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媒體報道,北京時間1月18日剂公,廣西19歲的少年韋某木奸殺了廣東番禺的11歲女孩。而在記者趕赴兇手的家鄉(xiāng)廣西桂平進行調(diào)查的時候,發(fā)現(xiàn)韋某木所涉及的遠不止這一起案件這么簡單——韋某木與當?shù)氐?起傷童事件有所牽連纫雁,但有三起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
早在未滿14周歲的時候倾哺,韋某木就突然抓走了正在玩的4歲半男孩韋歡轧邪,用手掐死了他。雖然刑警經(jīng)過調(diào)查抓住了韋某木羞海,他也承認了是他干的闲勺,但因為年齡的關(guān)系沒有負刑事責任。
2011年2月12日扣猫,年僅6歲的女童小梅從距離家中不足50米的小賣部里買了一捆祭祖用的鞭炮菜循,返回家中時,韋某木正好騎車經(jīng)過申尤,看到小梅后下車二話不說癌幕,掏出一把水果刀捅向小梅的腹部。隨后昧穿,韋某木一手捂著小梅的嘴勺远,一手將其拖向橋下的河涌邊,將小梅的頭按入水中时鸵,試圖將其浸死胶逢。
所幸厅瞎,這一切行為被一旁種菜的村民及時發(fā)現(xiàn),她聽見河涌里傳來“撲通撲通”的水花聲初坠,還以為是一條大魚和簸。跑過去一看,竟然是韋某木死死按著小梅的頭碟刺,往水里扎锁保,她叫來眾人將小梅救出。村里的鄰居趕來幫忙抓人半沽,韋某木一直逃到學校邊上才被抓住爽柒。小梅的外公梁志枚稱,當時小梅的腸子都流了出來者填,在醫(yī)院治療時發(fā)現(xiàn)腸子破了三個洞浩村,術(shù)后的生活大大受到影響。由于最后一次犯案時占哟,韋某木已經(jīng)超過14周歲心墅,因此被判處了6年有期徒刑。
2015年11月重挑,韋某木減刑釋放嗓化,想不到僅僅兩個月后,他就又一次犯案谬哀,一個年僅11歲的年幼生命也因他而終結(jié)刺覆。
近年來,全世界各國未成年人犯罪率正在不斷飆升史煎,在美國谦屑、英國、日本等國都發(fā)生過駭人聽聞的“魔鬼兒童”殺人事件篇梭。我們雖然沒有在新加坡聽說過魔鬼兒童殺人事件氢橙,但是在新加坡歷史上也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兩起廣受公眾關(guān)注的未成年人殺人事件。
1. 時年19歲的國民服役軍人Sek Kim Wah恬偷,于1983年7月23日悍手,與同為19歲的馬來西亞青年Nyu Kok Meng持阿瑪萊特M-16步槍闖入61歲商人Robert Tay Bak Hong位于Andrew Road的家中進行搶劫。Sek用腳凳砸死了Robert Tay袍患,又用一條尼龍繩勒死了他的太太Annie Tay Nee Low Au Ie以及家中的菲律賓女傭Jovita Virador坦康,而Nyu則將Robert Tay的女兒和家教放走。Sek在同年較早時候诡延,也就是1983年6月30日滞欠,在實里達蓄水池殺害了另外兩人,42歲的Lim Khee Sin先生和32歲的酒吧女侍應(yīng)生Ong Ah Hong女士肆良。Sek Kim Wah被判絞刑筛璧,并于1988年12月9日執(zhí)行逸绎,而Nyu Kok Meng則被判終生監(jiān)禁以及鞭刑。Sek Kim Wah在死前留下了這樣一段話:“I’ve always wanted to die on the gallows. It must be thrilling to be hanged.”(我總是想在絞刑架上死去夭谤,絞刑時的體驗一定很可怕)——他終于如愿以償了棺牧。
時代久遠,Sek Kim Wah干案時的心態(tài)已不可考沮翔,到底是什么促使這個當年只有19歲的少年陨帆,以如此殘忍的手段連殺五人曲秉?已經(jīng)沒人可以回答這一問題了采蚀。
1.2001年5月,時年35歲的美術(shù)設(shè)計師Anthony Ler Wee Teang向4名青少年許諾10萬新幣承二,代價是殺害當時正與他打離婚官司的妻子——Annie Leong榆鼠。當中最年輕的一名認識Anthony有5年的15歲少年接受了這一交易,并在Anthony的指使下亥鸠,用他提供的刀殺死了Annie Leong妆够。少年曾經(jīng)一度想放棄,但是Anthony卻以要殺了對方進行威脅负蚊,迫使少年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神妹。最后Anthony因為密謀和教唆殺人罪而被判處絞刑,并于2002年12月執(zhí)行家妆,而15歲的少年因為不夠年齡的關(guān)系被判處終生監(jiān)禁鸵荠。
穿白色衣服的就是教唆少年殺人的Anthony,他在案發(fā)后在公眾前展露出的多次微笑伤极,被媒體形容為惡魔的微笑蛹找。為他進行辯護的新加坡著名大狀蘇岜士談起Anthony時,形容他是40多年執(zhí)業(yè)生涯中所遇到過的最沉著冷靜的客戶之一哨坪。在蘇岜士2008年出版的書中他是這樣形容Anthony的微笑的——“That smile could be a sneer, it could be a smile of confidence, or it could be one that belies some deep fear.”“For some reason, I have never related his smile to one of happiness. Somehow I felt it was his security blanket.”(那笑容可能是一種嘲諷庸疾,也可能是一種自信的表現(xiàn),更有可能是在掩飾內(nèi)心深處的恐懼当编。不管怎樣届慈,我從不會將他的笑容與快樂聯(lián)系在一起,那更像是他的保護傘忿偷。)
那位因為十萬新幣而犯下殺人罪行的少年金顿,媒體未曾刊登他的照片,不知道他在漫長的獄中生涯牵舱,是否會后悔自己因為一時的貪念串绩,毀了數(shù)個家庭。
新加坡的孩子給我們的印象總是乖乖的芜壁,膽子也不大礁凡,怕輸和怕死的心態(tài)已經(jīng)深深的植入了他們的基因高氮。但是家長和學校仍然負有很大的責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正確的引導他們顷牌,這才是避免出現(xiàn)“魔鬼兒童”的根本吧剪芍。
(寫于2016年1月,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窟蓝,版權(quán)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