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困惑:口口聲聲一句話碍论,“不上幼兒園”谅猾,&回家就耍
自打孩子上了幼兒園,變得比以前還能耍鳍悠,每天“我不想上幼兒園”這句話說得快魔怔了税娜,還是特別“耍賤”的調(diào)調(diào)〔匮校回家后心情起伏大敬矩,動不動就又哭又鬧。零食開始吃的頻繁了遥倦,從幼兒園門外的棉花糖谤绳、烤鳥蛋、小香腸袒哥,到家門口的鐵板魷魚缩筛,超市的奇趣蛋和泡泡糖,每天變著花樣地要堡称。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滿地打滾加狂喊大哭瞎抛,一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定表情。而結(jié)果往往是由大人的妥協(xié)散場却紧。
為什么會妥協(xié)呢? 主要是見不得孩子哭桐臊。
我們這段對孩子此方面有所松懈,主要是孩子每天去上幼兒園之前哭的比較兇晓殊,我們還是堅持送園断凶,每天回來孩子都說中午睡覺特別想媽媽,自己心就軟了巫俺,不愿再讓她不高興认烁,覺得滿足一下她是應(yīng)該的。
而我們的生活軌跡是在老人家吃喝介汹,晚上才回自己的小家却嗡,這種“四二一”的模式下,對孩子的養(yǎng)育有其特定的形式——老人的隔代親往往會約束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嘹承。由于雙方老人對孩子還是寵溺的多窗价,又不太愿意接觸新的教育理念,往往認為孩子不哭不鬧就好叹卷,并以孩子不哭為最高原則撼港,實際是沒有原則的妥協(xié)坪它。
這里尤以姥爺為首。姥爺性格急躁帝牡,說孩子一哭就腦袋大哟楷,而他又特別疼孩子,對孩子基本有求必應(yīng)否灾,不分好壞卖擅,不講原則。孩子特別能抓住大人的心理墨技,她知道哭管用惩阶,于是屢試不爽。
爺爺說了一句話扣汪,“自打上了幼兒園断楷,比原來還不聽話”。孩子不聽話是表現(xiàn)崭别,原因還是沒有走出分離焦慮冬筒。
開始的新鮮勁過后,正趕上中秋假期茅主,過了再去就有天壤之別了舞痰。班上幾乎所有的孩子都開始了遲來的分離焦慮,陪園時的皆大歡喜诀姚、歡天喜地被一片此起彼伏的哭聲代替了响牛。倒是開始哭鬧比較嚴重的孩子慢慢變得適應(yīng)了,像我家這樣開始有模有樣的倒是越來越難纏了赫段,簡直是大反轉(zhuǎn)呀打。家長都說,原來或早或遲糯笙,孩子都一樣會有焦慮啊贬丛。
在情緒陸續(xù)的好好壞壞、天氣的冷熱交替中给涕,孩子就生病了豺憔,轉(zhuǎn)眼又到了國慶。七天的長假稠炬,孩子慢慢好了焕阿,但天氣轉(zhuǎn)涼咪啡,晝夜溫差增大首启,我們原本想帶她常去幼兒園看看的想法也被害怕孩子重感的擔憂覆蓋了。于是撤摸,國慶過后再回到幼兒園毅桃,比原來更艱難褒纲。
“不想去幼兒園”是嘴不離口,眼一閉钥飞、嘴一撇莺掠,嚎啕大哭,每天都像一場對敵斗爭读宙,還是拉鋸戰(zhàn)彻秆、持久戰(zhàn)。真是路漫漫结闸。
2唇兑、 分析與阻礙:分離焦慮的延續(xù)
回家后的不可理喻我知道,孩子是在用自己的方法與我們對抗:“我說不想去幼兒園桦锄,你們偏要我去扎附,我去了就得聽老師的,不能不講道理结耀,那我回家總可以耍耍吧留夜。反正你們虧欠我的,就得給我補回來图甜。我一哭你們就得依著我碍粥,這個辦法真好用『谝悖”
孩子回家基本不會講幼兒園的事即纲,問是問不出來的,但偶爾也會主動提一句博肋,“我們班XXX說XXX了低斋,”她表達不出在幼兒園的喜怒哀樂,便將沒有發(fā)泄出來的情緒以無理取鬧的方式表現(xiàn)給我們匪凡,其實是在宣泄一整天的不安膊畴。
她用吃的方式來對抗情緒的焦慮,仿佛食物可以帶給她安全感病游;她用耍賴的方式表達天見不到親人的想念唇跨,仿佛語調(diào)變得嬌柔,我們就可以更寵愛她衬衬;她用哭的方式傳遞對我們堅持送園的不滿與無奈买猖,仿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的確滋尉,她能做的抵抗也只有這些玉控。畢竟,幼兒園是一個集體環(huán)境狮惜,孩子必然受到一定社會秩序的約束高诺,在幼兒園感到真正的自在碌识,需要長時間的自我領(lǐng)悟與成長。孩子可以擦干眼淚在幼兒園度過漫長的九小時虱而,其實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筏餐。
但即使不易,這也不能作為我們無底線的對孩子的欠妥行為妥協(xié)牡拇】桑可以試著通過改變環(huán)境與認知,改變孩子的情緒困境惠呼,用新的認知取代不良信念佩番,進而調(diào)節(jié)情緒,從而達到情緒的穩(wěn)定與行為的適當罢杉。
剛學的合理情緒療法正好派上用場趟畏。在與孩子的談心中我了解到,引發(fā)孩子焦慮和行為失當?shù)氖录恰吧嫌變簣@”滩租,“孩子不愿去幼兒園”是情緒的焦慮赋秀,“哭鬧、吃垃圾食品”是失當行為律想。而造成這些的不是上幼兒園本身猎莲,而是孩子對它的不合理信念——上幼兒園不好,這句話隱藏的意思是:“我在幼兒園里應(yīng)該有絕對的自由技即,我想干什么大家都應(yīng)該依著我著洼,我想玩什么必須馬上玩上。我喜歡和誰玩誰他就必須和我玩而叼。媽媽也應(yīng)該陪著我在幼兒園身笤。”這個信念讓她對不能滿足她即時愿望的幼兒園產(chǎn)生抗拒和焦慮葵陵,才有了一系列情緒和行為的產(chǎn)生液荸。
“寶貝,你總說幼兒園不好脱篙,那你覺得怎么樣就是好了”?
