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說的一切都可能是錯的!
即使你贊同我的觀點睦刃,你的生活也不會因此有任何改變车胡!
除非——你采取了相應的行動檬输。
(這是書先生在簡書的第63篇文章。本文約2700字吨拍,請花6分鐘來閱讀褪猛。)
引子
在《中國人學英語最常見的錯誤(語言點篇)》一文里,我梳理了中國英語學習者最常犯的四種錯誤羹饰,它們分別是:
- 尋求中文和英文在詞匯上的對應伊滋。
- 流水句(run-on sentence)。
- 多用強度高而少用強度低的情態(tài)動詞队秩。
- 定語和狀語的位置錯誤笑旺。
這四種錯誤中,1和3與詞匯有關(guān)馍资,2和4同語法有關(guān)筒主。究其原因,可歸為一點——“母語負遷移”鸟蟹,即在使用英語時受到母語表達習慣的影響乌妙。在上文中,我也提到了解決之道建钥,那就是有意識的注意母語和外語的差異藤韵,并通過刻意練習來熟悉外語的表達習慣,直至能夠在母語和外語間自如切換熊经。
語言的使用是一門技能泽艘。任何技能的掌握都分為兩個部分:知識+練習欲险。上面提到的四個錯誤都可以歸類為知識掌握方面的錯誤,而今天我想和朋友們談?wù)劸毩暦椒ㄉ系腻e誤匹涮。
在12年的教學和研究中天试,我總結(jié)出中國人英語學習者在學習方法上最常見的3種錯誤(如果你發(fā)現(xiàn)更多,歡迎補充):
- 錯把考試當練習然低。
- 試圖通過碎片化的信息來掌握一門技能喜每。
- 不會選老師。
錯把考試當練習
考試和練習的區(qū)別
我國的中學教育向來采用題海戰(zhàn)術(shù)脚翘。這給人一種錯覺灼卢,似乎做題可以提高學科技能。相信不少中學老師真是這樣認為的来农,不然為什么他們喜歡抱著一疊卷子進教室鞋真,然后對學生們說:“來,我們今天練習練習沃于∩В”
然而,這不過是一種錯覺繁莹。
考試和練習有很多根本性的差別檩互,現(xiàn)列舉如下:
區(qū)別一
考試:你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
練習:努點力一定能做到咨演。
如果你現(xiàn)在能做50個俯臥撐闸昨,我想辦法讓你做55個,這叫練習薄风;如果我不管你現(xiàn)在能做多少個饵较,拿出一塊秒表來,給你2分鐘做俯臥撐遭赂,60個及格循诉,100個滿分,這叫考試撇他∏衙ǎ考試只能得出你現(xiàn)在能做多少個俯臥撐這個結(jié)論,卻不能幫你多做5個困肩。
區(qū)別二
考試:所有受試者使用同樣的測試題目划纽。
練習:需要根據(jù)不同的對象設(shè)計不同的練習方法。
考試的基本要求就是公平锌畸,因此所有受試者必須作答相同的題目勇劣。考試的目的無外乎兩個:排名(placement testing)和診斷(diagnostic testing)蹋绽。高考就是典型的排名考試芭毙。排名考試是高風險的,因為它往往是某機構(gòu)錄取人員的重要參考卸耘。
診斷性考試退敦,顧名思義,就是檢測受試者對知識或者技能的掌握情況蚣抗,以為教師下一步教學提供參考侈百。診斷性考試可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學習前診斷(pre-learning diagnostic)翰铡,測試發(fā)生在學習某個新知識點之前钝域,考試的內(nèi)容和新知識點有關(guān),目的是檢測受試者對新知識的了解程度锭魔。學習前診斷可以為教師選擇教學重點和教學方法提供參考例证。
另一種是學習后診斷(post-learning diagnostic),測試發(fā)生在學習了某個知識點之后迷捧,考試的內(nèi)容是已經(jīng)學習的知識點织咧,目的是檢測受試者學習的效果。學習后診斷可以為復習和教學調(diào)整提供參考漠秋。
和排名考試不一樣笙蒙,無論是學習前診斷還是學習后診斷,診斷本身都不是目的庆锦。診斷之后該做什么才是目的捅位。那診斷之后該做什么呢?當然是練習了搂抒。所以艇搀,考試不是練習,否則就陷入無限循環(huán)了燕耿。
在診斷中取得不同結(jié)果的學生可能需要不同的練習方法中符。這很好理解。比如在一場滿分150分的英語考試中誉帅,有人得了20分淀散,有人得了130分。很顯然蚜锨,我們不能給這兩種考生推薦相同的練習方式档插。
區(qū)別三
考試:考試的有效性取決于試題是否能反映真實學習情況。
練習:練習的有效性取決于練習方法是否能提高技能水平亚再。
