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最長壽的東西若能列成一個表务嫡,一些偽裝成真實事件的謠言肯定能上榜甲抖,因為沒過多久,就有人拿出來傳播心铃。今天就揭批一則這樣的“千年老謠”准谚,先看看謠言內(nèi)容:
有一名北卡Charlotte的律師買了一盒極為稀有且昂貴的雪茄,還為雪茄投保了火險去扣。結(jié)果他在一個月內(nèi)把這些頂級雪茄抽完了柱衔,保險費一毛也還沒繳,卻提出要保險公司賠償?shù)囊笥淅狻T谏暝V中唆铐,律師說雪茄在“一連串的小火”中受損。保險公司當然不愿意賠償奔滑,理由是:此人是以正常方式抽完雪茄艾岂。……結(jié)果律師告上法院還贏了這場官司朋其。法官在判決時表示王浴,他同意保險公司的說法,認為此項申訴非趁吩常荒謬氓辣,但是該律師手上的確有保險公司同意承保的保單,證明保險公司保證賠償任何火險袱蚓,且保單中沒有明確指出何類“火”不在保險范圍內(nèi)筛婉。因此,保險公司必須賠償。與其忍受漫長昂貴的上訴過程爽撒,保險公司決定接受這項判決,并且賠償美元1.5萬元的雪茄“火險”响蓉。以下才是最精彩的地方:律師將支票兌現(xiàn)之后硕勿,保險公司馬上報警將他逮捕,罪名是涉嫌24起“縱火案”枫甲!由他自己先前的申訴和證詞源武,這名律師立即以“蓄意燒毀已投保之財產(chǎn)”的罪名被定罪,要入獄服刑24個月想幻,并罰款美元2.4萬元粱栖。以上為真實的故事,并且獲選為“近期犯罪律師競賽獎(雨果注:其實應(yīng)該翻譯成“刑事律師”更準確)”的第一名脏毯!這種事闹究,也只有在美國才會發(fā)生!
哇食店,聽上去峰回路轉(zhuǎn)充滿著智慧和戲劇性啊渣淤,但可惜這不是真實發(fā)生過事件。用“雪茄 保險”當關(guān)鍵詞搜索吉嫩,就可以看到這個故事流傳了多久:
美國著名的兩個在線事實檢查網(wǎng)站Snopes.com和hoax-slayer.net對此事分別有揭露文章(鏈接見最下)价认。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這個段子最早出現(xiàn)在1965年的一個叫做“國際演講協(xié)會”(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的組織出版的小冊子里自娩。后于1996年被好事之人搬到alt.smokers.cigars新聞組用踩,自此開始了它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生生不息的轉(zhuǎn)播生涯。有趣的是忙迁,開始的版本可以說非称瓴剩“簡陋”,就是一名男子買了幾盒雪茄并投財產(chǎn)保險动漾,雪茄抽完后讓保險公司賠償被拒丁屎,告到法院獲得賠償,拿到賠償后又被保險公司控告縱火被逮捕旱眯。隨著傳播過程中的不斷“進化”晨川,到了2006年,就演變成主人公是個北卡羅來納州的律師删豺,被保險的24根雪茄價值一萬五千美金共虑,最后被保險公司反控告縱火不僅入獄,還賠償兩萬四千美金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版本呀页。因為美國對無空子不鉆的律師有著普遍的反感妈拌,所以這則打趣律師的段子容易引起受眾共鳴并積極傳播。另外一點佐證是,這個謠言中所說的“刑事律師競賽”(Criminal Lawyers Award Contest)根本不存在尘分,如果用谷歌搜索得到的結(jié)果幾乎都是這個段子本身猜惋。
為什么這是編造出來的謠言呢?Snopes.com的揭露文章指出它這違背了兩個基本常識培愁,首先沒有哪個保險公司會蠢到不知道雪茄的用途著摔,上保險時不會想到免責(zé)條款中規(guī)避雪茄被點燃抽掉的可能性。其次定续,只要沒有欺詐或損害他人合法利益谍咆,“點燃”自己的財產(chǎn)也算是個人對私有財產(chǎn)的處置方式之一,不會受到法律制約的私股。在這則“案例”中摹察,如果法院已經(jīng)判決保險公司需要賠償,那就認定其中沒有欺詐行為倡鲸,因此點燃自己的雪茄就不會被當成“縱火”供嚎。
按理說普通百姓可能不了解保險規(guī)則,容易采信還說的過去旦签,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查坪,這個謠言還出現(xiàn)在專事保險業(yè)務(wù)的“中國保險網(wǎng)”官網(wǎng)上,這多少讓人有點錯愕宁炫。
以上素材主要來自:1 https://www.snopes.com/fact-check/cigarson/? 2 https://www.hoax-slayer.net/burned-cigars-insurance-claim-ho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