“不去就是好了”娇钱。
“不去怎么好”?
“在家……玩……好”。
畢竟是三歲的孩子绊困,我懷疑這種認知療法可能行不通文搂。
3、 突破:從接納孩子情緒開始秤朗,鼓勵她表達自己的感受
“哦煤蹭,要是在幼兒園玩和在家玩一樣好,那么幼兒園就是好了,對嗎”?
“我不想去幼兒園”疯兼。
還是一樣的、不停重復的話贫途。我擔心孩子總這樣會對她幼小的心靈有傷害吧彪,想再努力試試。
我拿出繪本《魔法親親》《我愛幼兒園》丢早,又給她講了一遍姨裸,模仿繪本的動作和她一起表演,孩子終于不再重復那句話了怨酝。我松了一口氣傀缩。
“媽媽,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說农猬,很想媽媽赡艰,想在家讓媽媽陪著”。
“哦斤葱,他想媽媽了慷垮,想讓媽媽陪著,而在幼兒園卻見不到媽媽揍堕,所以不高興是嗎”?
“嗯料身,我也是這樣,我老是想你”衩茸。
“寶貝芹血,媽媽也想你,和你一樣楞慈。但是不上幼兒園媽媽也不能總陪著你幔烛,對嗎?”
“嗯……可是,這不一樣”囊蓝。
“對说贝,你能看到幼兒園和家不一樣,這說明寶貝你長大了”慎颗。
“我長大了乡恕,我是大姐姐”。
孩子挺了挺腰板俯萎,眼睛里有些自信的光傲宜。
“老師讓我給小朋友分粉筆了,我拿著一個小桶給他們分的”夫啊。
“哇函卒,你作為小代表給他們分發(fā)分粉筆了,這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啊撇眯。老師覺得你可以做到這件事报嵌,并且很喜歡你虱咧,對嗎”?
“嗯,媽媽锚国,我還得到了好幾個sticker腕巡,你看”。
女兒指著衣服上亮閃閃的小貼紙血筑,驕傲地說绘沉。
“媽媽真為你感到高興,你比前兩天覺得幼兒園好一些了豺总,是嗎”?
“嗯车伞,有時候我覺得幼兒園還不錯,有時候我又覺得它就是不好”喻喳。
“那么另玖,幼兒園自己其實沒有什么變化,只是你的感覺不太一樣表伦,是嗎”日矫?
“好像是吧,我高興時候它就好绑榴,我難過時候它就壞”哪轿。
“那你什么時候高興呢”?
“玩的時候,吃的時候翔怎,還有老師喜歡我的時候”窃诉。
“哦,這樣啊赤套,寶貝飘痛,媽媽知道了。那你明天去了幼兒園就干你高興的事情容握。去玩宣脉,去吃,去問問老師喜歡你嗎剔氏,好不好”?
“行塑猖,我試試。但是我總想你怎么辦”?
孩子動情地看著我谈跛。我一把摟住她羊苟。
“媽媽給你好多魔法親親好不好?它們會在你去幼兒園的路上、在幼兒園里感憾、在你回家的路上蜡励,一直跟著你,然后你就見到媽媽啦”。
“好凉倚,媽媽我愛你”兼都。
“寶貝,媽媽也永遠愛你”稽寒。
后記
我不知道這次的談話能不能真的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扮碧,太科學的心理測試我還沒來得及做,但至少我靜下心瓦胎,了解了孩子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芬萍,她也可以感受到媽媽真正的理解與支持尤揣。這樣的對話也許還要經(jīng)過很多次搔啊,或許只是簡單的一個動作或眼神,或許會反反復復北戏,但這是個不錯的開始负芋。
孩子那些附帶的無理要求或許還要持續(xù)一段時間,或許需要一些好的健康的陽性強化物來刺激嗜愈,而垃圾食品一定是被否定的旧蛾。這又是一個難題∪浼蓿或許隨著情緒的穩(wěn)定锨天,這些連帶行為會漸漸消失。繼續(xù)觀察吧剃毒。任重而道遠病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