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沒有想好(真的是寫完了內容補的標題)
但是內容大概知道自己要往哪個方向去寫
上周請了三天的假期在家寫B(tài)P
這已經是自己寫的第三稿了
第一次是完全在合伙人之前的基礎上修改的
第二次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梳理的
第三次是參考了知乎的這篇文章提煉出了框架然后逐漸往里面補充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684549
確實有了框架以后再去做補充會發(fā)現思考的角度會更廣一些
然后在做的過程中發(fā)現了自己的問題了罪。
第一個感受是這么多年一直在國企工作喘垂,做項目做執(zhí)行庭呜,所以視野往往都是只有深度沒有廣度懈贺,一個產品或者一個項目如果去發(fā)展和規(guī)劃它的生命力,如何更加有效的去鏈接更多的資源宵凌,這些從來都是自己沒有思考過的鞋囊。
第二個感受是不敢花錢或者是不知道怎么花錢,第一次做預算的時候生生的把一個大項目變成了部門的小活動瞎惫,第二次預算寫的自己都不敢相信溜腐。想來以前的工作經驗預算只是加減乘除,算出我要的錢就好了瓜喇,至于怎么花錢一個是舍不得花挺益,一個是花錢不按照預算去執(zhí)行導致最后花超了,辛苦一年的時間和精力乘寒,但是卻不掙錢望众。
第三個就是在去做產品規(guī)劃時,一次次的打磨和推翻自己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伞辛,怎樣去思考烂翰,有的時候是要完全拋去自己的認知,從0的狀態(tài)去接受和思考用戶怎么去想蚤氏,自己帶著認知去思考的時候一定是有偏差的甘耿。
我寫到第三稿的時候自己很興奮,覺得這個項目要是能做起來竿滨,我就能改變世界了佳恬。但是我知道自己的這種興奮是不對的,因為人們往往存在動機性推理于游。
很多時候因為我們腦子里面認定了某個事情毁葱。
我們眼里就只會看到這樣的信息,就收集到和這件事情相關的信息贰剥,還會收集一切好的倾剿,積極的事例去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所以當我知道有這樣的想法時蚌成,一定是將自己的BP拿出來柱告,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再聽聽別人的意見。當然這個里面有的時候也會存在別人對你提出小馬過河的經驗笑陈。不過這些意見其實也是好的际度,能讓你更聚焦。
接下來要開始做第四稿涵妥,預算還有時間規(guī)劃乖菱。
所以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