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餐桌上的中國史》
—傳統(tǒng)到底有多老
文/藍云多多
中華五千年囊括的衣食文化付枫,究竟是不斷推陳出新,還是因循傳統(tǒng)世代相傳。飲食作為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由飲食變遷可窺見傳統(tǒng)文化之一斑垦垂。
孔子吃什么
要知道孔子吃什么,當(dāng)然是要從《詩經(jīng)》牙瓢,《禮記》和《爾雅》中找答案劫拗。
論語·雍也篇“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矾克,辭页慷。”原思任孔子家的總管胁附,孔子給他小米九百酒繁,他不肯受。
論語·微子篇:“止子路宿控妻,殺雞為黍而食之欲逃。”(隱者)留子路到他家住宿饼暑,殺了雞,做了小米飯給他吃洗做。
孔子當(dāng)時時代的作物包含稻弓叛,黍,粟诚纸,麥撰筷,豆等種類。其實一般人是吃豆的畦徘,也只有士大夫以上貴族才吃的起黃米毕籽。
蔬菜
詩經(jīng)中出現(xiàn)的蔬菜包括:藿,芹井辆,茆关筒,蕨,薇杯缺,韮蒸播,葵,瓠,葑袍榆,菲胀屿,薺,荇包雀,芣苢宿崭,卷耳,瓠葉才写,莪葡兑,蘋。
當(dāng)然我們現(xiàn)在常吃的白菜琅摩,高麗菜铁孵,菠菜,孔子統(tǒng)統(tǒng)都沒吃過啦房资!
肉類
講到肉類蜕劝,《周禮》中的六畜指的是:馬,牛轰异,羊岖沛,雞,狗搭独,豬婴削。
《禮記·王制》中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牙肝,士無故不殺犬豕唉俗,平民無故不食珍”由此可見豬肉是較低等的食物。
其實配椭,春秋時代一般的老百姓是吃不起肉的虫溜,但是可以常常吃到魚。此外北魏時期股缸,就開始有吃蝦的記載了衡楞。
至于這時的祭祀則包括牲畜的頭,心臟敦姻,肺瘾境,肝臟。因為頭代表整體镰惦,血是生命里旺盛的象征迷守,肺,肝與心則意味著獻上完整的靈魂陨献。
禁忌
飯不能捏成團來吃盒犹,這是貪心的表現(xiàn)。
吃飯是不用筷子的,只有吃羹湯急膀,蔬菜時才使用沮协。
先吃肉菜,最后才吃飯卓嫂。
王公貴族才是一日三餐慷暂,普通人一日兩餐就夠了,吃不起啊晨雳。
狗的身份大翻身
狗肉
早在新時期時行瑞,狗已作為是家畜,亦是桌上美味了餐禁⊙茫《禮記·少儀》中載孔穎達疏:"犬有三種:一曰守犬,守御宅舍者也;二曰田犬帮非,田獵所用也;三曰食犬氧吐,充君子庖廚庶羞用也。"
然而到了唐代狗肉已難覓蹤跡了末盔。然而在商周時期狗肉是相當(dāng)珍貴的筑舅,甚至在宮廷設(shè)置了專門養(yǎng)狗的“犬人”職稱。
戰(zhàn)國時越王勾踐戰(zhàn)敗后陨舱,為了鼓勵當(dāng)?shù)厣浼穑源蘸髨D謀大業(yè)。曾提倡“生丈夫游盲,二壺酒误墓,一犬;生女子益缎,二壺酒优烧,一豚”,由當(dāng)時的重男輕女來看链峭,至少當(dāng)時的長江流域狗是比豬珍貴的。
狗奴
自從晉滅亡后又沾,鮮卑族就逐漸統(tǒng)治了北方弊仪。由于鮮卑族作為游牧民族,養(yǎng)狗主要是為了狩獵杖刷,而不是吃狗肉励饵。事實上,西北的很多少數(shù)民族也是不吃狗肉的滑燃,就像突厥祭天時用羊和馬役听。因為狼是突厥圖騰,所以和狼是親戚的狗自然不會被吃掉的。
由此可見典予,在歷史上外來民族的入侵不僅帶來文化的沖擊甜滨,甚至將自己的飲食文化融入其中。正如契丹人將羊肉帶人中原的餐桌瘤袖,即便最后契丹人失勢后衣摩,羊肉也早一融入了中原人的生活。
筷子的擺放
當(dāng)今日本人的筷子橫著擺放以作為一種禮節(jié)捂敌。然而艾扮,你可能不會想到這種禮節(jié)很有可能是由中國傳入的。
早在1987年占婉,在陜西省長安縣南里王村出土的唐代中期壁畫中泡嘴,筷子是橫著擺放的。另外逆济,在其它同時期的壁畫中也得到同樣的佐證酌予,至少在唐代之前,中國的筷子是橫著擺放的纹腌。
山西省高平的開化寺有一幅宋代壁畫《韓熙載夜宴圖》霎终,筷子的擺放是直著的。由此可知筷子直著擺放在宋代已開始出現(xiàn)了升薯。另外元代發(fā)行的增補本《事林廣記》中一副蒙古官吏玩游戲的插畫中筷子是直著擺放的莱褒。
事實上,五代十國時北方民族南遷涎劈,由于他們還保留著使用刀子的習(xí)慣广凸,自然也就將筷子像刀子一樣縱著擺放了。另外由于桌子和椅子的使用蛛枚,加上筷子是圓形的容易滾動谅海,豎著擺放就避免了掉落。
最早筷子是用來喝湯的蹦浦,而湯匙才是吃飯的扭吁。后來由于面從片狀變?yōu)闂l狀,用筷子吃飯才逐漸流行起來盲镶,當(dāng)然這是十六世紀才開始的事侥袜。
最后,強烈推薦這本關(guān)于吃的書溉贿,很有趣枫吧,也很有情懷!
藍云多多簡介:
藍云多多宇色,男九杂,90后颁湖,天水網(wǎng)絡(luò)作家,詩人
2012年小說《八瓣格衫。花》簽約起點中文網(wǎng)
2015年南風(fēng)雜志大學(xué)生詩歌比賽佳作
2016年臺灣出版詩集《鼠類的文明》
微信:congma06
E-MAIL:13551933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