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首發(fā)编曼,文責自負
郁達夫的短篇小說《沉淪》唐含,以大膽表露二十歲男子對性露骨的沖動和苦悶松却、以及作家在特殊歷史文化背景的影響下的寫就而具有經(jīng)典的文化價值。
讀完警绩,有兩點被震撼到了:
其一崇败,作家的坦誠、勇敢。很明顯后室,雖說主人公是第三人稱的“他”缩膝,但讀完會明顯地感知,其實就是作者本人岸霹,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同樣(至少大部分吧)的身心和精神上的折磨疾层,作品又怎會這樣地振聾發(fā)聵。正如歌德談論他創(chuàng)作的《少年維特的煩惱》中說到:使我感到切膚之痛的贡避、迫使我進行創(chuàng)作的痛黎,導致產(chǎn)生《維特》的那種心情,無寧(無疑)是一些直接關系到個人的情況刮吧。我原來生活過湖饱,戀愛過,痛苦過皇筛,關鍵就在這里琉历。”在《沉淪》中水醋,作家運用手中之筆旗笔,一點一點地引領著讀者共同目睹了小說中的年輕人,從矛盾迷茫痛苦怨懟中直至走向絕望的全過程拄踪,令人反思及品味蝇恶,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其二惶桐,《沉淪》寫出了大部分人二十歲的共性(至少我自己和通過了解身邊的人就是這樣的)撮弧,也正是這篇小說被經(jīng)典化的原因,不同時期的讀者姚糊,不同讀者的閱讀慣例贿衍,卻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共性,讀者會在閱讀中唏噓:原來救恨,不只是我自個兒有這樣的毛病贸辈。這種共性又不只是個體生命情感上的個性,同樣也是所處時代中群體所共有的煩惱和苦悶肠槽。
讀完會忍不住地回想擎淤,自己的二十歲是怎樣度過的?留在自己腦海中的“二十歲”的色調是怎樣的秸仙?灰色嘴拢?紅色?在不切實際的理想和赤裸裸的現(xiàn)實沖突之中寂纪,究竟是蹉跎了席吴?還是奮進了?不妨試著推想一下:五六十年代生人的二十歲多數(shù)在溫飽線上掙扎,但略微好過戰(zhàn)爭年代的兵荒馬亂抢腐;七十年代的人的二十歲就幸運多了姑曙,與鄧爺爺刮起的春風齊頭并進襟交,很多人乘著這股春風迈倍,人生得意達到了巔峰,無疑捣域,這樣的二十歲是輝煌燦爛的起點啼染,在這個生如夏花般絢爛的年齡,縱然每個人的二十歲都因年代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焕梅,但共屬于這個年齡段的光芒萬丈的生命力和青春的盲目與沖動迹鹅,卻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值得不顧一切去奔赴挑戰(zhàn)的贞言,值得在心中刻下“永垂不朽”的斜棚。
當然,作家郁達夫所處的五四時代的人們的精神狀況就可想而知了该窗。從不同的文學作品中我們了解到弟蚀,那個時代的年輕人”無枝可依“,動蕩酗失,迷亂义钉,沉浮。那個時代的作家關注現(xiàn)實(當然规肴,現(xiàn)代優(yōu)秀的作家同樣也關注現(xiàn)實及民生)捶闸,那個時期的作家會將個人的情感問題與祖國、民族以及時代聯(lián)系起來拖刃,所以删壮,那個特殊時期的作品的意涵無疑具有不同于其他時代的史詩般的份量。
基于作家所處的特殊時代及特殊的文化背景兑牡,小說中的主人公也同樣具有相同的處境央碟。小說講述了一個赴日求學的青年男子在東京的苦悶,掙扎发绢,痛苦硬耍,愛情的追求與失落,青春的挫敗與矛盾边酒,致使病態(tài)的青年深深沉淪经柴,直到最后崩潰絕望,萬劫不復墩朦。期間坯认,主人公經(jīng)歷了哪些事情?小說又寫出了怎樣的共性和個性?哪些是我們所能理解牛哺,而哪些又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無法認同的陋气?
