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一種教育方式適合所有的孩子, 在看了大量的育兒書籍后,那些教育上的技巧在剛開始被建立鸿染,后來又逐漸被推翻卸夕,比如在《超級育兒師》系列節(jié)目被頻繁用到的"time out"(愛的暫停)方法曾經紅極一時,后來又出現大量的理論和實例去推翻這種做法漆羔,因為有這種經歷的孩子為了避免失去爸爸媽媽的愛而唯命是從,墨守成規(guī),不知變通闷盔,孩子也不會特別顧及周圍的環(huán)境和氛圍,更不會考慮某個人的感受旅急。
那什么才是有效的教養(yǎng)手段呢逢勾?是讓孩子乖乖聽話,合乎我們的期待就可以了嗎藐吮?我想關鍵問題還是在于我們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溺拱,是聽天由命的人,還是試圖將事情做的更好的人谣辞?
在讀了艾爾菲.科恩的《無條件養(yǎng)育》后迫摔,我覺得這本書可以成為我的養(yǎng)育指導寶典。書中提到的育兒理念-無條件養(yǎng)育的方式泥从,顛覆了很多流行的育兒理念句占,比如"使用愛的暫停","胡蘿卜加大棒"躯嫉,"對孩子獎勵和懲罰"等等纱烘,看上去蠻"偏激"杨拐,這也不能用,那也不能行擂啥,但是作者的"偏激"恰恰是建立在大量的科學研究上哄陶,有確鑿的數據資料和多家權威理論作為堅實基礎。所以他的理念聽上去論說尖銳哺壶,一針見血屋吨,直指人心。
我們先來說幾點目前大家都在用的教育方式:
流行的養(yǎng)育方式之一強調"原則和紀律"变骡,科恩卻指出:紀律不一定幫助孩子自律离赫,畢竟,孩子處于對自己判斷力的信任而作出的行為塌碌,與出于被迫而作出的行為渊胸,是完全不同的;確保孩子內化我們的價值觀不等于幫助孩子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台妆,前者會直接阻礙我們將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獨立的思考者翎猛。
流行的養(yǎng)育方式之二強調"賞識教育",科恩卻指出:有條件的愛有失短視接剩,著眼于立竿見影切厘,讓孩子乖乖就范,受我們的控制懊缺,但這回給他們今后的生活帶來很多問題疫稿,而無條件的愛目光長遠,著眼于長期效應鹃两,賦予孩子安全感遗座,力圖讓孩子充滿愛心的成長為自信,獨立俊扳,品行端莊途蒋,擔當責任的人。
流行的養(yǎng)育方式之三強調"懲罰式養(yǎng)育"馋记,先說體罰号坡,戈洛夫通過88項研究的海量分析發(fā)現:家長的"體罰"與"降低道德內化、增強孩子的攻擊性梯醒、刺激孩子犯罪和反社會行為增多宽堆、損害孩子精神健康、影響孩子身體健康茸习、增強其承認后的攻擊性日麸、刺激其承認后犯罪和反社會行為增多等等"有關。
有爸爸媽媽可能會覺得我不體罰孩子逮光,但孩子做的不好我會懲罰他代箭。也許這種方式避免教孩子"打,擊涕刚,踢"嗡综,但是我們在給孩子傳授"制造痛苦是運用力量的合理手段",其結果是同等程度地削弱孩子的同情心和社會公益心杜漠。
還有"輕懲罰"的版本-"自然后果"极景,這時法國思想家盧梭提出的道德教育方法,主張讓孩子通過體驗過失的不良后果去認識錯誤驾茴、吸取教訓盼樟,學會服從"自然法則",自行改正锈至。這種教育方式我在開始接受的時候也非常贊同晨缴,但是讀到書中提到"當你袖手旁觀,對孩子的困境坐視不理時峡捡,孩子就會產生雙重失望感击碗,在失望自己做錯事的同時,也會對你看起來漠不關心们拙,沒能出手幫助自己阻止意外發(fā)生的行為更加失望"后稍途,也改變了對自然后果的看法,就像在《游戲力2》作者說的那樣砚婆,在孩子遇到焦慮時械拍,我們要學會輕推。
在了解到這些之后装盯,我對心理學家berlyne 所說的這句話越來越感同身受:"每多獲取一分信息坷虑,就會讓我們對未來的復雜、沮喪或無助多一分保障验夯。"
我們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猖吴?用這種長遠眼光去看待現在我們的教育方式會更有意義。書中提到的建議挥转,坦白來說海蔽,不是更簡單,而是更難绑谣,確認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党窜,比僅僅愛他們更難;針對孩子復雜的身心因素做出反應借宵,比僅僅關注他們的行為更難幌衣;試著與他們共同解決問題,向他們解釋正確處事的理由要比用"胡蘿卜加大棒"去控制他們更難。"并肩作戰(zhàn)"要求我們做的要比"實施手段"更多豁护。
但再難哼凯,也值得我們去嘗試。
從深遠意義上來說楚里,選擇有條件的還是無條件是在截然不同的人性觀之間做選擇断部。相比我們對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經歷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們對待他們的方式才更重要班缎。
有個簡單有力的原則在我們面對孩子的教育上會有指導意義:我剛才對孩子的所做所為蝴光,是否可能與我的需要、我的恐懼和我的成長經歷有關达址,而無關他們的真正興趣和需要蔑祟?
比如你的孩子因為想要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別的小朋友不愿意分享沉唠,你的孩子急了疆虚,上前就推了他一下,結果把他推到了右冻,那個小朋友很委屈哇哇大哭装蓬,面對這樣的情況,怎么辦纱扭?
