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游華清池是在1996年跨细,時隔20年后鹦倚,我又一次來到了華清池。
華清池還是那個華清池冀惭,只不過大了許多震叙,周邊增加了許多建筑群,建設了休閑廣場云头、商業(yè)街捐友,開辟了多個停車場,以方便大家自駕游溃槐。當然無形中也增加了不少旅游收入。
現(xiàn)在景點大多都是這樣科吭,其實原先真實的景點很小昏滴,但后來為了打造旅游文化區(qū)(圈),人為擴大了景點范圍对人,增加了許多附屬設施谣殊,這就是旅游開發(fā)。
也許是個好事牺弄,會給后代留下了一些遺產(chǎn)姻几,但無形中也破壞了景點的自然狀態(tài),使景區(qū)商業(yè)化太濃势告。有時會因為過度開發(fā)蛇捌,破壞了景點的自然和平衡。
但現(xiàn)在大家都這樣咱台,我們小老百姓無能為力络拌,只能聽之任之了。
我們把車停到了地下停車場回溺,穿過商業(yè)街春贸,來到了華清宮的正門混萝。買了票,找了個導游萍恕,就進了華清池逸嘀。
這次西安之旅,給我的感覺是西安景區(qū)的門票真的很貴允粤。
也許是把幾個景點進行了打包崭倘,實行了聯(lián)票制度。不管你去不去维哈,反正票先買了绳姨。比如華清宮和驪山就是聯(lián)票,不管你上不上驪山阔挠,票價已經(jīng)含在其中了飘庄。
其實大部分人來華清池也就是看一下華清宮,除非時間比較充裕购撼,才有可能上驪山跪削。但不管怎樣,你想來看就得服從人家的安排迂求,按人家的規(guī)矩來碾盐。
華清池自古就是溫泉沐浴勝地,唐玄宗時是皇家和王公大臣的洗浴地揩局,“溫泉水滑洗凝脂”毫玖,就是楊貴妃在這里沐浴的寫照。如今這里保存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御用湯池凌盯。此外付枫,這里還是西安事變的發(fā)生地。
所以到華清池參觀驰怎,最主要的是看兩部分內(nèi)容阐滩,一部分是觀看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以及飛霜殿、昭陽殿县忌、長生殿等標志性建筑群掂榔,了解唐明皇(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另一部分就是觀看蔣介石在華清池的行轅舊址五間廳症杏,了解西安事變的真實情況装获。
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主要景點包括: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御用湯池“蓮花湯”和“海棠湯”遺址、唐太宗沐浴的"星辰湯"以及"太子湯"鸳慈、"尚食湯"等五處皇家湯池遺址饱溢,當然還有溫泉古源,這也是景區(qū)的標志性景點走芋。
華清宮是典型的皇家園林景區(qū)绩郎,在御湯遺址博物館旁潘鲫,就是九龍湖景區(qū)。
九龍湖分成上下兩個湖肋杖,中間有長堤(九龍橋)東西橫貫溉仑。堤上西為晨旭亭,東為晚霞亭状植,相互對應浊竟,與上湖南岸的龍吟榭相映成趣。
龍吟榭榭下伸一大龍頭津畸,龍口泉水淙淙振定,長年不絕。
九龍橋上有八龍吐水肉拓,與龍吟榭下的大龍頭合為九龍之數(shù)后频,因而以九龍命名。
九龍湖南岸和東岸暖途,依次建有沉香殿卑惜、飛霜殿、宜春殿驻售、宜春閣等仿唐宮殿露久,以紅色為主調(diào),配以青松翠柏欺栗,垂柳草坪毫痕,碧波粼粼的九龍湖宛如瑤池仙境,沿湖四周殿宇對稱迟几,廊廡逶迤镇草,龍橋橫亙,柳蔭匝岸瘤旨,令人賞心悅目。
唐玄宗和楊貴妃視華清宮為第二帝宮竖伯,飛檐翹角存哲、紅墻綠瓦的唐式建筑-----飛霜殿,就是他們的愛巢寢殿七婴。
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祟偷,都帶著楊貴妃沐浴華清池,他們就住在飛霜殿中打厘。
據(jù)說修肠,冬天,這里經(jīng)常漫天飛雪户盯,但由于華清宮有地下溫泉嵌施,使地表溫度較高饲化,熱氣上升,化雪為霜吗伤,故稱"飛霜殿"吃靠。
當夜幕降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會在九龍湖實景上演足淆,所有建筑被動感彩燈巢块、景觀燈和彩色燈所圍繞,近1,000平方米的水上舞臺緩緩浮出九龍湖水面巧号,以全新理念引入的激光輻射族奢、電腦特技、夢幻特效等表現(xiàn)手法丹鸿,為廣大中外游客營造出李楊二人水乳交融的愛情世界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夢幻佳境越走,給觀眾以視覺和感觀上的強烈震撼。
芙蓉園景區(qū)是新建景區(qū)卜高,使華清宮游覽面積增加了近一倍弥姻。主要景點有唐玄宗與楊貴妃"七夕盟誓"的"長生殿"、溫泉神女亭掺涛、芙蓉湖庭敦、得寶樓、果老藥堂薪缆、御茗軒等十余處新景觀秧廉,也非常值得一看。
蔣介石的行轅舊址五間廳位于景區(qū)南部拣帽,與周圍的三間廳疼电、望河亭、飛虹橋减拭、飛霞閣相映成趣蔽豺。
五間廳建于清朝末年,1900年八國聯(lián)軍進攻北京拧粪,慈禧西逃曾居住于此修陡。
蔣介石也曾兩次以華清池為"行轅",居住于五間廳內(nèi)可霎,這也是舉世聞名的西安事變的發(fā)生地魄鸦,至今墻壁上還保留著兵諫發(fā)生激戰(zhàn)時的彈痕。各房間辦公室用的桌子癣朗、椅子拾因、床、沙發(fā)、茶具绢记、火爐扁达、地毯、電話等庭惜,均按原貌復制擺放罩驻。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护赊、楊虎城發(fā)動兵諫惠遏,在院內(nèi)進行了一場激戰(zhàn),蔣介石在寢室聽見槍聲骏啰,從后窗倉皇出走节吮,越后墻而過,躍入深溝判耕,碰傷脊背透绩,由侍衛(wèi)攙扶上山,匿身于西繡嶺虎斑石處的草叢中壁熄,也就是現(xiàn)在的兵諫廳(也稱捉蔣廳)處帚豪,后被搜山部隊發(fā)現(xiàn),扶掖下山草丧,送往西安狸臣。
回顧那段歷史,看著眼前墻壁上的彈痕昌执,仿佛看到了那晚的激戰(zhàn)烛亦,感受到了人們積極抗日的信心和決心。
驪山是唐華清宮的重要組成部分懂拾,海拔1302米煤禽,老母殿、老君殿岖赋、烽火臺檬果、兵諫亭、石甕寺唐断、遇仙橋等景點星羅棋布汁汗,"驪山晚照"是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
因時間關系栗涂,我們沒有上驪山游玩,還是留著以后再去玩吧祈争。
每一次旅行有每次旅行的收獲斤程,每一次旅行也都會留下一些遺憾,這也許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