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楊絳的去世在朋友圈轉(zhuǎn)的很火熱,當時我看到了這樣的話
著名文學家鼠渺,翻譯家楊絳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一時十分逝世,終年105歲
我們大部分人或許沒有那么幸運,能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和貢獻牧挣。但更重要的是,沒有多少人能夠活到足夠一個世紀那么久醒陆。
105歲瀑构,是多么孤獨的年紀。
讀過我們仨的都知道刨摩,如果寺晌,你想品嘗世間最痛苦的情感,那就是跟自己最愛的人死別澡刹。楊絳經(jīng)歷了兩次呻征,她先是送走了自己的女兒,隨后送走了自己的丈夫罢浇。在這之后漫長的歲月陆赋,與她同時代的人都相繼去世了。
都走了嚷闭,身邊的親人攒岛,朋友和一個時代。舉目四望的時候胞锰,你會發(fā)現(xiàn)阵子,這個世界是那么的陌生。怪不得楊絳要一頭鉆進書堆里胜蛉,因為那里還有舊朋友挠进,舊回憶和活過的證據(jù)色乾。
老年,是一場漫長的與生活較勁的過程领突。在很多并不溫暖的角落里暖璧,空巢老人們在相繼自殺。生無可戀君旦,這個世界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以眷戀澎办。選擇自己結(jié)束生命的人,是非常無可奈何的金砍,因為生命對于他們而言局蚀,已經(jīng)沒有了意思。
我們在許愿的時候恕稠,經(jīng)常會希望父母身體健康琅绅,長命百歲。其實百歲真的不是對一個人的懲罰嗎鹅巍?一百歲的老人千扶,身體機能已經(jīng)非常退化,甚至有可能生活不能自理骆捧。一直麻煩別人照顧澎羞,會迅速磨碎一個人漸漸積累的自尊。最后會想著敛苇,我活著還不如死了妆绞。與此同時,百歲老人還需要面對人生最迫切的問題枫攀,孤獨摆碉。
我外婆在70多歲之后就一直輾轉(zhuǎn)居住在各個女兒家中。然后再回到那低矮的脓豪,她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平房里巷帝。生活單調(diào)到只剩下一日三餐。大部分的時光扫夜,我看到她的時候楞泼,她總是在坐在太陽底下抽煙,一根接一根笤闯。直到她在89歲終于閉上了眼睛堕阔。
但是,我們誰會不希望活著呢颗味?活的久一點超陆,再久一點。
對于我這樣的年紀,是沒有辦法說什么深刻的大話时呀。因為只有到我們步入老年的時候张漂,才會發(fā)現(xiàn)日薄西山真正的意思。我們真的不應(yīng)該嘲笑廣場舞大媽谨娜,或者老年活動團航攒,能如此樂觀的對抗衰老和死亡這兩件事,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的趴梢。
楊絳在96歲的時候?qū)懥艘槐尽蹲咴谌松吷稀纺螅ビ懻撍劳觯`魂和鬼神坞靶。民國的知識分子憔狞,大部分是不信鬼魂輪回這碼子事的。我讀這本集子的時候是在大學彰阴,剛開始接觸佛教瘾敢。楊絳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但是她在書里提到了人生實苦和人的靈魂等等內(nèi)容硝枉,很多都是跟宗教相通的。人活得久倦微,好像也就活的明白了妻味,認為死亡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楊絳還是談了生而為人應(yīng)該鍛煉自己的道德欣福,因為它是人可以活出的價值责球。
別說本朝開國主席愛跟別人斗。人都愛跟別人斗拓劝,人也愛跟自己斗雏逾。老是在較勁,在不滿足郑临,在跟欲望做斗爭栖博。但是人大概最后能明白,孤獨是一條必經(jīng)之路厢洞。
最后仇让,這才是一個百歲老人給世界的告別詞: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躺翻;
我愛大自然丧叽,其次就是藝術(shù);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公你;
火萎了,
我也準備走了踊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