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窩里橫”的問題,真的讓很多媽媽很頭疼:在家生氣他的任性霸道忆矛、出了門擔心他的膽小畏縮——這孩子怎么就不能平衡一下察蹲,在家乖一點、出門膽子大一點呢催训?
向楊杰老師咨詢這個問題的家長也不少洽议,楊老師又給出了什么樣的分析和建議呢?快來看看吧~
作者簡介
楊杰老師:親子咨詢師漫拭,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碩士亚兄;從事家庭教育咨詢10年之久,積累了豐富的親子咨詢經驗采驻。常年在線下為家長們答疑解惑审胚、提供咨詢服務。
孩子“欺軟怕硬”是我在咨詢中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礼旅。
家長在這個問題上往往會陷入矛盾之中:
一方面膳叨,當然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野蠻的“小霸王”,但他在家里活脫脫就是個不可理喻的家伙痘系;
另一方面菲嘴,父母更不希望孩子在外面是個怕事兒的“受氣包”,但孩子在學校卻膽小懦弱、受人欺負龄坪,完全沒有在家里的威風昭雌。
家長找不到問題的“病根”,除了為孩子發(fā)愁健田、怒其不爭之外烛卧,真的是一籌莫展。
“欺軟怕硬”的癥結到底在哪兒妓局?
豆豆媽的煩惱
3年前唱星,我在咨詢中遇到過這樣一對母子。
那年豆豆5歲跟磨。孩子的媽媽告訴我间聊,說不知道怎樣和孩子溝通。
她和孩子經常為一點小事兒就怒火相向抵拘,孩子的脾氣很大哎榴,一點都不輸給媽媽。
比如早晨起床僵蛛,豆豆如果沒睡夠尚蝌。明明能自己穿衣服,也非得要求媽媽幫忙充尉,不幫就大發(fā)脾氣飘言。
我在讀咨詢日志的過程中也發(fā)現,他們娘兒倆的相處狀態(tài)是:媽媽總是先發(fā)火驼侠,提高嗓門呵斥姿鸿。但最終總會被孩子所壓制,孩子在對攻中甚至會罵人倒源。
但在外面苛预,孩子就徹底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表現得很小心笋熬,進入新環(huán)境要適應很久热某,不愿意嘗試、不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胳螟、不自信昔馋。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發(fā)生矛盾糖耸,人家罵他秘遏,他就站在那里聽,沒有一點反抗蔬捷。
有一次垄提,媽媽帶豆豆去看電影。在售票廳門口周拐,幾個男孩子打起架來铡俐,媽媽很快就找不到豆豆了。急得媽媽大喊了半天妥粟,他才不知道從哪里出來审丘。
媽媽心里很不滿,覺得這孩子怎么那么怕事勾给,一看打架就要跑滩报。
媽媽的妥協(xié)種下病根
隨著咨詢的展開,豆豆的病根逐漸浮現出來播急。
豆豆平時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最多脓钾,所以媽媽對豆豆的影響也最大。
這是一位控制不住自己脾氣桩警,但又給孩子過多呵護的媽媽可训。
孩子從媽媽身上學到了兩樣東西:第一,發(fā)脾氣捶枢;第二握截,只要自己堅持發(fā)脾氣,媽媽遲早會妥協(xié)烂叔,幫助他做本該由自己完成的事情谨胞。
比如前面說的早起穿衣服。我讓媽媽分析一下蒜鸡,孩子的情緒來自哪里胯努?
媽媽說了三點:沒睡夠、對媽媽不滿逢防、需要關注康聂。
我繼續(xù)問媽媽:不管是哪種原因,孩子為什么要用鬧脾氣的方式達到目的呢胞四?
媽媽說恬汁,也經常會告訴孩子,你可以好好和媽媽說辜伟,發(fā)火沒用的氓侧。
我接著說:你這句話有道理,但沒效果导狡。發(fā)火真的一點用都沒有嗎约巷?
