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
《改變》一書中束亏,講了很多「當解決之道成為問題」的案例冕香。《獎勵的懲罰》用了一整本書镣奋,來談「獎勵」這種「解決之道」的問題在哪里币呵。
要談獎勵,我們應該從由心理學家斯金納發(fā)展起來的「行為主義」講起侨颈。養(yǎng)過寵物的人都知道余赢,要讓寵物做某種事情,最好的辦法是在它做那件事情的時候哈垢,給予他獎勵妻柒。我家養(yǎng)過一只狗,他開始的時候隨地大小便耘分。為了讓它養(yǎng)成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的習慣举塔,我們每次牽它到上廁所的地方,如果它在那里大小便了求泰,馬上獎勵它狗糧央渣。后來,它就習慣了到那里大小便渴频,即使在家里想大小便也會憋著芽丹,到了我們牽它出去的時候才排除,就是為了吃到狗糧卜朗。
行為主義的人認為拔第,通過不斷地獎勵咕村,可以「強化」動物的某種行為,這個「強化」是行為主義的一個重要思想蚊俺。行為被強化之后懈涛,動物就會知道「做此就能得彼」。小孩好好學習就能獲得零食獎勵泳猬,大人好好工作就能獲得金錢獎勵批钠。
總結來說,獎勵會帶來五個問題:
(1)獎勵暗含著懲罰暂殖。
(2)獎勵破壞人際關系价匠。
(3)獎勵忽略問題原因。
(4)獎勵帶有操控感呛每。
(5)獎勵破壞動機踩窖。
其中第五點讓我最為震撼。
從前聽過一個有意思的故事晨横。一個老頭的樓下洋腮,經常有一群小孩在放學之后會過來踢球,非常吵鬧手形,讓老頭在家里心神不寧啥供。老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想了一個妙計库糠。他跟小孩們說伙狐,只要他們放學之后過來踢球,他就獎勵他們每人一美元瞬欧。小孩子們很開心贷屎,每天過來踢球,每天賺一美元艘虎。過了幾個星期以后唉侄,老頭突然跟小孩子們說,他不愿意出錢了野建,他們如果還想過來踢球可以属划,但是他不會再做獎勵了。從此之后候生,孩子們越來越少過來踢球了同眯。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通過獎勵破壞動機的例子。
我的讀書過程也是經歷了一個通過獎勵破壞動機的過程唯鸭。小時候嗽测,并沒有人鼓勵我讀課外書,我自發(fā)愛上了讀書,癡迷《哈利波特》的時候唠粥,讀到十一點困得不行要睡覺了,會調一個鬧鈴停做,半夜兩三點起來繼續(xù)讀晤愧。讀高中,住校蛉腌,晚上在被窩用 MP4 讀電子書官份,周末去書城坐在地板上讀書。
現在「讀書」可以說是很火的話題烙丛,感覺跟健身舅巷、跑步有點類似了,被上升到一個可以「改變生活」的層次河咽,而且非衬朴遥火爆,至少在簡書和知乎上都是這樣的忘蟹。
「人丑就該多讀書」飒房,讀書可以提高生活品質,等等的言論媚值,聽多了之后狠毯,他們就注入了我的腦中,注入到了我的潛意識褥芒。這就是《盜夢空間》所說的「inception」嚼松,一個觀念被植入了腦海,并且改變了整個人的后續(xù)行為锰扶。我讀書的目的性慢慢變強献酗,買書的時候會想「讀了這本書,我就懂了xxx少辣,我就跟以前不一樣了」凌摄。
長此以往,我對書籍的喜愛程度漓帅,慢慢降低了锨亏。
「做此就能得彼」的問題在于,一旦我們這么想了忙干,我們關注點就從「此」變?yōu)椤副恕沽似饔琛r寗游覀兊淖兂闪藢Α副恕沟目释瑫r對「此」的喜愛被削弱捐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