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帆齊微課
來德國這么多年,感受最深的是生活用品的物美價廉敦冬,但同時感受最深的是對我們中國人來說蹲蒲,蔬菜品種的單調(diào)與無奈梦染。
記得第一次隨黎去超市購買東西時,在蔬菜區(qū)面對那品種單調(diào)的無奈和失望材泄。在國內(nèi)那些常見的蔬菜沮焕,在德國普通超市連影子都見不著。
我們平常最常吃的就是大白菜拉宗、西蘭花峦树、菜花辣辫、芹菜、西葫蘆魁巩、黃瓜急灭、土豆和荷蘭豆,反來復(fù)去差不多都是這幾樣谷遂。
偶爾從亞超買回空心菜葬馋、小青菜、金針菇肾扰、蓮藕畴嘶、茼蒿之類的中國菜,就會如獲至寶集晚。雖然這些菜千里迢迢從國內(nèi)運過來早已不再新鮮窗悯,但對有中國胃的我們來說,還是吃得不亦樂乎偷拔。
所以每次休息我去黎家蒋院,最饞的不是她餐桌上的雞鴨魚肉,更多的反而是那些不常見的中國菜莲绰。
因為德國蔬菜品種的單調(diào)欺旧,所以每周七天輪回吃那幾樣菜,時間長大蛤签,總要變著花樣改變一下辞友,才能讓飲食不至于那么單調(diào)。
所以每個周末不是包餃子震肮,就是蒸饅頭踏枣,或者做餅。
可是餃子餡卻是眾口難調(diào)钙蒙,小風(fēng)和小女孩無肉不歡茵瀑,而男孩子卻只喜歡吃素餡,我和阿丹倒無所謂躬厌,肉餡也好素餡也罷马昨,都不挑。
最后的結(jié)果便是一周包素餡的扛施,一周包肉餡的鸿捧,這樣既不偏愛誰也不為難誰,倒也挺好的疙渣。
關(guān)于蒸饅頭匙奴,也是眾口難調(diào),阿丹喜歡包有豆沙餡的妄荔,她兒子卻喜歡南瓜饅頭泼菌,小風(fēng)卻只喜歡吃肉包子和白饅頭谍肤。
好在阿丹沒有強求,每周我怎么做她都不管哗伯,而我則盡量面面俱到荒揣。
每種饅頭或包子都做多一些,然后冷藏起來焊刹,這樣系任,大家都有得選,就不用為難了虐块。
想想這個家才5口人都這么難調(diào)理俩滥,不知道從前的那些大家族,人口眾多贺奠,每個人的口味又都不同举农,每餐飯不知道要如何應(yīng)對?
而像我們小時候敞嗡,一大家子,每餐只一大盆咸菜就吃得噴噴香航背,再想想現(xiàn)在的挑肥揀瘦喉悴,真是不可思議。
那時候我們對于飲食沒有得挑玖媚,唯一期待的是媽媽做出的菜箕肃,有油有鹽就好。而那時候因為貧窮今魔,很多時候炒出的菜都干巴巴的勺像,我清楚地記得媽媽在炒萵筍時,一小塊臘豬油错森,只在燒熱的鍋里轉(zhuǎn)了一圈吟宦,又被她小心翼翼地放回鹽罐里,然后留到下一頓炒菜時再拿出來涩维。而那一小塊豬油渣殃姓,被誰吃到都幸福滿滿。
不知從幾時起瓦阐,豬油已從我們的飯桌上消失蜗侈,清淡的飲食,成為健康養(yǎng)生的標(biāo)配睡蟋。
我在國內(nèi)的那么多年踏幻,也很少吃豬油,那時候擔(dān)心自己會發(fā)胖戳杀,也擔(dān)心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因吃多了豬油有三高该面。
可是我父母公婆那一輩人夭苗,卻離不開吃豬肉。他們說吆倦,每餐可以無肉听诸,但不可以無豬油,用色拉油炒出來的菜蚕泽,好看卻無味晌梨。而他們吃了一輩子的豬油,卻沒有人有所謂的三高须妻,現(xiàn)在都80多了仔蝌,啥毛病都沒有。
而我們荒吏,卻為了所謂的養(yǎng)生敛惊,矯情不吃豬油,每個人的體質(zhì)绰更,未必比他們好很多瞧挤。
想想,真的是這樣子儡湾。
出國之后特恬,想念中國那些普通的蔬菜,竟然是求而不得徐钠。
雖然每天可以吃上不同的蔬菜癌刽,卻總是懷念自己在國內(nèi)那些簡單又清貧的日子。
那時候尝丐,每天去菜園子里隨隨揪一把菜就是一餐显拜,從不會糾結(jié)下一餐會吃什么,怎么吃爹袁?
原來远荠,我們常常在擁有時不知道珍惜,而在得不到時失息,卻常常去懷念舊時光矮台。
可惜,過去的時光永不再來根时,哪怕再懷念瘦赫,也只剩空空的念想蛤迎。
齊帆齊年度讀書寫作成長營第294天打卡
字?jǐn)?shù)1230? 累積字?jǐn)?shù)464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