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一部荊州史,半部三國史”骤公,由于荊州的戰(zhàn)略地位太過重要抚官,乃是曹操南下必經(jīng)之地,又是東吳長江防線的重要節(jié)點阶捆,更是劉備益州的東大門凌节。因此,從劉表單騎入荊洒试,荊州脫離東漢朝廷倍奢,到“夷陵之戰(zhàn)”荊州大部歸屬孫權,圍繞荊州的歸屬問題垒棋,劉表卒煞、曹操、孫權叼架、劉備曾展開了長達三十余年的爭奪畔裕,而在此期間荊州歸屬權也曾多次易手。
01.王叡自盡后劉表入荊乖订,荊州脫離朝廷掌控
王叡于漢靈帝中平初年開始擔任荊州刺史扮饶,期間曾多次平定州內(nèi)叛亂。中平六年(189年)乍构,董卓入京禍國亂政甜无,王叡遂決定起兵討伐,但因與武陵太守曹寅不和哥遮,為了防止后院起火,王叡決定先殺曹寅以絕后患昔善。
曹寅得知消息后元潘,便偽造了朝廷使者光祿大夫溫毅的檄文,列舉王叡罪狀君仆,挑唆長沙太守孫堅攻擊王叡翩概。孫堅因出身低下牲距、行事粗野多受王叡白眼,于是趁機偷襲王叡钥庇,王叡猝不及防之下牍鞠,最終吞金自殺。
初平元年(190年)评姨,董卓為了穩(wěn)固自己的地位难述,開始積極拉攏士人階層,一方面積極為“第二次黨錮之禍”中遇害的眾多士人平反吐句,另一方面則征召名士入朝為官胁后,為此就連與董卓有矛盾的袁紹、王匡嗦枢、鮑信等人也都被外放地方為官攀芯,而劉表不僅在士人中頗有聲望,而且曾受“第二次黨錮之禍”牽連文虏,于是便被董卓任命為了新的荊州刺史侣诺。
彼時,天下亂局已現(xiàn)氧秘,荊州在王叡被殺后局勢同樣極為混亂年鸳,其中袁術屯兵魯陽虎視眈眈,蘇代為長沙太守丸相,貝羽為華容縣長搔确,各據(jù)民兵稱霸一方,以致劉表根本沒辦法入荊上任灭忠。無奈妥箕,劉表只得匿名獨身赴荊州,之后憑借自己在士人中的聲望更舞,成功取得了荊州大族蒯氏(蒯良、蒯越)和蔡氏(蔡瑁)的支持坎吻,一口氣誘殺了五十五名賊首缆蝉,使得荊州敵對勢力大為削弱。
之后瘦真,劉表通過與地方豪強蔡氏聯(lián)姻(迎娶蔡瑁的姐姐)刊头,大肆提拔任用地方士族子弟為官,從而迅速贏得了當?shù)睾雷宓闹С种罹 M瑫r原杂,又通過開經(jīng)立學、愛民養(yǎng)士的方略您机,獲取了荊州士子和百姓的支持穿肄。到任僅僅一年年局,劉表便將荊州徹底納入了自己治下。
初平二年(191年)咸产,董卓在關東聯(lián)軍的威逼下矢否,挾漢獻帝退往長安,東漢朝廷就此徹底喪失了對天下的統(tǒng)治脑溢,荊州與其他地區(qū)一樣僵朗,自此開始脫離朝廷掌控。于是屑彻,劉表便成為了據(jù)地千里验庙、帶甲十萬的一方豪杰。
02.曹操南下卻慘遭戰(zhàn)敗社牲,荊州被曹孫劉所瓜分
劉表治理荊州十八年粪薛,雖然在其治下百姓安居樂業(yè),豪強心悅誠服膳沽,學子欣欣向學汗菜,黎民安享太平,宛如亂世之中的世外桃源挑社。不過陨界,劉表治下的荊州雖然欣欣向榮,但頗有自知之明的他痛阻,對外始終以防御為主菌瘪,而與此同時,天下局勢卻在不斷發(fā)生變化阱当,天下群雄并起俏扩,相互攻伐不止。
建安十三年(208年)弊添,曹操平定北方之后录淡,開始將戰(zhàn)略重心轉向南方,張遼油坝、樂進嫉戚、于禁等人紛紛奉命率軍向南移動,隨時準備南征澈圈。然而彬檀,雖然曹操在鄴城開鑿玄武池訓練水軍,但水軍的練成又豈是短期內(nèi)能夠辦到的瞬女,于是為了解決北軍不習水戰(zhàn)的問題窍帝,荊州便成為了曹操南下的攻擊首選。
