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被問到:你眼中的創(chuàng)新是什么樣的胶哲?
很多人會說幢码,那些顛覆世界熙卡,徹底改變人們生活的產品才是創(chuàng)新口柳;
當然另一些人會認為节芥,即使是對產品微小的改進和完善攒发,也算是一種創(chuàng)新调塌。
的確如此,世界上沒有那么多一出場就亮瞎雙眼的產品惠猿。創(chuàng)新也不一定要和偉大如喬布斯一樣羔砾,從無到有地發(fā)明一個產品,結結實實地改變我們的生活。
顛覆式創(chuàng)新可遇不可求姜凄,往往是各種有利因素巧妙結合的產物政溃,非常難以復制。
很多企業(yè)也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态秧,他們知道顛覆世界的創(chuàng)新難度之大董虱、難以企及,所以也就特別尊崇微小的創(chuàng)新申鱼。
但這也因此出現(xiàn)了一些很奇怪的現(xiàn)象:很多所謂“創(chuàng)新”不過是在盲目地強化產品的性能愤诱,即使當前的產品已經足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過去的胰島素市場就是個例子:
當時大部分公司都聚焦在胰島素的“性能”上捐友,致力于研究更高純度的胰島素產品淫半。
這在過去是合理的,因為比起純度10%的胰島素匣砖,純度50%的胰島素顯然更能解決問題病人的問題撮慨。
但是隨著大部分知名品牌胰島素純度都提高到99%以上,繼續(xù)提高0.1個百分點的純度雖然耗費巨額資金脆粥,但是對消費者的使用卻影響甚微。
盡管如此影涉,還是有很多品牌還是加入了胰島素“純度”的激烈競爭变隔,他們不惜付出巨大代價研制出比競爭對手更高純度的胰島素。而這顯然是“無用的提升”蟹倾,這種對忽略消費者需求的創(chuàng)新匣缘,我把它稱之為——無聊式創(chuàng)新。
這也正是犯了萊維特提出的“營銷短視癥”——認為只要產品質量足夠好鲜棠、性能足夠優(yōu)越肌厨,就一定會有市場,但卻忽略了消費者的需求豁陆。
這時候柑爸,Novo Nordisk則改變了競爭維度,不在參與“純度”的競爭盒音,而是研發(fā)出“筆型”胰島素表鳍,這種產品不容易被識別,能幫患者掩蓋“糖尿病人”的尷尬形象祥诽,同時也不需要用針注射譬圣,提高了使用的容易程度,從而受到糖尿病患者的熱烈追捧雄坪。
除了這種“無聊的創(chuàng)新”厘熟,還有一種我稱之為“無奈式創(chuàng)新”——有些企業(yè)往往創(chuàng)新乏力,以至于為了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從而忽略了消費市場的需求绳姨,最后只能靠推出產品的不同口味登澜、不同規(guī)格、不同包裝就缆、甚至不同外形來吸引消費者帖渠。
但他們殊不知這種不考慮市場需求,一廂情愿的做法往往很難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竭宰。
甚至有時候空郊,這種不考慮市場需求的創(chuàng)新,不僅無法起到作用切揭,甚至還會對品牌造成負面影響狞甚。就像當年可口可樂公司為僅僅為應對百事挑戰(zhàn)而研發(fā)的更甜的“新可樂”一般,推出后即受到市場的大規(guī)模抵制廓旬。
那么哼审,我們究竟要如何創(chuàng)新,才能擺脫這種“無聊”和“無奈”呢孕豹?也就是說涩盾,我們如何才能以市場為驅動,來完成有目的的創(chuàng)新呢励背?
