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 天氣:多云
和朋友談論到去香港的感受蠢古,她問我:你有沒有覺得他們總是格外客氣玩焰,卻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我想了起來募疮,說了一種感覺:優(yōu)越感炫惩。
朋友:對對對,好像我們就是比他們低一等一樣阿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嚷?
我也有同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真的是很神奇搔扁,因為我們能很敏感地感受到對方對你是否是真心相待爸舒。所以對方無論說的話有多么有禮貌,貌似看起來很親切稿蹲,但我們就是能感覺到一種“不平等”在里面扭勉。
近期看到不少關于香港那邊的人對大陸人的想法,我總覺得他們從根本上已經(jīng)戴上了有色眼鏡苛聘,所以在說話做事的時候涂炎,總抱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
近些年來设哗,我甚至看到了很多新聞提到了部分香港人對大陸人的態(tài)度不好唱捣,甚至很惡劣。主要原因還在于他們覺得自己經(jīng)濟發(fā)達网梢,瞧不起內地這個正在發(fā)展中的地區(qū)震缭,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大陸人≌铰玻可是這里是存在矛盾的拣宰,比如大多數(shù)大陸人去香港就是去消費的,如果真的窮就不會去香港了烦感。
“你說普通話巡社,有人理會你已經(jīng)不錯了∈秩ぃ”
“你在香港不要講普通話晌该,粵語,或者直接說英語绿渣〕海”
這樣的話我聽過好幾次了,可是為什么我要去勉強自己呢中符?明明都是中國人潜圃,難道不是他們應該自省為什么不說普通話嗎?
為什么會有“有色眼鏡”舟茶?這個東西肯定不是因為一件事情谭期,或者一小段時間就能促成的堵第,大多是來自從小到大的滲透。最主要的還是教育上隧出,從孩子還沒有判斷能力的時候開始踏志,從他開始去認識世界開始,他得到的觀點就是這樣的胀瞪;如果長大過程中针余,這個孩子并沒有自主去接受外部世界,去不斷學習凄诞,那他只能停留在歷史記憶中圆雁,不會與時俱進。他的偏見存在帆谍,那個“有色眼鏡”就順勢形成了伪朽。
我覺得單純去說香港,這確實也有片面性汛蝙。就拿內地的不同城市來說烈涮,不同地方的人對其他地方都會有一個判斷。比如我說自己是來自某某城市窖剑,他們立馬就會說那個城市出人才坚洽,或者說那里是不是都喜歡某某東西……其中也不乏一些負面的評價。
一般遇到這種問題西土,我都會從自己的體會出發(fā)去說明讶舰,而且強調一個人的觀點也不能代表全部。
就拿前面提到的香港那邊的“有色眼鏡”需了,我也看到過有人說過這樣的觀點是片面的绘雁。所以在說我的看法時,我還是會加一句“這是**年的時候在香港待了幾天的感受援所,并不能代表全部”之類的話。
總之欣除,有色眼鏡住拭,少戴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