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212】
又看完一本書鳖宾,一本讀完以后寫不出讀后感的書吼砂,《邏輯十九講》。
書中的內容很淺顯鼎文,都是入門級別的邏輯學基礎知識渔肩,讀起來也比較流暢,但是讀完之后拇惋,好像并沒有留下太多深刻印象周偎,屬于那種“最多只值得讀一遍的”尋常書籍。最近連續(xù)讀的幾本書都是這個類型蚤假,看來我選書的方法仍然有待提高栏饮。
我近來對“邏輯學”非常感興趣,所以連著讀了好幾本這方面的書磷仰,但因為剛開始看袍嬉,所以腦子里混亂的時候多,清晰的時候少灶平。這些書里往往夾雜著許多基礎性概念和名詞解釋伺通,讓剛開始接觸的人稍微有點不適應,加上純理論的闡述比較多逢享,所以閱讀過程中經常會有“虛無縹緲”的感覺罐监,這可能會讓一些初讀者感覺到吃力。
之所以會對“邏輯學”產生興趣瞒爬,是因為隨著時間推移弓柱,我逐漸意識到至少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經歷中沟堡,“邏輯”一直都是一門“本不該缺席”但又“缺位已久”的功課。在我看來矢空,這種課程根本就應該屬于“通識教育”的范疇航罗,就應該把它擺在和“語文”、“數(shù)學”一樣的地位屁药。但凡在上學的時候能學點邏輯學知識粥血,許多人也不至于在以后的說話、寫作甚至跟人辯論酿箭、吵架的時候表現(xiàn)得那么幼稚和拙劣复亏,而且根據(jù)我的觀察,往往越是邏輯混亂的人越是振振有詞缭嫡,越容易對自己的觀點抱有無窮的自信缔御。如果不信,你可以隨便在網(wǎng)上找個引起巨大爭議的話題械巡,然后仔細看看這個話題下面的眾多留言評論刹淌,那情景一定會讓你心生感慨:原來這世界上,腦子混亂的人竟然比我想象中還要多出這么多讥耗。
再說得遠一點有勾,我們這個民族似乎也歷來都不重視“邏輯”這門學問,甚至可能都不覺得這竟然還是一門學問古程。諸子百家中蔼卡,也幾乎全都是講求“務實致用”的學問,讀了書挣磨、識了字雇逞,就該學學怎么修身、怎么齊家茁裙、怎么治國塘砸、怎么平天下,誰會去鉆研“邏輯學”這種“關于思維的學問”呢晤锥?貌似連一點實用價值都沒有掉蔬。
即使在“墨家”和“名家”的著作中多少涉及到了一點“邏輯學”的內容,但在整個文化體系中矾瘾,“邏輯學”最終也沒有發(fā)展起來女轿。這也間接導致了在后世“科學思維”的難以建立和普及,于是更嚴重的后果就是我們在“科學時代”來臨時大幅落后于西方世界壕翩,而他們蛉迹,早就具有了從“希臘哲學”中一脈相承的“邏輯學”傳統(tǒng)。由此可見放妈,“邏輯學”在所有現(xiàn)代科學中的重要性北救。
當然個人不用時時站在那么高的層面考慮問題荐操,不過我覺得就算是為了減少今后人生中必然遇到的許多麻煩這一點,“邏輯學”也應該是現(xiàn)代人非常值得補上的一課珍策。雖然我現(xiàn)在才剛剛起步淀零,但我已經確切地知道,這個懶不能偷膛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