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巷尾說歷史色乾,茶余飯后話三國誊册。
三國時代,豪杰蜂起暖璧,雄才云涌案怯。
誰能被稱之為英雄?誰又是別人眼中的梟雄澎办?奸雄又當(dāng)從何而論嘲碱?英雄金砍、梟雄、奸雄麦锯,應(yīng)該如何評判恕稠?第一猛將呂布應(yīng)算哪種雄才?
要解決這些問題扶欣,首先要弄清楚英雄鹅巍、奸雄和梟雄的概念和定義。三者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邊界宵蛀。
這樣做還不夠昆著,還要放到某一個具體的時代上來講。
因為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术陶,梟雄人物放到三國時代凑懂,可能是一位英雄人物。
同樣三國時代世人普遍認為的英雄人物梧宫,放到今天來看可能會是一位奸雄人物接谨,比如曹操。
那么三國時人是如何評價身處同一時代的雄才們呢塘匣?以下我們嘗試通過史書的記載來微作探究脓豪。
一、“英雄”和“奸雄”粗辯:
三國時代忌卤,時人有清談評議之風(fēng)。品評人物更是鄉(xiāng)里州郡喜聞樂見之事驰徊。
許劭是當(dāng)時非常有名的人物評論家笤闯,能“以言拔士”,素以品評公允棍厂、深刻、恰當(dāng)著稱浦马。
所謂“以言拔士”就是說經(jīng)許劭點評過的人物晶默,都會名聲大噪,身價倍增仅政。因此時人無不以能得到許劭的點評而為榮圆丹。
許劭也應(yīng)大家之需,于每月一號在京城對士人清客們進行公議評點倦微,時稱月旦評。
愛出風(fēng)頭的曹操哪能錯過這種暴得大名的機會拓劝,在橋玄的推薦下得到了許劭的點評屑宠。
《后漢書-許劭傳》記載,許劭在曹操的逼迫之下获枝,給曹操的評語是“君清平之奸賊省店,亂世之英雄笨触。”
這么來看曹操實在是粗魯臉皮厚签财,哪有一點文學(xué)家的樣子唱蒸,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動手動腳古今,脅迫人家捉腥,簡直是想出名想瘋了。
《世說新語-識鑒》中記橋玄評價曹操為“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唱歧。”
東晉時期人物孫盛在《異同雜語》中記載几于,許劭對曹操的評語為“治世之能臣喉刘,亂世之奸雄睦裳≈朊桑”
后人多以孫盛所記傳播最廣糙箍。裴松之在給《三國志-武帝紀》作注也引用了孫盛這一說法课舍。
還有一種說法办桨,說曹操是英雄摧阅,是當(dāng)時天下最大的英雄比规。此話出自漢末大名士疤估,位列“八俊”之首的李膺的兒子李瓚岗憋。
【《后漢書-李膺傳》記:初凰盔,曹操微時,瓚異其才凡泣,將沒,謂子宣等曰:“時將亂矣,天下英雄無過曹操……”】
無論哪一種說法哮笆,曹操身上兼顧了關(guān)鍵的兩個字项阴,“奸”和“雄”,所以稱曹操為“奸雄”沒毛病巴粪。
“奸”字很好理解通今,就是奸詐詭譎粥谬,詭計多端”杷“雄”字當(dāng)作何解釋呢漏策?
按今天的字意來解釋,“雄”與“雌”相對臼氨,釋義為強而有力掺喻。
三國時期的人怎么來理解“雄”呢?尤其在評價人物時用這個字代表著什么意思呢储矩?
