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沒有交代時間背景弄捕,按照作者生辰,估計年代背景應該是20世紀上半葉导帝,地點在非洲的恩貢山脈附近守谓,地處非洲東部,靠近非洲大裂谷和乞力馬扎羅山您单,海拔2000多米分飞。作為歐洲人的凱倫,在這里經(jīng)營一家農(nóng)場睹限,種植咖啡為主譬猫。因為海拔太高再加上偶爾出現(xiàn)的干旱,咖啡的產(chǎn)量并不穩(wěn)定羡疗,最后各種原因逼迫下染服,依依不舍的離開這里。
這本書看起來挺厲害叨恨,作者曾兩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柳刮,同名電影獲得奧斯卡大獎,書封上似乎有很多牛人的推薦痒钝。實際我拜讀下來秉颗,感覺一般,或者說也還不錯但并不符合預期送矩,但是不可否認凱倫的文學水平還是很高的蚕甥。
至于電影能夠獲獎,我猜測是因為電影的場景和畫面的直接沖擊栋荸,更加真實還原非洲的原始菇怀,我猜測獲獎的點在景而不在人(沒看過這個電影,盲猜)晌块。而對于這部自傳體小說爱沟,重點是人,少部分有景匆背,情感的輸出有些吝嗇呼伸。簡單來說,這純粹是一本缺少感情的流水賬日記钝尸,并且只屬于凱倫的私人筆記括享,我作為外人很難走進這個世界闽铐,很難產(chǎn)生共鳴。五個章節(jié)里奶浦,最后一個章節(jié)是離開兄墅,看得出凱倫的依依不舍之情,其他四篇只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風情民俗澳叉,很少體會到感情隙咸。再加上原始非洲景色的畫面感不強,所以我感覺電影肯定會更勝一籌成洗。就這個書名來說五督,我的期待首先是非洲景色的壯美,有雨林有獅群瓶殃、有生機勃勃有原始殘酷充包、有豐收有旱澇,其次期待的事情遥椿,非洲土著特有的生活環(huán)境基矮、生活方式、宗教禮儀等冠场,讓我能更多的理解這個土地上的原始部落家浇,再其次才是凱倫個人的私生活。很遺憾碴裙,這本書以私生活為主钢悲。
但是這本書的價值在于文學方面,隨便抖摟一下這本書舔株,能散落一地“好像”莺琳。這個詞在書中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高,凱倫并不滿足于景色本身载慈,更著重美感惭等。在對人和景描寫的時候,凱倫的語言刻畫的恰到好處娃肿,詞語用的精巧形象咕缎,這方面我的評價很高珠十,也完全超出了我的期待料扰。所以自傳體小說,倒不如說是自傳體文學焙蹭,故事情節(jié)類不是主要內(nèi)容晒杈,更多的是容易讓人走神的自說自話。
本書共有五章孔厉,從開始到離開拯钻,算是一個循環(huán)帖努。第一章是美好的開篇,講了幾件小事粪般,看得出來凱倫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拼余,對非洲這片土地的熱愛。第二章故事性很強亩歹,專門記錄一次槍支走火事件匙监,整個事件發(fā)生和處理過程,以及非洲土著基庫尤人對待災難和變故的態(tài)度小作。第三章提到了一眾朋友亭姥,在莊園里更多的事情由仆人操持,沒有朋友的日子很難想象顾稀,更會缺少很多樂趣达罗,所以凱倫在恩貢山的朋友很多,逐一記錄的流水賬静秆。第四章粮揉,像是隨筆,篇幅都偏小抚笔,沒有明確主題滔蝉,可能是某個喝了酒的晚上,百無聊賴觸筆盛情記錄下來的塔沃。最后一章蝠引,變賣財產(chǎn),離開非洲和朋友蛀柴,感覺到戀戀不舍螃概。或許是因為對熱土的情感鸽疾,或許是因為對農(nóng)場經(jīng)營失敗的無奈吊洼。但這只是眾多殖民者潮流中的一個而已,人走茶涼制肮,失去了這個白人靠山冒窍,那些土著的生活打回原樣重新開始。
這本書雖然沒有達到預期豺鼻,故事性不強综液、情感表達不夠、畫面沖擊力不夠儒飒,只能算是作者的私人日記谬莹,年老時拿出來回味年輕之用。但是文學水平還不錯,文字細膩飽滿附帽,描寫精準舒服埠戳,從文學方面來說,值得推薦蕉扮。而且整胃,適合慢慢讀,慢慢體會文字間的感覺喳钟,收獲的美感或許會更多爪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