考試有一個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的問題郭膛。信度是指考試結(jié)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如果同一份試卷氛悬,同一批考生则剃,兩次測試結(jié)果差異很多耘柱,我們說這份試題缺乏信度。效度是指考試能夠準確反映所測試內(nèi)容的程度棍现。顯然调煎,拿一份數(shù)學試卷去測試學生的英語水平是缺乏效度的。
同理己肮,如果試卷內(nèi)容過于簡單士袄,所有人都能得到幾乎滿分,試卷也是缺乏效度的谎僻,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天花板效應”(ceiling effect)娄柳,因為所有人的成績都在“天花板”上。反之艘绍,如果試卷過難赤拒,所有人都是低分,試卷同樣缺乏效度诱鞠。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地板效應”(floor effect)需了,因為所有人的成績都在“地板”上。
練習不一樣般甲。練習是否有效只需要觀察練習前和練習后技能水平是否有提高肋乍。當然,我們需要用信度和效度都高的考試來確認練習的效果敷存。
解惑
上面的分析告訴我們墓造,考試只是反映當前的技能水平,只有練習才能提高技能水平锚烦。因此觅闽,把考試(做題)當做練習來提高英語水平,顯然是南轅北轍了涮俄。
可能有朋友要問了:既然考試不能當練習蛉拙,那為什么中學要做這么多題呢?而且似乎我們也能觀察到題海戰(zhàn)術(shù)的確能夠帶來分數(shù)的提升彻亲?
中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參加考試孕锄。為了考試而學習當然需要做考試題。這是因為考試的結(jié)果由兩部分決定:學科能力和考試能力苞尝,這是兩種不同的技能畸肆。做題雖然不能提高學科能力,但是能提高考試能力宙址,后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帶來分數(shù)的提升轴脐。
然而,考試能力對分數(shù)的提升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學科能力要達到一定水平(threshold)大咱。因此恬涧,做題實際上對成績好的人才有效果。一個經(jīng)驗分界點是70%碴巾。
以150分為滿分的英語試題為例气破,成績在105(150的70%)分以下的,就不要寄希望于刷題能夠帶來多大提升了餐抢。這部分學生需要的是真正的技能練習,而不是考試能力練習低匙。因此旷痕,我和路夫人在幫學生復習英語時,在學生考試成績達不到總分數(shù)的70%之前顽冶,我們是不允許做題的欺抗。
以前給一名高三的學生補習英語。開始我們不準他做題强重,但他看到班上的同學都在刷題绞呈,心里非常著急,一度懷疑我們的做法间景。為此佃声,我專門給其父母寫了一封長信,闡述我們的理念倘要。所幸圾亏,他的父母非常支持,堅持讓他繼續(xù)跟著我們學習封拧。最后的結(jié)果是志鹃,他的高考英語成績與剛開始到我們這里學習時相比提升了60多分。
明白考試和練習不是一回事非常重要泽西,尤其是對英語學得不是太好的學生曹铃,因為我們看到太多學生把寶貴的復習時間浪費在刷題上了,錯過了提升的機會捧杉。你沒有看錯陕见,是浪費在了刷題上。而且味抖,當你本身技能水平不高時淳玩,刷題是自我折磨,每一次考試都是在打擊自己非竿,最終失去信心蜕着。
讓我用打籃球的比喻來幫助大家進一步理解考試和練習為什么不是一回事吧。
打好籃球,需要很多基本功承匣,比如體能蓖乘、速度、控球能力和投籃準確度等韧骗。這些能力需要在平時練習嘉抒。一旦上場參加比賽就相當于考試了。沒有一個專業(yè)球員的基本能力是在比賽中練出來的袍暴。比賽經(jīng)驗提高的是臨場判斷能力些侍。換句話說,籃球能力和比賽能力是兩種不同的能力政模,前者是在比賽前練習岗宣,后者是在比賽中提高。
同等籃球能力下淋样,比賽經(jīng)驗豐富的人會更勝一籌耗式。但如果籃球能力水平太低,什么經(jīng)驗都不抵事趁猴。況且刊咳,這種人連上場的機會都很少,也很難積累經(jīng)驗儡司。
所以娱挨,總結(jié)一下,當你的能力還不足以上場之前捕犬,還是好好練習基本功吧让蕾!
【作者簡介】
書先生和路夫人,80后大學教師一對或听。
書先生語言老司機探孝,玩轉(zhuǎn)英語、德語誉裆、Python計算機編程顿颅;
路夫人旅游達人,足跡遍及歐洲足丢、美洲粱腻、亞洲和大洋洲!
讀萬卷書斩跌、行萬里路绍些、過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