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特別不喜歡“療愈”這個詞惑朦。這詞被很多人用濫了。一部分人認為自己哪兒哪兒都有問題漓概,大事小事都干不了漾月,啥啥都需要療愈。還有一部分人一提心理學相關學習就害怕胃珍,具體一聊梁肿,是怕療愈蜓陌。覺得自己沒病。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肯定會有自己的經(jīng)歷吩蔑,經(jīng)歷給我們留下了傷痛钮热,也積累了經(jīng)驗。在面對現(xiàn)實境況的時候烛芬,人也難免會感到無力隧期。這些無力感告訴我們,我們的思維方式需要調(diào)整赘娄,我們也需要提升相應技能了仆潮。學習和成長,都是為了未來更好擅憔。假如我們帶著“看病”“治病”的思維方式生活鸵闪,會加大一個人對現(xiàn)實的無力感和對自我成長的抗拒感。一個病人暑诸,怎么可能應對周遭的發(fā)生?誰又心甘情愿地承認自己是“有病”的呢辟灰?
我喜歡用完整或完善這個詞个榕。每個人有自己的局限,就需要去看到局限芥喇,拓寬思考問題的維度西采。這個過程就是自我完善的過程,這就是成長继控。這需要一個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械馆。是一輩子的事兒。
成長武通,一輩子的事兒霹崎。
一輩子的事兒,太久了冶忱!所以很多人放棄尾菇。
一輩子的事兒,有的是時間囚枪!所以很多人不開始派诬。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