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與男友異地戀三年,相隔幾千公里惯吕,但是兩人三觀相符庭砍,家庭成長環(huán)境相近,感情確實非常的甜蜜混埠〉「祝可最近,兩人商議去旅行钳宪,就在基本確定行程后揭北,F單位接到大項目,全部同事都在沒日沒夜的加班吏颖,她實在是不好意思向領導提出休假搔体。她向男友說明情況,希望能夠延后假期半醉【尉悖可就在這時,男友不情愿了缩多,來了一句“你的工作比我重要呆奕?”
到底是什么更重要?是不是應該“上秤”去秤一秤衬吆?
我今天要說的“秤”梁钾,不是我們現實生活中類似體重計的計重單位,是我們每人心里面的一桿秤逊抡,是在我們心中的價值比較姆泻。
工作重要還是戀情重要?薪資重要還是發(fā)展重要冒嫡?事業(yè)重要還是家人重要拇勃?友情重要還是利益重要?而且很多時候孝凌,我們常常把自己放在秤上去秤方咆,就比如前面的F的男友,就把自己放在了秤上胎许,秤一秤愛情有多重峻呛。
“上秤”就是一種社會比較。每個人都會無法控制的經彻家ぃ“上秤”钩述。
社會比較是一種讓人判斷自己的方式,通過與周圍其他人和事為我們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標準的對比穆碎,我們經常把自己與其他人和事進行比較牙勘,并且思考自己為何不同。
那社會比較到底有什么好處呢所禀?
形成自我概念方面。自我是在一生的過程中不斷在進行修正的,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色徘,我們怎么樣去認識和定位呢恭金?自我概念是一種“鏡我”,大多數時候褂策,他人的反饋對我們個人而言就是一面“鏡子”横腿,我們是通過這個“鏡子”的反映來認識、判斷斤寂、形成自己的 “自我概念”耿焊。所以,社會比較是一種形成“自我概念”的途徑遍搞,讓個人能夠更多的了解和定位自我罗侯。
提高自我效能感。當人受到挑戰(zhàn)時溪猿,會運用替代性經驗來進行判斷钩杰,就是通過與周圍相差無幾的人的比較來對自己進行評估。如果這個條件與其相當的人順利通過了考驗诊县,那自己也應該可以通過挑戰(zhàn)榜苫,反之,他人如果無法通過翎冲,自己也有相當大的可能無法完成垂睬。這是影響自我效能感的一個很大的因素。
提高自信心抗悍。當看到別人不漂亮時驹饺,把自己跟她一比,就會覺得自己美麗了缴渊,當跟笨拙的人相比較赏壹,自己就感覺聰明了,與冷酷無情的相比較衔沼,自己就感覺更加善良了蝌借。
每次昔瞧,當公司年終福利不是很好時,公司領導總會寬慰大家說菩佑,“比比大街上的環(huán)衛(wèi)工人自晰,建筑工人,風吹日曬稍坯,才拿那么點工資酬荞,我們這待遇算是很好的了!”
這也是社會比較瞧哟。通過這種比較混巧,有利于自己形成了更為優(yōu)越的自我評價,帶來更高的自信心感受勤揩。
社會比較既然這么好,人是不是應該經吃涓担“上秤”進行比較呢?
我們多數的生活會圍繞社會比較展開箱残,時不時都會進行比較敬惦。妻子老拿丈夫跟“隔壁老王”比較俄删,丈夫愛拿妻子跟單位女同事比較臊诊,媽媽總是拿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比這比那,最后比出多少家庭糾紛儡首,單位內訌,孩子抑郁犁钟,家長瘋魔。因為事物都有兩面性,社會比較同樣會給生活帶來很多的煩惱。
當人們在財富地位都在比較好的情況下较鼓,會不自覺的提高評價標準漱竖,并去搜索更好的比較對象,薪資更好肥照,待遇更好,業(yè)績更高勤众,在追求過程中舆绎,往往只會往上看,反而會給人的生活形成更大的壓力和失控感们颜,形成情緒焦慮吕朵,給生活造成不良的影響猎醇。
在遇到競爭情況時,人們常常會認為競爭對手占用更多的優(yōu)勢努溃,這樣一來硫嘶,就算失敗,也不會有太多的挫敗感梧税,用來保護動搖的自尊心沦疾,這樣的比較不僅會影響自己發(fā)揮,而且將其當做是一種屏障第队,使人有了逃避的理由哮塞,無法正常面對競爭。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凳谦,會不自覺地“上秤”忆畅,那如何能夠更好的“上秤”,得到相對客觀和適度的指數呢尸执?
接納“上秤”現象家凯。比如,戀愛中的人如失,喜歡自我“上秤”绊诲,常常糾結于“是不是他的事業(yè)比我更重要?”褪贵, “是不是他的朋友比我更重要驯镊?”······處于一段關系中的人,都想要用存在感和被關注感來回報自己的付出竭鞍,所以會經常拿自己“上秤”板惑,拿另一些事物放在秤的另一端進行孰重孰輕的比較,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偎快,我們誰都一樣冯乘,所以我們要用一顆正常的心去接納這個現象。
及時的自我覺知晒夹。雖然無可避免比較裆馒,但要避免隨時隨地“上秤”,盲目進行比較丐怯。不論是家庭生活喷好,還是戀愛感情,還是職場行走读跷,都需要保持一個及時的自我覺知梗搅,比較的對象是否合適,是否適宜放在一起比較,是否有比較的必要性无切,相互比較的標準是否合適·······比如說荡短,感情和事業(yè),不同類的事物哆键,雖然有些沖突掘托,但卻是可以共存的,放在一起比較籍嘹,永遠沒有結果闪盔,雷同于婆媳矛盾。
全面的歸因辱士。在進行社會比較時泪掀,無論是自己占優(yōu)還是比較對象占優(yōu),都應該進行客觀的歸因识补,從外因到內因族淮,全方位去看待相互之間的差別辫红,相信自己對于內外的控制感凭涂,將肯定自我價值的標準從外部回饋上轉移一部分到自我感受上來。這樣贴妻,內外都有標準切油,比較才不會失衡。
我是一個演講比賽的老手名惩,但卻是一個“千年老二”澎胡,從未拿過第一,每次都會有各種狀況發(fā)生娩鹉。最開始的時候攻谁,我會糾結于對手背景、靠山之類的原因弯予,因而憤憤不平戚宦。而現在,我試著去全面歸因锈嫩,對外肯定對手的實力和努力受楼,對內也看到自身的一些不足和進步空間,從而放下憤懣呼寸,從容面對得失艳汽。
就如同統(tǒng)計學上說的“數據驅動”的原理一樣,很多時候对雪,你“上秤”一比較河狐,看到一個結果時,那不一定就存在相關事實,或許只是一個巧合而已甚牲,如果不經分析和思考就用這樣的結果再去推定前面的假設义郑,真正是“失之毫厘 謬以千里”。
下一次丈钙,請帶著“接納非驮、覺知、歸因”上秤雏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