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段時間您觉,我看了一篇文章拙寡,深有感觸。文章說琳水,現(xiàn)在的產品新人大多是掛著產品經理抬頭肆糕,而實際上卻是個文檔生成器。作為一個產品在孝,應該有著自己的格局诚啃,格局的大小代表著一個人的認知。文檔生成器們的格局還停留在復制表象的狀態(tài)浑玛,合格的產品經理則會綜合所有因素绍申,找到事情的內核,復制或創(chuàng)建它們的核心顾彰。
2.我畫過很多原型极阅,也寫過不少文檔,內容大多是抄抄而來涨享。模仿外表是最簡單的事情筋搏,而深藏在外表之下的本質很少有人能夠觸及。
3.最近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厕隧,為什么我第一次做的產品都是失敗的奔脐,為什么在別人那里拿來的功能在我這就會失去原有的魔力。
4.在做東西前吁讨,我一般會找很多相似的產品髓迎,選擇具有亮點的交互,復制至我的產品上建丧。我拿到的具有亮點的交互排龄,可能恰巧與我的產品使用場景不符合,在不一樣的使用場景使用了相同的交互翎朱,效果可能截然相反橄维。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拴曲,我并沒有為產品建立用戶使用場景争舞,而僅僅只是根據(jù)功能相同,產出內容形式相同而選擇了這個交互澈灼。這是第二個問題的答案竞川。
5.為什么第一次做的產品都是失敗的,而第二次再做這個產品會成功的原因是,第一次是模仿了其他成功產品的外表流译,沒有接觸到內核逞怨。而第二次再做這個產品,由于得到很多的反饋福澡,以及在實踐中加深了對產品的理解叠赦,明確了很多之前并沒有確定的問題,如用戶群革砸、解決的用戶需求除秀、產品目標等,則會為產品建立用戶使用場景算利,在場景中選擇最合適的交互和功能册踩。5W1H分析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用于建立用戶使用場景再好不過了效拭。
6.也就是說(支付寶的產品經理暂吉、知乎ID為天順的前輩說):
一個產品在籌劃初始就要產品經理想清楚三個問題:
a、這個產品解決什么用戶的什么需求缎患?(服務對象慕的,產品競爭力)
b、公司對這個產品的期望是什么挤渔?怎么衡量效果肮街?(價值及衡量標準)
c、第一步和第二步怎么走判导?(實施方案取舍及產品路線圖)
a:解決用戶需求的方法要比原有的方法更好嫉父;
b:產品目標要有階段,而且要量化眼刃。
c:結合現(xiàn)實狀況和產品目標選擇性價比最高的實施方案绕辖,同時做好版本迭代計劃。有計劃總不會亂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