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我一邊胡亂地思考一邊寫就的,因此其實沒有什么中心思想寂拆,甚至存在說著說著就跑題的現(xiàn)象尝江。簡書這個文章推薦算法好像一直只青睞更新頻率高的人,我這種平均半年一更的作者的文章英上,估計直到世界毀滅之前也難以遇到幾個讀者炭序。不過這樣也好,就少了許多受到這種放任的思路摧殘的讀者苍日。
這篇文章大概是依據(jù)一些我的個人經(jīng)歷對一些深奧的哲學(xué)問題發(fā)表看法惭聂,以此探索自己的出路。不巧的是易遣,我的哲學(xué)水平幾乎為零,個人經(jīng)歷也多少有點缺陷嫌佑,因此本文其實不適合許多的人豆茫。只是希望能有人聽到這些思考之后也有一點點自己思考的沖動侨歉,或者能在評論區(qū)與我和平地討論兩句,我便很滿足了揩魂。
在別的地方聽到過這樣子的科普幽邓,說薩特認(rèn)為人在這個世界中,一方面作為主體存在而且實踐著火脉,另一方面作為客體存在而且被實踐著牵舵;人會天然地為處在主體地位而感到舒適,為處在客體地位感到不適倦挂,人和人的斗爭本質(zhì)上實在爭奪這個主體性畸颅。
我也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正確:我想象了我一個人走在大街上的時候,假如發(fā)現(xiàn)路上所有的人都在悄悄地互相議論我方援、在我背后指指點點没炒,這樣即使他們沒有做出實際傷害我的事情,我依然會覺得不自在犯戏,想逃離這種境地送火。這種情況大概就可以解釋為,在他們對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先匪,其實就是把我當(dāng)成了一個客體了种吸,是一個被議論、指點的對象呀非,這個時候他們每個人都處在這些動作的主體的地位坚俗,這種時候就會覺得不適。這個時候我處在了這些指點議論我的人構(gòu)成的「地獄」當(dāng)中了姜钳,這大概也就是薩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獄」的含義坦冠。
那么按照薩特的這番思考,如果人希望獲得自在哥桥,便是要多找到作為主體的感覺了辙浑,大概是在作為主體的境地下,才能夠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拟糕。這或許是對的吧判呕,我大部分的痛苦似乎都來源于其他人對我的期望,因此為了擺脫這種痛苦送滞,我應(yīng)當(dāng)為自己的意志而活侠草。那么人活著的目的又在哪里呢?薩特說:人與被生產(chǎn)之物不一樣的地方在于犁嗅,物是本質(zhì)先于存在的边涕,它們是為了某種目的才被制造出來的,因此在它們問世之前就已經(jīng)被賦予了意義;但是人則是存在先于本質(zhì)功蜓,并不是為了某種目的而被生育出來园爷,而是人在「存在」這一事實的基礎(chǔ)之上再去尋找其意義。然而究竟應(yīng)該怎么做才能找到這個意義式撼,大概是并沒有一個普適的回答的童社,這大概是每個人一生必須完成的功課。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著隆,為自己尋找的意義必定是基于對自己的充分認(rèn)識之上的扰楼,充分地認(rèn)識自己就是要消除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的影響,把握到那個真實的自己美浦,于是大概會需要獨處弦赖。但是深陷他人地獄的囹圄中的人啊,他們即便在獨處的時候仍然躲不開他人的地獄抵代,因為他們體會到的孤獨感會勝于他們在自我探尋上的滿足腾节。獨處的時候重點大概是要看看「如果沒有別人要求我,我會干出什么事情來」荤牍,但是對于這種人案腺,所希望干的所有事情都需要「他人」作為一種原料或者動力,這種人在世界上注定是無處可躲的康吵,只能被迫但是安適地躺平在他人的地獄中劈榨。對于他們來說,不僅「他人即地獄」晦嵌,連自己都是地獄同辣。
但是這無疑是可悲的,試想一下這個人在認(rèn)識到給他設(shè)下「地獄」的人們之前惭载,他的快樂曾經(jīng)有多么簡單旱函,那個仿佛才是他們在長大之后試圖尋找的「自己」。遺憾的是這么一個「自己」在某一年突然就消失了描滔,于是人便淪為了所謂「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棒妨,除了某人的配偶、某人的子女含长、某人的朋友之外券腔,他什么都不是;他的余生很可能都要在是不是一個好配偶拘泞、是不是一個好子女纷纫、是不是一個好朋友這樣的評判中度過。他如此活過了一生陪腌,卻未曾為自己活過辱魁,甚至忘卻了自己還有重新成為自己的權(quán)力和能力烟瞧。
所謂的「自己」消失了,大概也并不是完全地消失染簇,而是曾經(jīng)的「自己」成了一個個幽靈燕刻,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化作一股深深的遺憾襲來,或是在受到某些委屈的時候成為心中的一抹不忿的底色剖笙。其實「自己」一直存在著,因為任何人都不是任勞任怨的请唱,都不甘于只是扮演著各種「社會關(guān)系」弥咪,但是這個「自己」已經(jīng)喪失了一部分的能力,只知道回答「我不喜歡什么」十绑,而不會回答「我覺得怎么樣」聚至、「我想要什么」,它被擠占了本橙,它只敢守在「不喜歡」的底線上一退再退扳躬,卻沒有了一絲一毫的向外探尋的愿望。
大概是存在著一種原生的矛盾甚亭,首先人是群居動物贷币,「形成社會」本身就是一種生存的需要,也無可否認(rèn)社會的存在讓人類懂得了分工亏狰,從而各司其職合作建設(shè)出了如今這個安全役纹、基本實現(xiàn)全面溫飽的世界,同時這個世界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他人的綁架暇唾;但是同時人也需要離開社會促脉,才能獲得更多的自在。比如說策州,在我的內(nèi)心埋著解放全人類的種子瘸味,我多么希望畢業(yè)之后繼承切格瓦拉的遺志,前往非洲繼續(xù)他未竟的事業(yè)够挂,但是我又無法擺脫這個社會對我的期望性的約束——我的父母可能不希望我這么做旁仿、我的朋友可能也會覺得我這樣做有點奇怪。但是我們現(xiàn)在不能因為這個矛盾的存在而放棄尋找這個「自己」下硕,因為放棄「自己」的哲學(xué)已經(jīng)很多人在踐行了丁逝,而且對于某些個人來說這個路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所以我們應(yīng)當(dāng)反過來梭姓,我們需要在思想上給這個「自己」一個合適的位置霜幼,讓它在理性上可以名正言順地存在。
首先仔細(xì)分析之前提到的矛盾誉尖,似乎是「社會我」和「自己我」的矛盾罪既,而其實這兩者好像也不一定就一定矛盾。首先對于一些人來說,尋找「自己我」的終點是「獲得成功」琢感?
這篇鬼東西已經(jīng)寫了好幾天了丢间,但是思路好像還沒有斷,不過也總不能一直不發(fā)出來驹针,就先發(fā)一部分吧烘挫。日后打算在以下幾個方面續(xù)寫:
寫一下成功的社會性
寫一下「自己」與成功的關(guān)系
寫一下主體性爭奪過程中的零和博弈
寫一下家庭忽視對「自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