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滄小粟
來源: 公眾號 | 滄海壹粟
武則天是封建統(tǒng)治時期唯一一位成功戰(zhàn)勝了男權的女性嫩码,創(chuàng)建了歷史上盛極一時的武周,她傳奇的一生被后人廣為傳頌!
武氏(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凝果,祖籍并州文水縣(今山西文水縣東),生于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睦尽。
14歲進宮器净,唐太宗李世民封其為才人,賜號 “ 武媚 ”当凡。
唐太宗在位期間山害,其一直未得晉升,后來沿量,武才人與李治在一同侍奉太宗期間浪慌,互生情愫。
公元649年朴则,唐太宗逝世权纤,李治繼位,武才人依制入感業(yè)寺為尼。
孝服期滿后(公元651年)汹想,唐高宗李治將其再次接入宮中外邓,次年生下兒子李弘,封二品昭儀。
公元655年盗蟆,唐高宗力排眾議,廢王立武,武后攻于心計谈山,先后殘殺了王皇后與蕭淑妃。
武后殺伐決斷帘瞭,為唐高宗出謀劃策朱浴,最終幫助高宗基本實現了君主集權。
公元660年顶捷,唐高宗患頭疾挂绰,久治不愈,武后開始代理朝政服赎,威信漸升葵蒂。公元674年,高宗稱天皇重虑,武后稱天后践付。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缺厉,武后第三子李顯繼位永高,為唐中宗,武后尊為皇太后提针。
公元684年命爬,武太后廢中宗為廬陵王,立其第四子李旦為帝辐脖,為唐睿宗饲宛,武太后臨朝聽政。
公元690年嗜价,66歲的武后稱帝艇抠,改國號為周,即歷史上的武周炭剪。
公元705年正月练链,武帝讓位于李顯,同年十一月病逝奴拦,年八十二媒鼓。遺詔:去帝號,歸乾陵合葬,王皇后绿鸣、蕭淑妃所牽連之人一律赦免疚沐。
武則天與唐高宗合葬于乾陵(今陜西乾縣),謚號:則天順圣皇后潮模,立無字碑亮蛔。
武則天的一生,功過難評擎厢,她攻于心計究流,殺伐果斷,卻在歷史政績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动遭,為之后的開元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芬探。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武媚娘傳奇》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