揣摩一下雳殊。
可能也會有人抱怨:可是我很難去細致描述自己的感受啊橘沥。要么是好氣哦;要么就是好高興哦夯秃。當今網(wǎng)絡用語的泛濫讓我們的大腦越來越少的去思考座咆,幾乎都是套用現(xiàn)用流行詞匯。但這樣就導致了我們自己表達能力受限仓洼,有什么細微的感受都一并用某詞概之介陶。作者在文中有一段建議是:將自己真實而細微的情感流動記下來∩ǎ可以用本子也可以用社交軟件哺呜,如果怕被熟人看到可以用小號嘛。就像有些人在朋友圈發(fā)的那些段子箕戳,就是一種形式弦牡。
書中還提到了什么翻譯作品最好是看原著啦,反正我最近翻了一下泰戈爾的經(jīng)典詩選漂羊,有英文和中文版驾锰,是泰戈爾自己把他的詩翻譯成英語,然后我國翻譯大師翻譯成中文的走越。的確有些地方我覺得中英讀起來是不一樣的感覺椭豫。如果要更貼切的去體會作者的思想還是原著。反正kindle也可以直接詞典翻譯也還方便旨指。
看了這本書以后認識到了自己在寫作上很多的不足赏酥,為了讓自己更好的輸出,應該去學習一些寫作的技巧谆构;在給別人提供干貨的時候裸扶,也能讓大家更好的理解。當然了搬素,也需要長此以往的堅持呵晨,可能最開始會比較難,但是習慣了就好熬尺,經(jīng)趁溃看到一些人總在嚷嚷每天不寫點東西不過癮,大約是感受到了很多寫作的好處吧粱哼。
受益匪淺季二,薦之于你。
原文已發(fā)于我的微信公眾號:七歲一枯榮(ID:gogoyiqi),長期薦書,歡迎關注胯舷,轉載前請公眾號后臺聯(lián)系刻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