同年七月诽偷,曹操揮軍南下坤学,次月劉表病逝疯坤,劉琮繼任荊州牧。然而拥峦,劉琮在蒯越贴膘、韓嵩等人的建議下,直接投降了曹操略号,駐軍于樊城的劉備見狀只得棄城南逃刑峡。不過,荊州雖然名義上投降了曹操玄柠,但實際掌握在曹操手中的突梦,只有荊州北部罷了。
“赤壁之戰(zhàn)”曹操戰(zhàn)敗羽利,但曹仁卻死死的守住了南陽郡宫患,孫權則奪取了南郡江陵地區(qū)和江夏郡大部,劉備則趁著曹操和孫權交戰(zhàn)之際这弧,以劉琦的名義奪取了荊南四郡娃闲。也就是說,“赤壁之戰(zhàn)”后匾浪,荊州七郡實際上是被曹皇帮、孫、劉三家所瓜分蛋辈,其中曹操以南陽郡為主属拾,孫權占據(jù)著南郡和江夏郡大部,劉備則掌握著桂陽郡冷溶、武陵郡渐白、零陵郡和長沙郡。
03.孫劉聯(lián)盟因荊州破裂逞频,“湘水劃界”后雙方平分
雖然荊州的戰(zhàn)略地位極為重要纯衍,但由于“赤壁之戰(zhàn)”后的一段時期,曹操仍然對南方保持著威脅苗胀,因此孫權和劉備的聯(lián)盟倒是維持了一段時間的蜜月期托酸,當然這期間的明爭暗斗也是從未停止。而在曹操將戰(zhàn)略重心轉向西北后柒巫,孫權和劉備卻因為荊州的歸屬開始激烈博弈。
“赤壁之戰(zhàn)”后谷丸,在孫劉聯(lián)盟明爭暗斗的同時堡掏,周瑜則向孫權建議,可由東吳掌握的江夏刨疼、南郡入川泉唁,攻滅益州劉璋和漢中張魯鹅龄,然后與馬超結盟,如此便可與曹操爭奪天下亭畜。孫權本已批準了這個計劃扮休,可惜周瑜在返回駐地江陵途中,于巴丘病逝拴鸵,導致此計最終被擱置玷坠。
周瑜去世后,孫權在魯肅的建議下劲藐,開始鞏固與劉備的聯(lián)盟八堡。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劉備向孫權提出借取“南郡”聘芜,畢竟南郡乃是溝通荊州和益州的咽喉兄渺,只有掌握了這里,劉備才能繼續(xù)延續(xù)《隆中對》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汰现。而孫權為了將抵抗曹操的責任交給劉備挂谍,從而使自己可以騰出手來奪取交州,便將南郡借給了劉備瞎饲。
建安十六年(211年)口叙,曹操見短期南下無望,遂將戰(zhàn)略重心開始轉向西北企软,接連向關中和西涼用兵庐扫。而就在曹操以征討張魯為名出兵攻打關中馬超時,劉璋卻以為曹操真的要攻打張魯仗哨,擔心曹操趁機南下攻打益州的他形庭,便在張松建議下,邀請劉備入川幫助自己抵抗曹操厌漂。于是萨醒,劉備便以荊州為跳板,開始向益州發(fā)展苇倡。
對于孫權來說富纸,他需要一個較弱的劉備來聯(lián)手對抗曹操,如此哪怕將荊州交給對方也不必太過擔心旨椒,但卻不希望荊州被一個強大的勢力所占據(jù)晓褪,否則對方便可隨時順江而下威脅東吳腹地。因此综慎,當劉備兵進益州涣仿,勢力逐漸強大之后,孫劉聯(lián)盟的裂痕便也出現(xiàn)了,于是在劉備出兵益州的同時好港,孫權便將妹妹從劉備身邊接了回來愉镰。