媽媽說:在他看來一定有用。他一發(fā)火旱捧,我就屈服独郎。
我總結道:對孩子來說踩麦,發(fā)脾氣不但有用,而且簡單氓癌,根本不用動腦筋谓谦。這個策略適用范圍極廣,簡直是萬能的法則:遇到困難贪婉,發(fā)脾氣反粥;心情不好,發(fā)脾氣疲迂;需要關注才顿,發(fā)脾氣……
如果孩子一直依賴發(fā)脾氣的策略,久而久之尤蒿,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就會落后于同齡的孩子郑气。就算他想說,也未必能準確地描述自己的需要和主張腰池。
在這里竣贪,我想稍稍跑跑題,說兩句幫孩子的問題巩螃。
其實演怎,許多家長都要面對這道兩難的選擇題:一味地幫孩子,孩子就會習慣性地找人幫忙避乏。直接放棄爷耀,根本不動腦筋;完全不幫吧拍皮,在孩子確實不會的情況下歹叮,又會產生挫敗感。
我曾經問豆豆媽:除去發(fā)脾氣的因素铆帽,你能否判斷出咆耿,哪些他是真的不會,哪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完成爹橱?
這位媽媽說萨螺,她沒仔細甄別過。
其實愧驱,這個判斷非常重要慰技。當然,前提是對孩子進行細致的觀察组砚。如果分不清二者的區(qū)別吻商,結果往往是“該幫的沒幫,不該幫的亂幫”糟红。
你想要個“小霸王”嗎艾帐?
再來看豆豆膽小的問題乌叶。
電影院打架事件后,我也幫豆豆媽做了深入的分析柒爸。
我問媽媽:你希望孩子怎樣准浴?
她說,希望孩子還手揍鸟,而不是一味地躲兄裂。
我繼續(xù)問:你覺得躲開不好嗎句旱?
媽媽說“是的”阳藻。
我讓她說說理由,她說:男孩子不應該怕事谈撒!
我從相反的角度問了一個問題:如果完全不怕事腥泥,結果會怎樣呢?
媽媽說:也不行啃匿,甚至有危險蛔外。
的確是這樣,我半開玩笑地補充了一句:黑社會的人溯乒,通常都不怕事夹厌,正因為如此,才會越走越遠裆悄。
我對媽媽說:我能理解你的意思矛纹,你是不想看到孩子受欺負。不過光稼,我們指導孩子的時候或南,一定要目標清晰。我想艾君,你真正不滿意的采够,是孩子的策略太單一,只會躲避冰垄,希望他能審時度勢蹬癌、靈活應對。如果一味地告訴孩子別怕事虹茶,只是培養(yǎng)了莽撞的個性冀瓦。
我繼續(xù)問媽媽:為什么孩子在家里那么強,在外面又那么弱呢写烤?
媽媽說孩子“欺軟怕硬”翼闽。
“欺軟怕硬”的孩子生活在恐懼中
表面看起來確實像媽媽說的那樣,但“欺軟怕硬”又是從哪里來的呢洲炊?
我?guī)蛬寢尫治觯涸诩依锔芯郑⒆幼畛S玫牟呗跃褪前l(fā)脾氣尼啡,到了外面,他再用發(fā)脾氣的策略询微,會怎樣呢崖瞭?對方會像你一樣妥協(xié)嗎?
媽媽說:對方會反擊撑毛。
我繼續(xù)問:在家里最仰賴的策略失效书聚,對方反擊,自己又沒有別的辦法藻雌,孩子能怎樣呢雌续?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只能躲避。
這位媽媽經常對孩子發(fā)火胯杭,已經做了一個負面的榜樣驯杜;同時,孩子一發(fā)火就妥協(xié)做个,習慣性地遷就鸽心、保護孩子。讓發(fā)火發(fā)展成為孩子唯一的策略工具居暖。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當大人不在身邊顽频,無法提供貼身的保護。而對待家人有效的辦法太闺,面對他人的時候又無效糯景。孩子孤立無援,不知道怎樣保護自己跟束,也不知道怎樣親近他人莺奸。
我們能想象孩子內心有多害怕嗎?而且這種不安和不確定的感覺冀宴,會放大孩子的恐懼灭贷。說得夸張點,這簡直是“羊入狼群”略贮。
當孩子在極端害怕甚疟、不自信的時候,僅僅從表面上鼓勵孩子勇敢逃延、別怕事粟焊。在事實上蜜自,是又把孩子推了出去汰具,他的內心更加無依無靠桨醋。
如果我們真的愛孩子,就要在家里遵守基本的人際規(guī)則和社會規(guī)則拄丰。不要隨意地對孩子發(fā)脾氣府树,也不要因為孩子發(fā)脾氣就妥協(xié)俐末。只有這樣,他進入小伙伴群體奄侠,行為模式才不會受到挑戰(zhàn)卓箫。而是獲得接納,這樣才會一路暢通無阻垄潮。
親子之間烹卒,遵循基本的人際規(guī)則和社會規(guī)則,是對孩子最深刻的祝福弯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