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讀過一些心理學的書硫兰,收獲到最大的感悟是诅愚,其實思維方式是影響人生的重要因素。一件事情你看待他的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劫映,只要換個思維违孝,就能換個活法。
這兩周讀了《拆掉思維的墻》這本書苏研,是暢銷書作家古典寫的等浊,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也經歷著一些困惑。
一個房子摹蘑,一個夢
幾乎每個人都過著大概一樣的生活筹燕,比如像書中作者所說的,每個女孩子在24歲左右的時候衅鹿,都期盼著嫁人來挽救自己的人生撒踪。大多數女孩都希望自己能夠找到一個男人,這個男人要有房子大渤,對她的未來有一個保障制妄,否則就是有好多錢,能賣好幾套房子泵三。房子成為出嫁必不可少的條件耕捞。
是的,每個人都不能免俗烫幕。
但是古典在書中以巴菲特為例俺抽,給我們說了一個不一樣的思維。巴菲特和他的妻子結婚的時候就沒有選擇買房子较曼,當時是有一筆錢讓妻子在房子和投資自己之間選擇的磷斧,如果買了房子,就意味著要始終過著每個月還房貸的生活捷犹,妻子選擇將這筆錢投資自己的丈夫弛饭。巴菲特很有眼光,在32歲時候通過自家的努力萍歉,從一筆小錢賺到了100萬侣颂,僅僅用了六年的時間。
所以房子可以消滅一個夢想枪孩,房子也可以成就一個夢想横蜒。這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啟示胳蛮。
今天正好有一篇文章刷屏了,文章叫《我賣了北京的房子移居大理后……》丛晌。這篇文章我看完了,但是讓我陷入深沉思考的是:其實斗幼,選擇這個東西澎蛛,怎么選擇都不會是最好的,換句話說蜕窿,怎么樣的思維都不會是最好的思維谋逻。每個不同的個體都有不同的思維,不能說哪個好桐经,哪個壞毁兆。而且作者在最后也意識到了:人生大多數東西都以為沒得到比得到要幸福的多,但是得到之后才發(fā)現也不過如此阴挣,繁忙的時候想安靜气堕,無聊的時候想著歡樂。然后還是那句老話畔咧,沒人能逃出這命運茎芭。
安全感的奴隸
《拆掉思維的墻》里面有一句話:不相信自己,又隨時害怕失去誓沸。我們終將被奴役梅桩,成為安全感的奴隸。
現在人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很焦慮拜隧,我也是一樣的宿百。會有些時候不敢跳出自己的圈子,不敢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洪添,因為覺得脫離了這個環(huán)垦页,有可能會失去安全感。
大多數人都有自我保護的想法薇组,這是無可厚非的外臂,但是正因為如此,大多數人都活成了一個樣子律胀。我在地鐵上坐車的時候宋光,看到很多人拿著手機每天上下班都面無表情,只是死死盯著手機炭菌,有時候想每個人的生活快樂嗎罪佳?也許都談不上快不快樂,或許他們只是想今天賺了多少錢黑低。
我一個記者朋友赘艳,去了云南大理酌毡,身上的存款不多,他之前在北京工作了兩年蕾管,是一個寫字很好的青年枷踏。去大理只是因為一次旅游,過去了一個多月都不再有他的消息掰曾,我想應該是換了一種思維旭蠕,換了一種人生吧。
你會不會害怕將來旷坦?會不會害怕沒有足夠的能力擠上最高的那一層梯子掏熬?
古典說,安全感來自于內心秒梅。
我們的心智模式影響著我們的心態(tài)旗芬,繼而影響行為。所以改變思維捆蜀,安全感就會自然而然的來疮丛。
思維如何改變,只能從每一件嘗試開始漱办,嘗試做不一樣这刷,突破自己想法、行為的事情娩井。其實我們一直都是自己的主宰暇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