建安二十三年(215年),劉備奪取益州钧汹,橫跨荊州丈探、益州的劉備,已經(jīng)足以對東吳產(chǎn)生威脅拔莱。于是碗降,孫權便派諸葛瑾向劉備討還南郡,南郡本就是連接益州和荊州的咽喉辨宠,劉備又豈肯交還遗锣,于是便有了“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嗤形。
孫權自然知道劉備不可能歸還精偿,他只是需要一個出兵的借口罷了。在討還南郡遭拒后赋兵,孫權隨即派呂蒙出兵笔咽,接連奪取長沙、桂陽霹期、零陵三郡叶组,劉備也不甘示弱,連忙起兵五萬屯駐公安历造,關羽則起兵三萬在益陽與魯肅對峙甩十。
就在孫權和劉備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之際,曹操為遏制劉備繼續(xù)向北發(fā)展吭产,威脅關中地區(qū)侣监,于是親率十萬大軍征討漢中張魯,張魯不敵于同年十一月投降臣淤。占據(jù)漢中之后橄霉,曹操對益州發(fā)動了試探性進攻,劉備得知漢中變故邑蒋,為避免腹背受敵姓蜂,只得與孫權議和,雙方以湘水為界平分益州医吊,史稱“湘水劃界”钱慢。
04.“襄樊之戰(zhàn)”呂蒙白衣渡江,“夷陵之戰(zhàn)”后荊州歸屬孫權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卿堂,為了解決北部威脅滩字,劉備親自率軍前往漢中,與曹操爭奪漢中歸屬。次年春夏之際麦箍,雙方經(jīng)過一番鏖戰(zhàn),劉備在舉傾國之力的情況下陶珠,最終迫使曹操退出漢中挟裂,漢中遂落入劉備之手。
而就在“漢中之戰(zhàn)”結束后不久揍诽,關羽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發(fā)動“襄樊之戰(zhàn)”诀蓉,由于曹操的主力軍隊仍然在西線,再加上水淹七軍暑脆,于禁被擒渠啤、龐德被斬,一時間中原大震添吗,逼的曹操甚至一度想要遷都避禍沥曹。
前文說過,如果荊州被一個實力太過強大的勢力所占據(jù)碟联,對于孫權的威脅實在太大妓美,因此就在關羽聲威大震之際,東吳呂蒙率軍偷襲荊州鲤孵,麋芳壶栋、士仁不戰(zhàn)而降,直接導致關羽退路被斷普监。結果贵试,關羽最終敗走麥城,兵敗身死凯正,荊州全境就此落入孫權手中毙玻。
章武二年(222年)春,從漢中之戰(zhàn)和丟失荊州中恢復過來漆际,且已經(jīng)穩(wěn)定了內(nèi)部的劉備淆珊,為了重奪荊州,遂以“為關羽復仇”為名奸汇,率領大軍進攻東吳施符,結果卻在夷陵之戰(zhàn)中被擊敗,將軍馮習擂找、張南戳吝、傅肜、程畿等戰(zhàn)死贯涎。而東吳由于受到曹丕來自北方的威脅听哭,則并未對蜀漢展開追擊,取勝之后便與蜀漢議和,雙方重新恢復聯(lián)盟關系陆盘。
至此普筹,荊州爭奪戰(zhàn)正式宣告結束,劉備丟失了南郡隘马、零陵太防、武陵三郡之地,荊州除了南陽郡以外酸员,大部落入東吳手中蜒车,而丟失了荊州的蜀漢則成為了三國之中最弱的一個,陷入慢性死亡之中幔嗦。但掌握了荊州大部的東吳酿愧,卻也沒能奪取天下,結果最終在晉朝南下時邀泉,荊州最終被攻陷嬉挡。
綜上所述,從東漢末年劉表入主荊州呼渣,到“夷陵之戰(zhàn)”劉備丟失三郡棘伴,圍繞荊州的歸屬問題,各方勢力爭奪長達三十余年屁置,在此期間荊州歸屬權曾多次易手焊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