飛利浦科特勒提出了他的“水平營銷”理論——用橫向置換的方法替代原有市場春霍,形成新市場,從而制造產品和新市場之間的營銷空白叶眉,為填補這個空白址儒,再反推產品能作出哪些改變滿足這個新市場,從而完成創(chuàng)新衅疙。
(PS:有些產品其實不用作出改變莲趣,只要改變市場就已經完成了創(chuàng)新)
說的比較復雜,一張圖解釋就明白了:
這里所說的市場可大致分為六個維度:需求饱溢、受眾喧伞、地點、時間理朋、情境絮识。(可以簡單記:一個人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情境下有什么需求)
我們逐個來分析:
(1)替代(增加)需求
致使很多企業(yè)很難作出創(chuàng)新舉動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往往認為一個產品只能滿足消費者的某個特定需求。
這也導致了在同質化產品中會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因為能提供同類產品的商家較多嗽上,且滿足的需求都較為單一次舌,所以商家的利潤也就微乎其微,生存很艱難兽愤。
這時彼念,為產品開發(fā)新需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挪圾。
這個方法的思維路徑是:在產品原有需求的基礎上找到一個相關的新需求,增加到原有需求上逐沙,形成新需求哲思,再反推產品該做出什么改變才能滿足新需求,從而完成創(chuàng)新吩案。
比如有些出租車公司發(fā)現(xiàn)一些大公司常常需要急件服務棚赔,所以他們瞄準了這個新需求,添加到出租車原來滿足的消費者需求(出行)上徘郭,擴展了出租車運送快遞的用途靠益,從而開拓了新市場——出租車公司需要作出的改變非常小,只是和大公司合作就行了残揉。
甚至胧后,有時候產品無需作出任何改變,只要改變市場定位抱环,主打不同的功能和需求壳快,就能成功激活市場。
比如東阿阿膠當年突出女性補血的功能镇草,銷量有限眶痰,價格大約80元每斤——消費者不認為一個補血的產品很貴。后來梯啤,阿膠開始主打“滋補”功能凛驮,就像海參鹿茸一樣,結果銷量猛增——即使賣的更貴了条辟。
所以,當你想要用“替換功能”來創(chuàng)新的時候宏胯,可以問自己:市場上還有哪些需求是我的產品可以解決的羽嫡,要滿足這個需求,我的產品需要作出什么改變嗎肩袍?
(2)替代受眾
市面上有些產品杭棵,因為人群定位單一的問題,只能滿足一小部分細分人群的需求氛赐。
比如在過去魂爪,我們可能會說:
動畫片是給小孩看的;
奶粉是給嬰幼兒喝的艰管;
面膜是專門給女人用的滓侍;
筆記本電腦是給出差人士準備的;
......
但現(xiàn)在牲芋,這些產品都不在只滿足一類人群了撩笆,我們能看到大朋友在看著日本的動漫捺球、成年人在喝著營養(yǎng)奶粉、男人也開始用面膜保養(yǎng)皮膚夕冲、筆記本電腦更是誰都可以擁有......
因此氮兵,很多公司為了拓展產品的受眾,往往會對產品作出一定的改變歹鱼,以此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泣栈。
舉個例子
吉列作為一家專門為男性生產剃須用品的公司,發(fā)現(xiàn)了一些女性也有剔除毛發(fā)的需求弥姻,于是他們瞄準了這個群體南片。在已有剃須刀產品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最終推出了女性專用的剃刀產品——吉列維納斯蚁阳,從而成功替換受眾铃绒,拓展了市場。
所以螺捐,當你需要用“替換受眾”來創(chuàng)新的時候颠悬,可以問自己:我的產品僅限于目前的受眾使用嗎,是否可以拓展到其他人群呢定血?如果拓展到其他人群赔癌,要讓他們接受,我的產品需要作出哪些改變澜沟?
