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毛筆字已過6個月喉脖,偶爾會在高中班級群里顯擺一下自己的字夸楣,幾個同學也會熱情地捧捧場宾抓,說字有進步,我也挺高興的豫喧。
前段時間石洗,群里另個喜歡寫毛筆字的同學建議我換貼,但當時我一點換貼的想法都沒有紧显。之后他也說過兩次讲衫,我也沒想法。前天他又說起建議我換貼孵班,說再臨舊帖進步也不大焦人,換新帖寫寫進步更快點。我覺得重父,有道理花椭,換貼寫寫也不錯。于是昨天換了本楷書顏勤禮碑來學房午。自我感覺是矿辽,換了新帖后,對于寫字的興趣更濃了郭厌。
究其原因袋倔,我認為是,換貼后折柠,字的寫法不同了宾娜,要想寫好,就又得重新開始琢磨了扇售。老帖畢竟熟悉了前塔,那個琢磨的心思就越來越淡了。兩相對比承冰,自然效果不一樣华弓。更何況人總會對新鮮的東西興趣更濃一些,熱情也會高漲一些困乒。而此時若想記住舊的東西寂屏,兩者之間不同之處也就記得更牢固一些。
由此想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果一個人總是做一樣的事情迁霎,或者生活中總是千篇一律吱抚,人就會慢慢失去熱情,最好要自己加點或者換點新鮮的東西考廉,以保持新鮮感和活力频伤。
六一兒童節(jié)剛剛過去,很容易(其實平時偶爾我也)會想一些問題:為什么孩子每天都是快樂的活潑的愛笑的快樂的芝此?為什么我們成人大笑的頻次比不上兒童?為什么我們成人都會祝福永葆童心因痛?童心是什么婚苹?永葆童心的秘訣是什么?成人應(yīng)該向兒童學些什么鸵膏?
我兒子11周歲膊升,小學5年級。昨晚我和老公陪他一起在家看電影《超能陸戰(zhàn)隊》谭企,孩子笑個不停廓译,其實他笑的地方有些真沒觸動我的笑點(我自認為我的笑點還算是偏低的),可孩子卻坐在床上笑得東倒西歪的债查。我和老公眼神交流了幾次非区,都覺得看孩子笑這件事很好玩。
孩子周一到周五每天去學校上課盹廷,平時喜歡看ipad里面的搞笑視頻征绸,如跑男等,也是笑個不停俄占。也喜歡閱讀管怠,偏歷史。雜志喜歡看《我們愛科學》等缸榄。不管是寒暑假還是平時上學渤弛,他每天都能接觸到新鮮東西,學到新知識甚带。孩子的心都是開的她肯,很容易接受、吸納新鮮事物鹰贵。而不少成人離開了學生的身份后辕宏,學習新知識的量、頻次都比起孩子少多了砾莱,專注的事情也從無限的廣闊的轉(zhuǎn)向了局限的狹窄的瑞筐。
我有時候想起我的孩子,真心覺得他很多方面比我強,或者換個說法聚假,我覺得小時候的我比現(xiàn)在的我強块蚌。這種強,指的不是力量膘格、知識量峭范、人生經(jīng)驗等,而是特指對新知的熱情瘪贱、對未知的興趣纱控、學習的能力與興趣等。
我需從孩子身上多學點菜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