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蓮花山是廣東省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位于番禺市東部珠江口獅子河畔犁享。蓮花山由48座紅色砂巖低山組成,海拔最高為108米豹休,占地2.54平方公里炊昆。其中有座麒麟峰,因峰頂上有一塊酷似蓮花的巖石威根,所以后人把這座山稱為蓮花山凤巨。
曾有同事熱情推薦蓮花山這個景點,可惜一直沒時間去洛搀,周末閑暇敢茁,便去走了一圈。
番禺蓮花山還是蠻遠的留美,上午出發(fā)彰檬,周轉(zhuǎn)了2趟公交、3次地鐵線谎砾,下午1點左右到山腳逢倍,歷時將近3個小時。
蓮花山門票50元景图,相對于廣州的其他景點而已较雕,偏貴,但游玩一圈后症歇,覺得超值郎笆。
游人很多,大多攜著佛香忘晤,去燒香拜佛的宛蚓。我是純游玩的,不燒香设塔,不拜佛凄吏。
蓮花山內(nèi)的景色非常不錯,有山有水闰蛔,亭臺樓閣林立,綠化很好拱她,處處皆景唬复,我拿著手機妄均,一路狂拍:蓮花飛瀑、蓮花湖有巧、睡蓮池、百花園……
一路風(fēng)景如畫譬胎,心情愜意镐侯。
路過桃花園蜡歹,桃葉依舊綠瑩,卻不見桃花粉灼,只能想象著春暖花開時的景致:漫山遍野開遍桃花憨攒,滿地落英繽紛世杀,蜂蝶飛舞,游人如織肝集,空氣中滿是淡淡的香氣……
看來明年春初玫坛,我需要再來一趟了,最好能有佳人相伴包晰。
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蓮花塔炕吸,巍然屹立伐憾,器宇軒昂。
蓮花塔又名文昌塔赫模,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公元1612年)树肃,屬樓閣式磚塔,平面八角形瀑罗,塔分九層胸嘴,高五十米,有省會華表之稱斩祭。1981年劣像,蓮花塔由港澳名人捐資重修。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摧玫。
慶幸的是可以進塔一觀耳奕,塔內(nèi)狹窄昏暗,塔壁磚石結(jié)構(gòu)诬像,層層鋪設(shè)木樓板屋群,盤旋而上頂層,幾無立足之地坏挠,三面開窗芍躏,一面有孔子壁畫像。
從塔里出來降狠,感覺這一趟值了对竣,以往對于文昌塔都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次竟然真切走了一遭喊熟,體驗過文昌塔的磚石構(gòu)造柏肪,長了見識。
廣場上芥牌,望海觀音手持凈瓶烦味,慈眉善目,俯視南海。
來拜佛燒香的人真多谬俄,廣場上滿是拿著大香棒柏靶,提著香塔的人群,燒香溃论,祈禱屎蜓,跪拜佛香,香薰裊裊钥勋,佛經(jīng)吟唱炬转,伴隨著悠揚的鐘聲,有那么一種佛家普渡的味道算灸。
國人是沒有信仰的扼劈,卻遇佛便拜,這拜的不是佛菲驴,而是心中的欲望荐吵。
燒香拜佛,求的無非是升官發(fā)財赊瞬、事業(yè)興旺先煎、家庭和睦、姻緣美滿巧涧,而不是純粹的對佛的信仰與皈依薯蝎,功利性意味十足。
大多數(shù)人只看中了燒香拜佛的形式谤绳,卻沒有因果輪回的敬畏之心良风,拜佛的時候萬般虔誠,生活中依舊我行我素。
敬佛,需要的是虔誠的赤字之心力图,言行如一嘹朗,心生善念。
沿著天龍八部梯,便到了蓮花山最經(jīng)典的景點:蓮花山古采石場遺址。
據(jù)說,蓮花山在古時候是一個石礦場钞艇,經(jīng)幾百年的采礦,蓮花山上或懸崖峭壁豪硅,或奇巖異洞哩照,或嵯峨幽邃,或雄偉挺拔懒浮,形成了天然與人工相結(jié)合的獨特景觀飘弧,堪稱嶺南一秀识藤。
這種景色讓人眼前一亮,沒親身體驗過次伶,是無法體會它的美痴昧,在驚嘆與獵奇中,我竟有一種深處仙劍游戲迷宮中的感覺冠王,如夢如幻赶撰。
漫步其中,流連忘返柱彻,寬敞而酷似蓮花瓣的蓮花石豪娜,氣勢軒昂的燕子巖,怪石遍布的八仙巖哟楷,凌空壯觀侵歇、酷似人工石林的飛鷹巖,以及落蓮洞天吓蘑、三棕疊嶂、南天門坟冲、云梯磨镶、石廊、石峰健提、無底洞琳猫、白蓮池、觀音巖私痹、神仙橋……
等到日落西山脐嫂,暮色蒼茫,始覺時間過得真快紊遵,匆匆往返账千,留下滿滿的照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