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臘月23在我們當?shù)胤Q作“祭灶”,也是灶王爺上天的時候童社,到了那天下午擺點貢品肥矢,燒點元寶,放掛鞭炮就伺候他老人家上天了叠洗,還不忘說一句“上天言好事甘改,下界保平安∶鹨郑”
臘月23也是年味越來越濃的時候十艾,三祭灶,四掃屋腾节,五蒸饃饃忘嫉,六殺豬,七八到年下案腺。記得上小學時庆冕,年假比現(xiàn)在放的晚,大約是在臘月22劈榨,每當放年假回家访递,就會看到家里在賣豬,那個時候幾乎家家都養(yǎng)個一頭兩頭的豬同辣,養(yǎng)了快一年了拷姿,趕到年底求一個善價賣掉。
賣了豬家里的錢瞬間寬裕了許多旱函,父母給個一塊兩塊的响巢,有了錢第二天就可以去趕年集,買我最喜歡的鞭炮棒妨,五毛一掛踪古,拆開放在兜里,然后一個一個放了聽響,鞭炮聲給我無窮的歡樂伏穆,那種最簡單的快樂才是真味拘泞。雖然看到同學有錢的爸爸給他買了很多鞭炮,甚至做到指哪個買哪個蜈出,當時的卻讓我羨慕不已田弥,不過現(xiàn)在想想其實只有用追求得到的東西那才叫幸福涛酗。
后來長大去到青島铡原,臘月23當?shù)胤Q之為“小年”,在消防隊的小年給我的印象最深商叹。青島還是比較在意這個節(jié)日的燕刻,到了那天晚上非常熱鬧,放鞭炮的放煙花的剖笙,所以一晚上能出20次左右火場卵洗,草坪著火,垃圾桶著火都需要我們消防戰(zhàn)士過去處理弥咪。
眼下小年在不知覺過去过蹂,除了依稀的鞭炮聲再沒有別的了,年味變得淡了聚至,我們在得到的同時又像在失去什么……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