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我在簡書寫的第一篇,與其說是文章不如稱之為“說說”更為恰當歼冰,因為以下的文字是來自于忽然間的想法捣染,所以隨便說兩句。
這個想法主要來源于今天上午同事在說盾構(gòu)機是用來挖隧道的停巷,可以一邊挖隧道耍攘,一邊注入混凝土進行固化。不僅效率高而且節(jié)省人力畔勤。
同事說完這句話我沒有接話蕾各,忽然就想起了古時愚公移山的故事。我在想過去條件那么不好庆揪,為啥愚公非要把門前的兩座山移走呢式曲?如果只是為了出行方便,完全可以在山體中間挖出一條通道出來,不需要很寬吝羞,能容下古時候的車并排行走就可以兰伤,這樣要比移走兩座山更加省事兒,也更節(jié)省時間钧排。說不定愚公還在世的時候就能打通這樣一條通道敦腔。
想到這里,忽然感覺領(lǐng)導在一個集體中真的很重要恨溜。有的領(lǐng)導單純從自己角度考慮問題符衔,很少顧及因為他的一個想法,企業(yè)要付出多大的代價糟袁。其實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事情不是因為努力做了而沒結(jié)果判族,而是方法不對,往往在結(jié)果到來之前就結(jié)束掉了项戴。尤其是對于企業(yè)而言形帮,人力和時間是壓在企業(yè)頭上最大的成本。
想到這里我又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愚公為啥不在大城市買套房周叮?從愚公組織整個家族移山到移山完成所耗費的成本在京城買套最豪華的別墅應(yīng)該問題也不大沃缘。如果他買了別墅或者簡單的四合院,那么他的子子孫孫不僅可以省去移山的辛勞则吟,而且愚公也可以馬上住上新房槐臀,享受便捷的生活。然后愚公的后代通過其他努力再擴大些房產(chǎn)氓仲,地產(chǎn)水慨,如果放在現(xiàn)在一拆遷絕對是一筆不小的收益。
所以我覺得不管放在什么時代敬扛,愚公的精神絕對不值得大家去學習晰洒。完全是一個腦子有病,浪費幾代人人力啥箭,物力谍珊,財力,時間急侥,精力去成就一個“鍥而不舍”的美名的故事砌滞。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