還好有劉昭感耙,讓我們有機會了解那時候人們對英雄的解釋。
三國時期的曹魏大臣劉昭專門編寫了一本品評人才的書《人物志》持隧,他對“英雄”所下的定義為“聰明秀出謂之英抑月,膽力過人謂之雄∮吆”
雄的意思是膽力過人,英的意思是聰明秀出题诵。依照此條標準來看洁仗,曹操和孫權(quán)都是當(dāng)真無愧的英雄。
孫權(quán)還應(yīng)該是個少年英雄性锭,繼承江東基業(yè)的時候才不過19歲赠潦,15歲時就已經(jīng)當(dāng)上了陽羨縣長。
辛棄疾有詞云:
何處望神州草冈?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她奥。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怎棱。不盡長江滾滾流哩俭。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拳恋。
天下英雄誰敵手凡资?曹劉。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谬运。
由上可知英雄是泛指那些文才武力并茂的人物隙赁,并無確切的特指。劉備也可以稱英雄梆暖,雄氣足夠伞访,只是在“英”上差點意思,沒辦法小時候家里窮轰驳,又貪玩不愛讀書厚掷。
而奸雄不是弟灼,他的側(cè)重點在“奸”字,因此特指雄才中有奸詐詭譎特質(zhì)的人蝗肪,這種人物才可被稱為“奸雄”袜爪。治世中可理解為貶義詞,亂世中算褒義詞薛闪,跟“英雄”比略含貶義辛馆。
二、“梟雄”的釋義:
和“奸雄”一樣豁延,“梟雄”也是特指有“梟”字特質(zhì)的雄才人物才能被稱之為“梟雄”昙篙。
“梟”的本意是一種惡鳥。因其食母肉诱咏,又被稱為不孝鳥苔可。用來比喻人,則表示生性反復(fù)袋狞,難于訓(xùn)養(yǎng)焚辅。常有反噬其主的行為。
呂布不用說了苟鸯,殺丁原同蜻,誅董卓,三姓家奴早处,依此標準來看湾蔓,十足的梟雄一個。
但是如果依此標準來看砌梆,劉備被稱為梟雄不是特別好解釋默责,然而三國志中有多處明確記載劉備是一個梟雄。
【《三國志-周瑜傳》記:“備詣京見權(quán)咸包,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桃序,而有關(guān)羽、張飛熊虎之將烂瘫,必非久屈為人用者葡缰。”“方今曹公在北忱反,疆埸未靜泛释,劉備寄寓,有似養(yǎng)虎温算×#”】
【《三國志-魯肅傳》記:“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注竿,寄寓於表”】
周瑜和魯肅都是和劉備有過交往茄茁,一起干過事的人魂贬,對劉備的評價一致,足以說明劉備的“梟雄”之名絕非后人附會之言裙顽,時人確實對劉備有比較準確的認識付燥。
另外周瑜和魯肅關(guān)于借荊州的問題對待劉備,一個是親劉派愈犹,一個是疏劉派键科,所以他們兩人能夠看法一致,不存在個人成見在里面漩怎,從側(cè)面也說明這個評價相對而言比較可信勋颖。
那如何解釋這個“梟”呢,解釋為生性反復(fù)勋锤,反噬其主好像不太合適饭玲。劉備寄居荊州六七年,直至劉表病死叁执,都沒有反叛劉表茄厘,這一點足以說明劉備不是一個生性噬殺,愛殺主求榮的小人谈宛。
“梟”還有勇健的意思次哈,“梟”,“驍”可音化通用入挣,指驍勇的意思。這樣解釋劉備倒也說得過去硝拧。
但是解釋曹操又說不過去了径筏,官渡之戰(zhàn)前夕,陳琳在幫袁紹寫討伐曹操的檄文中說曹操“除忠害善障陶,專為梟雄滋恬。”
這里的“梟雄”顯然是貶義詞抱究,絕不能解釋為驍勇恢氯,盡管曹操本來是依附袁紹的,但是完全解釋為背叛鼓寺、反復(fù)也不太合適勋拟。
還好“梟”還有一個意思是砍頭,“梟首示眾”妈候,有股子殺氣在里面敢靡,所以有噬殺暴力的意味,比如“毒梟”二字苦银。
可見對于人物的點評之詞啸胧,需要細細體味其中的深意赶站,才能相對搞清楚一些,否則只能混淆不清纺念。仔細揣摩中國字的意思也很有意思贝椿。
最后回答,呂布是何種雄才陷谱,綜上所述烙博,呂布是不折不扣的梟雄,呂布之“梟”含有噬殺反主叭首,生性反復(fù)习勤,難以馴養(yǎng)的意思更多,劉備之“梟”含有驍勇的意思更多焙格。
曹操奸雄图毕,以奸為甚!孫權(quán)英雄眷唉,文武并茂予颤!
英雄多有出處,
蜀劉曹魏孫吳冬阳。
雄才須辯異質(zhì)蛤虐,
不能總犯糊涂!
2020年4月15日肝陪,錦書雁字記于通州驳庭。
(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氯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