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日精進第157天/1825】表現(xiàn):9分(分享輸出修改稿)
大家好谭期,我是木炎堵第,坐標重慶吧凉,海明教練一期學員的第一位死黨。一個一直走在自我發(fā)展路上的探索者踏志。今天分享主題是用行動代替想法阀捅,重塑自我。
要重塑针余,就需要改變也搓。就改變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涵紊,情感提供動力傍妒,而行動才會產(chǎn)生結(jié)果。海明教練教授的越害怕什么就越去做什么摸柄。希望我的分享能帶給想要改變的伙伴一點點啟發(fā)颤练。
一、選擇改變需要勇氣驱负。人并不是住在客觀世界里嗦玖,而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里。接到蘇云班班的分享邀請跃脊,盡管一直在告訴要挑戰(zhàn)宇挫,對抗自我貶低的神經(jīng)質(zhì)傾向,可因為要分享大腦涌出:我該怎樣寫這篇5分鐘分享稿酪术?我要給聽的人傳遞什么價值器瘪?我怎樣去呈現(xiàn)?焦慮绘雁,煩躁橡疼,為看見因為打破生活時常而焦慮,看見自我貶低的神經(jīng)質(zhì)而生氣……甚至在懷疑自己:為啥要逼自己一定用這樣的方式輸出庐舟?這樣的分享是我必須要的嗎欣除?其實自己好想退回到舒適圈,突然心亂如麻挪略,得靠靜心冥想平復(fù)情緒历帚。自己在情緒,理性中反反復(fù)復(fù)杠娱,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挽牢,真切體會到重塑改變需要勇氣。
二墨辛、只有改變應(yīng)對方式才能真正走出舒適區(qū)卓研。在以前,海明教練告訴我要抓住任何一次分享的機會,我都“裝著”沒聽見奏赘,并給自己找借口寥闪,欺騙大腦說是因為害怕分享內(nèi)容無價值,浪費大家時間磨淌,然后一直呆在舒適圈里疲憋,逃避改變帶給自己的痛苦。是什么在束縛著自己去分享這個行為梁只?是想法還是感受缚柳?或者是2者?靜下心來從自己的目標搪锣、需求入手了解情緒困擾(這是《理性情緒》一書中講到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ABC理論)秋忙。看到了自己期望的目標是寫好5分鐘有價值的分享稿构舟。而實際出現(xiàn)的結(jié)果是我滋生出“我不行笙什,我不適合用這樣的方式輸出花盐,我太low了等等自我詆毀的情緒(C)疯溺。表面上的誘因事件A是:快要到截止時間了谴忧,還不清楚我要分享什么有價值的東西。而實際真的是因為不知道分享什么這個誘因嗎努咐?從埃利斯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ABC理論去找真正的誘因苦蒿,看到的是不知道分享什么內(nèi)容A,并沒有直接導致自我貶低的情緒失常渗稍,而真正導致自我挫敗的是我的不合理想法“我應(yīng)該分享有價值的東西佩迟,不然就是浪費別人時間,這是不好的行為”免胃。開始駁斥自己的行動音五。反問:誰要求你分享的內(nèi)容必須有價值?價值由誰來決定羔沙?是聽的人,還是你自己厨钻?你憑什么認為你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別人有價值的東西扼雏?選擇聽不聽你分享,也是別人的事夯膀,你沒有為他人負責的義務(wù)诗充。厘清自己和他人的責任,希望你降低歸己化意識……駁斥完自己大腦中的想法诱建,用新的想法代替不合理想法:雖然人只有在能夠感覺自己有價值時蝴蜓,才有勇氣。但分享的意義在于和別人共享你的歡樂、幸福茎匠、收獲格仲、觸動等,而不是教授他人知識诵冒,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凯肋,人生意義價值都是他們自己賦予的,而不是我們汽馋。分享隨心而動侮东,不要被自己以為的價值所禁錮思維,你只是希望對他人有所啟發(fā)幫助而已豹芯,就算對他人沒有啟發(fā)幫助悄雅,也不代表就要去自責。改變從改變以前退縮的方式開始铁蹈。
三煤伟、目的的澄清。今天的分享其實就是類似地鐵小旋風張俊的羞恥-攻擊行動練習木缝,讓自己當眾做出認為“不負責”或“不應(yīng)該”的行為以療愈自己恐懼便锨、害怕矫俺,這也是認知行為療法鼻主埃利斯的對抗困擾的行為療法。同時通過看到我的大腦思考過程向大家展示:我們?nèi)魏蔚臒腊撸_都不只是來自阻礙事件的本身,而是我們對這件事的不合理解讀元镀,滋生出負面的情緒給我們的行動套上了枷鎖蔽挠。
最后用大家常用的一句話結(jié)束今天的分享:
[想]杠巡,都是問題嫩海;[做]深滚,才是答案生兆。只要你想要,就用行動代替想法满粗,去做就是辈末,我們都是學習者,都在行動中不斷糾偏,接納當下的自己就好挤聘。謝謝大家的聆聽轰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