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消極想法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為,甚至是你的消極想法導(dǎo)致了孩子的不良行為芝发。比如苛谷,你有兩個孩子,一個4歲腹殿,一個1歲,當(dāng)大孩子對小孩子做出一些無理的舉動赫蛇,你肯定會認為他在嫉妒小孩子,正在做傷害弟弟的事情落蝙,所以想千方百計的讓大孩子遠離小孩子暂幼,這樣做的結(jié)果誰都知道哥哥會越來越喜歡對弟弟動手動腳!
可是假如你現(xiàn)在換一種想法旺嬉,變消極為積極,這樣想:哥哥對弟弟的舉動是因為他好奇并喜歡弟弟捐顷,想和他玩,只是不知道該怎么玩迅涮』展辏基于這樣的想法,你會去鼓勵哥哥對弟弟溫柔一些据悔,并示范如何和弟弟玩,玩什么樣的玩具更適合朱盐。你肯定會發(fā)現(xiàn)哥哥對待弟弟的方式溫柔多了菠隆,越來越來是自己期待的結(jié)果了骚烧。
合理化認同的前提是理解孩子
不同的想法會帶來不同的后果闰围。合理化認同孩子,就是在告訴孩子:“我理解你的感受羡榴,尊重你的感受运敢,并打算幫助你〈荩”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安靜下來,將矛盾止于當(dāng)前狀態(tài)羊瘩,而不是擴大矛盾盼砍。那么尘吗,怎樣才能做到合理化認同呢浇坐?方法有3步:
a.不要總是自以為是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總表現(xiàn)的自以為是擒贸。他們認為自己有幾十年的人生閱歷觉渴,自己足夠有能力理解孩子的任何一個表情。事實并非如此疆拘。
b.了解孩子發(fā)脾氣的動機
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采取直接提問的方式,通常的表達方式是“你準備做什么回右∈浚”對于年齡小的孩子翔烁,要對其進行積極的假設(shè)。比如蹬屹,她想和別人一起玩;他想保護自己的玩具慨默;他想要更安全、更舒服潮太、更有趣虾攻。
c.鼓勵孩子按照積極動機行動
當(dāng)你找到了不好行為后的積極動機,就要努力引導(dǎo)孩子以積極的方式去實現(xiàn)自己的意圖霎箍。
合理化認同孩子,并不是讓我們接受并縱容孩子的不良行為景埃,而是把孩子的行為和動力分開來看顶别。雙方都平靜下來,就更容易達成一致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