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仰望星空時,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會有宇宙翎碑?如果沒有宇宙谬返,還會有生命嗎嗎?如果沒有生命日杈,還會有宇宙嗎遣铝?如果什么都沒有佑刷,我們從何而來?
我是誰酿炸? 我從哪里來瘫絮? 我要到哪里去?這是哲學的三個終極問題填硕。在《第三次觀念飛躍》這本書中麦萤,作者就探討了這樣幾個問題,尤其是:人能理解宇宙嗎廷支?人能理解自己嗎频鉴?人是先理解宇宙還是先理解自己?人能通過理解宇宙來理解自己嗎恋拍?人能通過理解自己來理解宇宙嗎垛孔?我們之間能夠彼此理解嗎?
一施敢、人類思維可以理解宇宙嗎
這個問題其實是說周荐,人類的思維首先認識宇宙,然后再認識自身僵娃。目標是要認清“這個宇宙存在什么概作?”
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的哲學家就產(chǎn)生了“世界是一個整體”的思想默怨,相信世間存在的一切都以某種結構聯(lián)系在一起讯榕,即“一切事物都歸為一體”,存在一個本原匙睹,它是一切的基礎愚屁。
到公元前五世紀,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宇宙的結構是數(shù)字的痕檬,數(shù)字與數(shù)字的關系就是宇宙的基本結構霎槐,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關系來解釋,數(shù)字是宇宙的表現(xiàn)形式梦谜,而這種表現(xiàn)形式是會令人愉悅的丘跌。整個宇宙是結構是基于理性的,它的秩序也是理性的唁桩。我們可以用理性的思維理解它闭树,這種結構決定了宇宙的物理法則和道德法則。
這種理念讓人類有了一種可以與宇宙和諧相處的感覺荒澡,也讓人有了一種把個體思維與至上力量融為一體的渴望蔼啦。這讓人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很嚴肅,由此產(chǎn)生了道德感仰猖,同時興起了世界性的宗教捏肢。
中世紀哲學家和神學家教會圣師托馬斯·阿奎那認為饥侵,存在一種唯一的永恒的法則鸵赫,這種法則既體現(xiàn)在普遍統(tǒng)一的道德規(guī)范上,也體現(xiàn)在普遍統(tǒng)一的物理法則上躏升。
這種思維方式告訴我們辩棒,人們所感知的就是這個世界中的存在,是宇宙在大腦中的鏡像膨疏。人們通過理解世界來理解自身思維一睁。
人類思維能夠認識宇宙,而人們眼中的宇宙是統(tǒng)一的佃却,是一個有機整體者吁,萬物都有一個統(tǒng)一的結構,理性是至高無上的饲帅。個體處于整體之中复凳。所以,這個時期灶泵,不需要個人表達育八,也沒有藝術家,古希臘文學不強調(diào)個體赦邻,而藝術是一個表達共同世界觀的集體項目髓棋。這種現(xiàn)象一直持續(xù)到文藝復興之前。
二惶洲、人類思維可以理解自身嗎按声?
這個問題其實是說,人類的思維首先認識自身湃鹊,然后再認識宇宙儒喊。目標是要認清“我能知道什么?”
人類思維是宇宙的組成部分之一币呵。如果認同人類能夠理解宇宙怀愧,就會認同人類可以理解自身。
這就告訴我們余赢,我們需要用自身思維的內(nèi)容來構建對世界的認知芯义,思維具有邊界。你所感知的只是一個觀念妻柒,這個世界是由各種觀念構成的扛拨。人們通過理解自身思維來理解世界。
阿拉伯人在透視幾何學領域的發(fā)現(xiàn)在15世紀傳入佛羅倫薩举塔,透視的發(fā)現(xiàn)不僅造就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和建筑绑警,還帶來了光學求泰、航海、天文學領域的創(chuàng)新计盒。更重要的是渴频,人們意識到了擁有這些視角的個體思維。從此后北启,個人的視角成為敘事的焦點卜朗,人物不再是類型化的,而擁有自己的世界觀和獨特的視角咕村。
這個階段场钉,“自我”得到重視,哲學最為關注的是個體思維懈涛,在此基礎上構建有關世界的概念逛万。
于是,科學發(fā)展起來肩钠,破壞了神學泣港,動搖了宗教。使人意識到价匠,是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在指揮著自己当纱,而不是自身之外的權威。同時使我們意識到人們之間的差異踩窖,并尊重這些差異坡氯。這時的藝術就變成了個人天賦和才智的產(chǎn)物。
同樣洋腮,這時的權威并非根植于個體外部的事物箫柳,而是根植于自我治理,個體對自身的權威最終成為道德的基礎啥供,社會契約成為道德的表現(xiàn)形式悯恍。道德產(chǎn)生于個體間琪的契約約定,而不是對宇宙道德秩序的遵守伙狐。
弗洛伊德的心理學提示了人類思維的分層級的涮毫,對于某些層級,自己的意識根本觸碰不到贷屎,這也說明了思維是難以掌控的罢防,要想真正解讀自身是極其困難的。
和“眼睛看不到自己”一樣唉侄,“人類思維理解自身”這一行為也是一種思維咒吐。人類能正確理解自己的思維嗎?這種理解可能比理解宇宙還要難,盡管人類自身也是宇宙的一部分恬叹。而更大的挑戰(zhàn)是要把眼睛看到自身的能力與其看到世界的能力相融合候生。
三、人類思維可以理解另一個思維嗎妄呕?
我們在欣賞風景時陶舞,我們自己實際上也成為風景的一部分在被別人欣賞。
那么绪励,我們?nèi)绾沃榔渌烁惺艿氖澜绾臀覀兏惺艿挠卸啻蟛煌咳苏娴目梢岳斫饬硗庖粋€人嗎唠粥?人真的可以做到感同身受嗎疏魏?人真的可以化身成另一個人去感受世界嗎?有的時候晤愧,我們以為自己在換位思考大莫,但大多時候都是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像他人。無論我們的共情能力有多強官份,當我們試圖理解他人時只厘,實際上背后始終是以“我”為主體。
人和人之間要做到和諧共處舅巷,要做到理性地交流羔味,第一,需要我們自律钠右,第二赋元,需要我們信任。這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人際間的沖突問題飒房。
第一個問題在文藝復興之前占據(jù)主導地位搁凸,第二個問題則創(chuàng)造了現(xiàn)代世界,而這第三個問題將對我們目前所處的世界態(tài)勢產(chǎn)生重大影響狠毯。
四护糖、本書到底說了什么?
本書是一部深刻而獨到的關于哲學和認識論方面的著作嚼松,作者琳達·扎格澤博斯基在書中對人類思維與宇宙的關系的認識演變歷史進行了全方位的闡述嫡良,通過獨特的思考方式和深刻的見解,呈現(xiàn)了人類思維的演進歷程惜颇,探討了人類的思維在理解宇宙和理解自身的過程中皆刺,二者的相互關系及所起的作用。
作者相信思想在這個世界中是有力量的凌摄,物質條件并不是左右人類歷史的唯一因素羡蛾。
本書的原名是:“兩個最偉大的想法:我們對宇宙的把握和我們的思想如何改變一切”,這個書名更能準確的反映本書的內(nèi)容锨亏。
在本書最后痴怨,作者說忙干,人類能夠理解宇宙,這是最重要的思想浪藻。如果捐迫,最終,人類思維能夠和宇宙統(tǒng)一在一起爱葵,那將是一種最理想的狀態(tài)施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