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路上聽了王德順在《一席》的演講瞬痘,真是一個可愛風趣的老爺爺。
他說什么叫亡命之徒板熊,就是不計后果框全,不考慮生死。
他說自己在50多歲放棄了工作干签,就因為沒有自由津辩,排的所有表演都需要層層審查,他覺得沒有自由容劳。朋友勸他說喘沿,你傻呀,你再過十年就退休了竭贩,就有房子蚜印,有錢,有社保留量,不需要為下半輩子發(fā)愁了窄赋,你這個時候辭職就是傻。但是他還是毅然決然的做了這個決定楼熄。
當時忆绰,他們借住在北京的一個朋友家里,但是因為人家里來了真正的親戚可岂,只好搬出去错敢,卻找不到地方住。經歷了很多彷徨和艱難的歲月缕粹。
佩服他的地方大概還在于他有毅力有想象力稚茅。他是啞劇大師,創(chuàng)造了“活雕塑”致开。為了使得自己與青銅雕塑無異峰锁,他花了三年時間將一身肥肉練成了一身肌肉,當時他已經60多高齡了双戳。
有這么一個小細節(jié)虹蒋,讓我感到震驚。據(jù)說他在表演的一個多小時里魄衅,都看不出來他在呼吸。他的“活雕塑”形象是裸體涂滿青銅色塘辅,沒有絲毫的遮擋。他說自己為了表現(xiàn)出雕塑扣墩,硬是練成了后背呼吸扛吞,而不是肚子。大概對于藝術有著極致追求的人才能做到這種程度荆责,佩服不已滥比。
我很愛這個標題“奔向自由的亡命徒”,一來大概是因為我最愛自由盲泛,而來是我最不敢做的就是亡命徒。所以說键耕,大概越是得不到的越是念念不忘,越是做不到的越是心向往之屈雄。
人生而自由村视,卻無往而不在枷鎖中。
于我而言棚亩,枷鎖往往意味著家人的感受蓖议、世俗的看法。我也想當亡命之徒勒虾,走遍天涯,但是往往不可得修然。我有好多次想過背著背包就這么晃悠著,轉悠著看看世界愕宋。然后受困于金錢,受困于家人的愛中贝,受困于世俗對成功的定義……種種,使我向往而不可得邻寿。
走過了很多地方,看過了很多山水视哑,聽過了很多故事,明白了很多道理蒜撮,未必能過好這一生,但求無悔而已段磨。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