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評審
誤解:需求評審就是大家坐在一起討論需求設計是否合理
一直如上理解需求評審的意義箫荡,直到最近為一套產品方案需求評審四次不通過,開始反思如何去做需求評審在岂。
這套產品方案有多個技術方式可以嘗試幅恋,產品設計按照其中一種設計了實現邏輯,然后召集大家評審厢岂。評審會上研發(fā)各抒己見討論各個方式的優(yōu)劣,最終因為沒有一個能夠完美滿足需求阳距,因而每次評審完后都會對產品方案再做調整塔粒,幾次評審下來沒有一個確定的結論,研發(fā)開始抱怨評審會效率低下筐摘。
正確打開方式:
評審不是大家討論這事兒這么辦對不對卒茬,而是告訴大家這事兒要怎么做。
確定需求是產品的職責咖熟,這里需求包括了產品需求和技術需求圃酵,用什么方式和邏輯來實現什么功能和交互,這部分工作要在需求評審前就完成馍管,產品要對需求拍板定案郭赐。
怎么完成?通過多方溝通達成一致确沸,達成一致捌锭!溝通可以用會議形式俘陷,但不需要正式開會召集大家,相關人拉一起快速風暴是最高效的观谦。其次就是基于對產品的了解和把握拉盾,需求能夠實現到什么程度心里要有數。
需求明確了豁状,關鍵人物(通常是研發(fā)leader捉偏、項目pm和老板)也都認同了,這時候再召集大家評審同步下信息泻红,確認細節(jié)和各方分工
通知觸達
誤解:已經發(fā)過郵件了夭禽,對方是知道的,對方會去處理的
線下溝通承桥、線上消息、郵件根悼、工作流…這些信息通知方式都是一種形式凶异,最終的目的是通知的觸達,所以無論什么形式挤巡,當你不確定對方完全理解并確認執(zhí)行的時候剩彬,通知就失敗了。
任何通知形式都不是用來寬慰自己消息已經觸達矿卑,責任心這件事落實起來就是一個長跑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