在我看來,有三點較為明顯——
首先引润,他的苦悶巩趁。他的苦悶究竟是來自性欲的不滿足,還是來自對祖國貧弱的吶喊淳附?比如议慰,他在回宿舍的路上覺得受到了兩位女學生的冷落,當天晚上就在日記里寫下:
“我所要求的就是愛情奴曙!若有一個美人别凹,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洽糟,我也肯的炉菲。若有一個婦人,無論她是美是丑坤溃,能真心真意地愛我拍霜,我也愿意為她死的。我所要求的就是異性的愛情浇雹!”
但是每每遇到挫折沉御,他又會說:“祖國啊祖國,你怎么不強大起來昭灵!”“我再也不愛女人了吠裆,我就愛我的祖國,我就把我的祖國當作情人了唄烂完∈愿恚”
在最后他準備走上絕路的時候,他又說:
“祖國啊祖國抠蚣,我的死是你害我的祝旷!你快富起來!快強起來罷嘶窄!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里受苦呢怀跛!”
這兩種異于常識的心態(tài),我們應該只能夠理解其中一部分柄冲,比如愛情中的自尊感吻谋,優(yōu)越感。主人公所處的時代是鴉片戰(zhàn)爭之后现横,又經(jīng)歷了帝國列強的瓜分漓拾,人物的抑郁和痛苦阁最,沒有親身經(jīng)歷的人定是無法感同身受的,所謂經(jīng)典環(huán)境才能塑造經(jīng)典的人物骇两。閱讀完畢速种,我們會慶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
其次低千,主人公經(jīng)常否定自己的思想配阵,前后矛盾。前一秒還心情大好似乎找到了心靈的方向栋操,下一秒又陷入惡性的哀怨之中闸餐,比如文中第一節(jié)就寫到了他在大自然中產(chǎn)生了愉悅的心情饱亮,他覺得樂極了矾芙,便不知不覺開了口:
“這就是你的避難所,世間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近上,輕笑你剔宪,愚弄你。只有這大自然壹无,這終古長青的倉空皎日葱绒,這晚夏的微風,這初秋的清氣斗锭,還是你的朋友地淀,還是你的慈母,還是你的情人岖是,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與那些輕薄的男女共處去帮毁,你就在這大自然懷里,這純極的鄉(xiāng)間終老了罷豺撑×揖危”
可是下一秒他又馬上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可拎起來聪轿,好像有萬千哀怨爷肝,橫亙在胸中,一口說不出來的樣子陆错〉婆祝”還含了一雙清淚。這樣的矛盾心理音瓷,生活在當代对嚼,受時代洪流裹挾和遭“卷”的人們倒是能夠理解幾分的。又再如外莲,他將一首英文詩熱情地翻譯成中文之后猪半,又覺得無聊起來兔朦,“這算什么東西呀,中國詩是中國詩磨确,又何必譯來對去的呢沽甥!”這樣說了之后,他又微微笑了起來乏奥“谥郏可看到身后農(nóng)夫的出現(xiàn)時,他馬上又把臉上的笑容改成一副憂郁的面色邓了。這樣的反復無常恨诱,小說中有很多處∑總之照宝,小說整體氛圍籠罩在陰郁和苦悶中,人物常常將自己置于憂郁和失落中句葵,即便有些許的快樂厕鹃,也盡快地掩藏起來。這又是不太讓人理解的乍丈。
最后剂碴,主人公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居無定所。他的出爾反爾東奔西走轻专,看似是時代造就忆矛,然則都是人物自身的選擇。
法國象征主義詩人蘭波有一句名言——“生活在別處”请垛,意思是催训,對于充滿憧憬的年輕人來說,身邊是沒有生活的叼屠,真正的生活總是別處瞳腌,他們永遠處于尋找別處生活的狀態(tài)中。我們何嘗不是這樣的镜雨?想起了我自己的青春時代嫂侍,總想登上群山之巔振臂呼喚,何處能盛放自己蓬勃的青春荚坞?這也正是青春的特色挑宠,青春是任性的,也暗合了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詩和遠方”颓影。遠方和詩各淀,似乎一直是我們的終極追求,我們的身邊似乎只是茍且诡挂,而遠方才是詩碎浇,才能實現(xiàn)崇高的理想临谱,追求到生命的美好。就像幾年前那位灑脫的女教師說的——“世界那么大奴璃,我想去看看悉默。”