大部分家長會因為自己家孩子把別人家孩子弄哭了牍帚,自己孩子還推了別的孩子一把,都會覺得不好意思乳蛾,會馬上拉著孩子跟別人的孩子道歉暗赶,如果孩子不愿意道歉,大部分家長也會礙于面子肃叶,強迫孩子跟別人家小朋友道歉蹂随,殊不知強迫性道歉只會訓練孩子心口不一,為以后說謊也埋下了伏筆因惭。
那該怎么辦岳锁?
我們先來看看科恩給的13條育兒建議,然后再打套組合拳試試看會不會更好蹦魔。
深思熟慮激率;
重新考慮你的要求;
專注長遠目標勿决;
將親子關系放到第一位乒躺;
不僅改變行為,而且改變視角低缩;
尊重嘉冒、尊重、尊重;
真實讳推、可信顶籽;
少說、多問娜遵;
記住孩子的年齡蜕衡;
在符合事實的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動機;
不說沒必要的"不"设拟;
不要那么死板;
不要匆匆忙忙久脯。
這每一條看似簡單纳胧,但運用起來的確很富有挑戰(zhàn)性。如果我的孩子3歲帘撰,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跑慕,看到把別的孩子弄哭他愣愣的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辦的情況下摧找,我會分這幾步走:
1核行、先跟對方小朋友道歉
可能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孩子也蒙住了蹬耘,不知道該怎么辦芝雪。首先我們要蹲下來安撫對方小朋友的情緒,跟他道歉:"對不起综苔,我們做的不對惩系,不應該推你的,弄疼了嗎如筛?"如果那個小朋友還在哭堡牡,我們要進一步安撫:"是不是有點疼?阿姨給你揉揉杨刨,很抱歉晤柄,我們太著急了。"
我們在第一時間給到對方小朋友安撫妖胀,一方面安撫被推小朋友的情緒芥颈,讓孩子知道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我們的處理原則是是什么,另一方面給孩子做好正確的示范做粤,當以后再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浇借,而我們又不在時,他會逐漸知道處理事情的方式怕品。
2妇垢、不要著急數落孩子,問問他發(fā)生了什么
"孩子,你能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嗎闯估?"
等待他回答灼舍,看看他是具體有什么樣的想法,不要急于批評涨薪,盡量去說出他的情緒骑素。
"他不給你玩玩具,你是不是很著急刚夺,然后推了他一把献丑?"
等待孩子的再次回答,跟他共情侠姑,讓他知道自己的情緒是可以被接受的创橄,媽媽能夠理解他的情緒,這樣他會愿意跟你進一步溝通
3莽红、幫助他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
"媽媽理解你很想玩那個玩具妥畏,很著急,但是玩具是他的安吁,他有權利決定是不是能給你玩醉蚁,對嗎?"
等待他的回答鬼店,在這一步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玩具的歸屬性問題网棍,是別人的,還是我們的薪韩,還是公共的玩具确沸,處理方式不一樣。
通過他的回答我們可以了解到他是否能夠理解玩具歸屬的問題俘陷,再跟他確認罗捎。
"玩具不是我們的,對嗎拉盾?"
"是別人的玩具桨菜,我們就要征求別人的意見,看看能不能玩捉偏,對嗎倒得?"
等待孩子的回答,不要著急夭禽,慢慢來霞掺。
4、進一步描述事實讹躯,協助孩子對事情的結果做出行動
"媽媽看到你推了他菩彬,他沒站住倒在地上哭了缠劝,他是不是很傷心,因為他不想分享玩具然后還被推了骗灶?"
等待孩子回答惨恭,讓他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培養(yǎng)他的同理心和責任感耙旦。
"你把他弄疼了脱羡,你去安慰下他,再跟他道歉免都,他肯定覺得心里會好受很多的锉罐。"
等待孩子的回答,同樣不要強迫琴昆,如果孩子礙于面子不想去道歉氓鄙,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走到對方小朋友那里,我會再次進行安撫道歉业舍,給孩子做榜樣,讓孩子看到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升酣。
5舷暮、事后與孩子進行溝通,共同反思很重
"我們要尊重每個小朋友的想法噩茄,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下面,他不愿意給你玩玩具就是他的想法,你要尊重他的想法绩聘。"
等待孩子回答沥割,聽聽他的想法。
"我們可以用溝通的方式跟他交流凿菩,你可以說'能給我玩一下嗎机杜?' 或者'你玩好了,能給我玩一下嗎'或者用東西跟他交換也可以衅谷。"
等待孩子回答椒拗,聽聽他的想法。
"如果他到最后還是不愿意跟你換获黔,我們就接受這樣的事實蚀苛,不可以推別人,知道了嗎玷氏?"
等待孩子回答堵未,聽聽他的想法。
"你推別人是不對的行為盏触,媽媽不喜歡你這樣的行為渗蟹,但媽媽還是愛你的块饺,這次是媽媽代替你去安慰別的小朋友并且和別的小朋友道歉,媽媽希望下次你能夠勇敢去處理問題拙徽,好嗎刨沦?"
等待孩子回答,聽聽他的想法膘怕。
我打的這套組合拳的方法不一定是適用于每個孩子的想诅,也許看了科恩的13條原則,你會有更好的教育方式岛心。愛一個聽話的孩子很容易来破,但愛一個不那么乖巧順從的孩子則比較困難,但恰恰是愛那些不容易愛的孩子才開發(fā)我們的真愛忘古,做那些不容易做的事情才鍛煉我們的能力徘禁。
教育始于孩子讓我們?yōu)殡y的那一刻。戈登博士指出:某個良好的交流方式髓堪,需要1500-5000練習才能夠做到得心應手送朱、熟能生巧。
這很難干旁,但仍值得我們全力以赴驶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