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矮嫉,我在讀《Just Children》(只是孩子),作者是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蚪拦,說起來這張照片是多么的巧合罢燃簟!
上面是那本書外盯,下面右邊是我在讀的這本書導讀里面的文字摘盆,ON THE ROAD,《在路上》作者杰克·凱魯亞克!而左邊是我的英美國文學概況課本上美國那段"迷失的一代"的歷史饱苟,上面的貼圖是我在另一天我正好上課的時候無意中瞄到的一幕——天啊孩擂,Unbelievable 太巧了吧!今天箱熬,我在找王老師說的美國50州兒歌的視頻类垦,又在微博上看到了有關朋克教母帕蒂的視頻狈邑,而這個視頻是發(fā)生在鮑勃迪倫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時候,鮑勃迪倫是帕蒂年輕時候的偶像蚤认,70歲的她代替鮑勃演唱他經典的歌曲《暴雨將至》米苹,真的是太感動了!
http://m.weibo.cn/1244623634/4052351730241256?
而昨天晚上得到例會中羅胖提到過鮑勃迪倫諾貝爾獎感言中說的一句話:But there's one thing I must say. As a performer I've played for 50,000 people and I've played for 50 people and I can tell you that it is harder to play for 50 people. 50,000 people have a singular persona, not so with 50. Each person has an individual, separate identity, a world unto themselves. They can perceive things more clearly. Your honesty and how it relates to the depth of your talent is tried. The fact that the Nobel committee is so small is not lost on me.
但有件事我必須要說砰琢,作為一個表演者蘸嘶,我為5萬人演唱過,也為50人演唱過陪汽,而為50個人表演難度更高训唱。因為5萬人會融成單一人格,但50人不會挚冤。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鮮明的個體况增,不同的身份,自成一體训挡。他們能更加清晰地感知事物澳骤。你的真誠以及它如何反應出你的才華和深度,都在經受考驗澜薄。諾獎評委會的人數之少为肮,我是清楚的。
羅胖想通過這段話告訴我們:在經營關系的時代表悬,具體才能經營關系弥锄,具體的目的就是構建人與人一對一的交流。
這一切我想說的是蟆沫,我感覺到了一種一連串的反應籽暇,一種又驚又喜的感覺——簡直不可思議啊饭庞!這種一連串的回應讓我更加堅信"吸引力法則"戒悠,宇宙是會回應你的,無論你想要什么舟山,你在好奇什么绸狐,你想知道什么,終有一天累盗,它一定會回應你寒矿,并讓你如愿以償,但可能這個如愿以償的結果并不是你當初原原本本設定好的若债,但多少會回你的請求符相,最后用鮑勃迪倫的一句話結尾:人們很少做他們相信是對的事,他們做比較方便的事,然后后悔啊终。書還沒看完镜豹,今天就寫到這了(?>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