小說中的主人公也是一樣苟穆,不斷地尋求“別處的生活”抄课。他從故鄉(xiāng)富春江上的一個小市,到了日本的東京雳旅,再到N市跟磨。這期間還有很多次小范圍的挪動,卻始終都沒有找到一個讓自己安下心來好好學習的地方攒盈。他像無魂的幽靈抵拘,痛苦又滿懷希冀地四處游蕩。
其實沦童,走遍天下仑濒,不就是為了找到通往內心的那條路嗎秕重?這是我們經(jīng)年沉淀后的警醒纺讲,撇去了浮躁的塵沫圈盔,回歸內心的寧靜,心中的篤定才是定海神針氏豌。可小說中的主人公卻沒有這么幸運热凹,他所處的時代釀成了他的悲劇泵喘,他不斷尋找的”別處的生活“,不過是讓他淪為了旅行樂趣的奴隸般妙,變作了無根的浮萍纪铺。
不過,這里又會反問一句碟渺,所處他那個時代的人何其多鲜锚,為何偏偏他就走向了沉淪,跌入了萬丈深淵苫拍?這里又關乎對個體生命“個性”的探討芜繁,他極度敏感脆弱多疑,身邊人的一句話一個表情绒极,他都會認為是沖著他來的骏令,導致他一點點地從人群中剝離開去,是他自身病態(tài)的心理壓垮了他的意志垄提。這無疑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面的警示榔袋,即周拐,不用刻意在意他人的言行,找準自身的賽道凰兑,做自己的主人便是最好速妖。
從小說創(chuàng)作層面來看——
小說插入了很多詩詞,作家名字聪黎,主人公自己寫的日記罕容,詩詞等。這些插入的內容與人物的心理軌跡相吻合稿饰,與主人公的性格相吻合锦秒,豐盈了文本的張力,讀者也會為作家淵博的文學素養(yǎng)所折服喉镰。
小說很多處寫了月亮旅择。作家張愛玲就以寫月亮著稱。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侣姆,月亮承載了人類諸多的情感生真,從小學時代就吟誦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捺宗,到長大后感嘆的“月有陰晴圓缺柱蟀,人有悲歡離合”,月亮蚜厉,已經(jīng)穩(wěn)固地與思念故鄉(xiāng)和人的悲歡離合聯(lián)系在一起长已。在《沉淪》中,描寫月亮最擊人心的是文末昼牛,主人公準備赴死术瓮,“他”看到,在西方青蒼蒼的天底下贰健,有一顆明星在搖動胞四,那是他的家園,他的出生地伶椿,可他再也回不去辜伟,再也不能與故鄉(xiāng)見面,在這里的極力渲染悬垃,把主人公的悲情推到了極致境地游昼。
作家郁達夫的作品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大段大段的環(huán)境描寫,通過他的描寫尝蠕,我們得以從人物的”有我之境“的景色中察覺到人物的情緒變動烘豌,這是作家不同于同時代其他作家較為顯著的特點,不過看彼,從敘述節(jié)奏上來說廊佩,這樣大段的描寫屬于極慢的節(jié)奏囚聚,似乎在現(xiàn)代人的閱讀習慣中并不討巧。不過标锄,所謂“各花入各眼”顽铸,也自有其妙處。
但料皇,反過來說谓松,今天探討的主題是“二十歲”,現(xiàn)代人閱讀的習慣践剂,不也正契合了”二十歲"的某一部分年齡特征嗎鬼譬,少一些老成,保留一些跳脫逊脯,一些沖動优质,一些任性。我們不也正是在心中一遍一遍地唱和——”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军洼,沒有一絲絲改變巩螃。“嗎匕争?
致我們共有的二十歲避乏,愿我們歸來永遠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