(3)替代地點
不可否認的是灾票,有一些產品,它們天然地和某些地點有著深層次地綁定茫虽。而這就像條件反射一般刊苍,一旦讓消費者到達某個地點,他們就會想起消費特定的產品濒析。
比如正什,一到電影院就想起要買爆米花,但在日常卻很難想起來吃号杏;
一到某個景點就要買點紀念品——即使在哪里都能買到婴氮;
一到肯德基就要點一杯加冰可樂——即使自己從來不喝碳酸飲料。
這時候盾致,創(chuàng)新的機會就在于如何設想出一個“不可能”在某個地方使用的產品或服務主经,替代原有的消費地點,由此來打破常規(guī)庭惜。
比如把電影從和電影院這種深度綁定中分離出來罩驻,為電影這個產品尋找新的消費地點,你也許能想到的新消費地點是家里——而這就是家庭影院的由來护赊。
記得前段時間報道的一個的“愛大廚”手機APP鉴腻,本質上是把“廚師”這個“產品”從餐廳中抽離出來迷扇,重新尋找消費地點,結果發(fā)現(xiàn)廚師不僅可以在餐廳做飯爽哎,還可以提供上門服務蜓席,在顧客的家里做飯。從而成功地替代了地點课锌,建立了全新的商業(yè)模式厨内。
因此,如果你要用“替換地點”來創(chuàng)新的話渺贤,不妨先問問自己:我的產品和哪些地點有著深度的綁定雏胃,以至于消費者在其他的地點很難想起來購買?然后解除綁定志鞍,重新為產品尋找新的消費地點瞭亮,從而拓展或開辟新市場。
(4)替代時間
人們的很多行為是和特定的時間相關聯(lián)的固棚。比如慶功時喝香檳统翩、情人節(jié)時送玫瑰......
那么,我們該如何解決這種臨時性產品呢此洲?
關鍵是讓消費者不再把產品當作是偶爾享受的小確幸厂汗,而是當作每天都能擁有的犒勞品。
消費升級時代呜师,一個典型的鮮花電商品牌“花點時間”娶桦,主打“每周一花的小幸福”汁汗,讓那些城市新中產們每周送自己一束鮮花衷畦,犒勞一直努力拼搏的自己。成功把鮮花消費的時間點從一年中極其有限的節(jié)日替換到一年的52周知牌,從而大大提高了銷量霎匈。
替換時間的創(chuàng)新還適用于很多產品:
比如專門在夜間營業(yè)的商店“開客”,只為了滿足加班狗下班后的消費需求送爸,把商店常見的營業(yè)時間段“白天”替換成“夜間”,從而避開了與大超市的競爭暖释,為自己留出了生存空間袭厂。。
因此球匕,如果你想通過“替換時間”來創(chuàng)新纹磺,你可以問自己:消費者是不是總是在固定的時間消費我的產品,我能不能讓他們換個時間來消費呢亮曹?如果這樣的話橄杨,我的產品需要作出哪些改變秘症?
(5)替換情境
這個和替換地點類似。消費者消費某種產品往往也是在相對固定的情境下完成的式矫。
解決的辦法也類似乡摹,需要將產品和情境之間的深度綁定先解除,然后再為產品找到新的使用情境采转,最后改進產品適應新情境聪廉,完成創(chuàng)新。
結語:
顛覆世界的創(chuàng)新可遇不可求故慈,我們很難總結出規(guī)律為我所用板熊。然而創(chuàng)新遠不局限于此,對市場微小的改進也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察绷,正如文章介紹的那樣干签。
人們普遍存在的一個思維誤區(qū)是:認為創(chuàng)新完全依靠靈感,思維模型是不靠譜的拆撼,它們只會限制思維容劳。
因此,這也就致使很多人即使為了創(chuàng)新絞盡腦汁也不愿意學習一些有效的創(chuàng)新方法情萤,從而最終只能做出效果非常有限的“無聊式創(chuàng)新”和“無奈式創(chuàng)新”鸭蛙。
實際上,這些方法恰恰不是在限制思維筋岛,而是在幫人們最大程度的發(fā)散思維娶视,模型會強迫我們思考到每一個方面,讓我們更全面的認識問題睁宰,解決問題肪获。
就像如果你不知道波特五力模型的話,我讓你分析一個公司的競爭來源都有哪些柒傻?你一定很難考慮完全孝赫。而事實上,波特五力強迫你去考慮“同行業(yè)競爭者红符、潛在進入者青柄、替代品、購買者预侯、供應商”這五個競爭來源致开,這正是在幫助你發(fā)散思維,而不是限制思維萎馅。
畢竟建筑大師Frank Lloyd Wright都曾說過:人類至今建造過的最好的建筑双戳,往往是限制最多的時候造出來的。
(PS:本文只介紹了如何置換市場的創(chuàng)新模型糜芳,除此之外還有置換產品的創(chuàng)新模型飒货、置換營銷組合的模型魄衅,這里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