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第七」11
【原文】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诗祸。唯我與爾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子曰:“暴虎馮河怀樟,死而無悔者械荷,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归露】纸酰”
【譯文】
孔子對顏淵說:“道可行則行道于世,不可行則藏道于身。只有我和你能有此作為安仿肌!”
子路說:“先生若統(tǒng)帥軍隊會與誰共事丑瞧?”
孔子說:“像徒手搏虎扮宠、徒步過河這等粗勇無謀且死而無悔之輩,我是不會與他共事的典鸡。若定要與人共事昆婿,就跟遇事慎重且多謀善斷者共事睁冬∈┖蹋”
【注釋】
“顏淵”邮绿,即“顏回”粤铭,與“子路”同為孔子弟子冠骄,前文已多次出現(xiàn)并有介紹职烧。
“用之”足删,用,可施行也;“之”兄旬,指儒家之道,亦即仁道余寥×祛恚“用之”即道可行悯森。
“行”,指行道于世。
“舍”,止也谒兄,廢也燕鸽,罷也≌允模“舍之”即道不可行。
“藏”俩功,指藏道于身幻枉,待時而用。
“有是”诡蜓,指有此作為熬甫。
“夫”,音“扶”蔓罚,助詞椿肩。用于句尾時,表示感嘆豺谈。
“行三軍”郑象,“行”,使動用法茬末,意為率領厂榛、指揮;“三軍”丽惭,泛指軍隊击奶。“三”非確指三之數(shù)责掏。
“誰與”柜砾,與誰一起、共同拷橘。
“暴虎馮河”局义,“馮”音“平”喜爷,意為徒步涉水冗疮。“暴虎馮河”是成語檩帐,典出《詩經(jīng)·小雅·小旻》的“不敢暴虎术幔,不敢馮河”。暴虎湃密,徒手搏虎诅挑;馮河,徒步過河泛源。
孔子以此比喻粗勇無謀拔妥。
“臨事而懼”,此處所懼的不是“事”达箍,而是臨事時的魯莽没龙、沖動、非理性和無謀劃等不智之舉,比如“暴虎馮河硬纤,死而無悔者”解滓。故將此處的“懼”引申為“慎重”。
“好謀而成”筝家,指做事好動腦筋洼裤,多謀善斷。
【評析】
子曰:“以道事君溪王,不可則止”腮鞍。故道可行則行道于世,不可行則藏道于身莹菱。其行固非貪戀權位缕减,其藏亦非獨善其身,而是要傳承香火芒珠、待時而用桥狡。比如孔子雖不見用于列國,卻修書辦學皱卓、傳道天下裹芝,以為后世之用。此即“用之則行娜汁,舍之則藏”是也嫂易。
顏回的德行在孔門弟子中首屈一指∑孔子曾贊曰:“回也怜械,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傅事,則日月至焉而已矣”缕允。可見蹭越,顏回是孔門眾弟子中境界最近孔子者障本,故后世尊為“復圣”。因此孔子說响鹃,能達到“用之則行驾霜,舍之則藏”境界的人,“唯我與爾有是夫”买置。
子路是個爭強好勝的人粪糙。見孔子嘉許顏回,便也想得到孔子的肯定忿项。因此問孔子道:“先生若統(tǒng)帥軍隊會與誰共事蓉冈?”子路自負其勇脆栋,滿心以為孔子若“行三軍”,必會與自己共事洒擦。
子路為人伉直椿争、好勇力,但行事卻失之魯莽沖動熟嫩。故孔子便借機委婉地勸誡子路秦踪,不要“暴虎馮河,死而無悔”掸茅,而要“臨事而懼椅邓,好謀而成”。夫懼則不輕敵昧狮,謀則操勝算景馁。小事尚然,而況于行三軍乎逗鸣?
子曰:“見義不為合住,無勇也”。前文中我們曾說過撒璧,義=仁+智透葛,故無智則不成其義∏溆#“暴虎馮河僚害,死而無悔”,勇則勇矣繁调。但若行勇而不以智萨蚕,則所行難免有失其義。故本章的“臨事而懼”蹄胰,不是懼事岳遥,而是懼行事不以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