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博有一個特展——“走進養(yǎng)心殿”,按1:1的比例在南博特展館內(nèi)復原了正殿明間引谜、西暖閣、東暖閣毒涧、三希堂和佛堂五個場所贝室,并搬來200多件故宮的展品——即便去北京故宮也無法這么近距離的參觀。
“乾隆金甌永固杯”是展覽中很閃亮的展品捡偏。乾隆每年元旦時會在東暖閣舉行開筆儀式峡迷,用這“金甌永固杯”斟滿屠蘇酒,點燃“玉燭長調(diào)”燭臺上的蠟燭绘搞,然后用“萬年青筆”寫下新年祝福,祈愿政權(quán)穩(wěn)固琉预,風調(diào)雨順蒿褂,國泰民安。
杯子通體金光閃閃啄栓,為純金打造谴供,杯身兩側(cè)各有一條夔龍,我想是取夔龍“出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永淌,其聲如雷”的神功佩耳。龍的頭頂上嵌縛著一粒雪白的珍珠,杯腳由三只象首構(gòu)成干厚,象卷曲著長長象鼻子,額上也鑲嵌著珍珠和紅寶石所坯。杯身上鏨刻著纏枝寶相花挂捅,鑲嵌了兩粒超大的東珠,熠熠生輝闲先,上下排列著數(shù)顆各色的寶石伺糠,玫紅色、粉紅色训桶、天藍色、海藍色慰照、翠綠色琉朽、墨綠色稚铣,豐富而不繁雜,宛若天星惕医。
前幾天和兒子一起去參觀之后抬伺,回家各自記錄了一下展品中印象深刻的內(nèi)容,于是寫了上面這段文字。寫的時候就想起《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這本書來若河。
忘記是某位朋友推薦的寞宫,還是什么緣故,反正書挺早買的鲫忍,當時翻看钥屈,就覺得這書名對我很打擊——“常識”竟然很多都不識。如若叫古代文化集萃篷就,我是不是會感覺好受點腻脏?
再看看書中內(nèi)容,也只好認了永品,書雖不厚,囊括諸多天文钾麸、歷法炕桨、樂律、地理献宫、職官等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桨菜,確實有很多我都不了解硼讽,于是硬用“吾乃理工女”當成文化常識匱乏的借口了捷兰。
我想“開筆儀式”屬于祭祀禮儀方面的事情,翻出書來看看“禮俗”一章贡茅。書里沒提到酒杯其做,但是有“酒瓶”——這章首頁是一只“酉瓶”,標志著酒與禮俗的關(guān)系庶柿。禮俗是社會上層建筑的一部分,只要人類社會存在著權(quán)利與財富的分化浮庐,就必然有禮俗。
雙手捧著“酉”就是“尊”审残,所以乾隆皇帝執(zhí)著這么璀璨的酒杯斑举,心里也是尊天地搅轿、尊自家皇權(quán)的意味吧富玷。
細看杯口刻“金甌永固”的地方和杯身上部璧坟,零星地顯露出藍底色赎懦,查詢了一下,原來杯子的底色是天藍色的励两,北京故宮的杯子顏色銷蝕了,臺北故宮有一只帶天藍底色的当悔,但是珠子有缺失(沒有完美的,都失了部分)嗅骄,帶著藍底看來韻致不同饼疙。
典禮的時候宏多,不僅杯子底色是天藍的澡罚,皇帝的朝服也是寶藍色的,搭配的朝珠也不是常見的白色珠鏈留搔,而是深色的青金石朝珠。
如何區(qū)分龍袍和蟒袍?說來挺容易却妨,龍是“五爪”,蟒是“四爪”倍权。
云錦博物館里有一件“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戰(zhàn)袍”捞烟,那件戰(zhàn)袍的裙擺上是獅頭魚尾的圖案,獅頭是一品武官的象征默辨,魚尾是水師的代表苍息,胸口上則是兩只蟒盤踞圍繞著金甲。
服飾的解說表谊,書上有之盖喷,再到館中看看實物,方能對應(yīng)的上押逼,而且加深印象惦界。
“常識”需要常看沾歪,不然仍不識。
這本書沒做筆記挫望,覺得它沒法摘重點狂窑,整本都是。唯一不足是書里配圖都是黑白的泉哈,有的不夠清晰,好在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發(fā)達奕纫,資訊豐富,應(yīng)該都能找到隙笆。想著找時間按照書目的綱要再梳理一遍升筏,好好再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