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一向只愿意聽到小孩子生蹄溉,不愿意討論死亡,但是我覺得生死觀念真的需要早教育囚巴。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雷滋,經(jīng)歷的事情越來越多,見過的生生死死越來越多文兢,越發(fā)的對于生命有一種尊重晤斩,有一種敬畏,有一種感恩姆坚。
生死或許就在一念之間澳泵,生死或許就是那么一晚上,尤其是深夜的時候兼呵,夜深人靜時更容易想不開兔辅,所以很多的電臺都是在晚上有這樣一些談話類欄目,也經(jīng)常會有人愿意在深夜把自己的故事講給陌生人聽击喂,這個時候的主持人的深厚功底维苔,臨場發(fā)揮能力就需要很強大,才會穩(wěn)住他們的思緒懂昂。
剛剛看了一篇文章《媽媽自導自演的人世間最后兩天》介时,看的真是為老人家的從容震驚,是什么樣的一生經(jīng)歷才會讓老人如此的從容去面對死亡凌彬。一切安排的井然有序沸柔,一切安排的妥妥當當,一切都在她的預想之中铲敛,而且那段哭與不哭那段真是讓我們看的哭笑不得褐澎。
這幾年來,聽過的生生死死多了伐蒋,親生經(jīng)歷了外婆的老去與去世工三,讓我越發(fā)的對于這些會有思考迁酸,甚至在兒子問到死亡的時候,我也會正式的與他講解俭正,而不是回避奸鬓,他的爸爸就不想與他說這些,而我則會告訴他,他的老外婆是去了天堂了,但是會依然看著我們雀监,會看著我們好好的生活,看著他慢慢的長大抑淫。兒子雖小,但是我希望他早點明白姥闪,生與死都是正常的事情始苇,生非自愿,死非本意筐喳,我們決定不了怎么來怎么走催式,但是我們可以決定中間的這一階段,我們要活的精彩避归。
有句話說的好荣月,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拓展她的寬度梳毙。我的理解是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可以活多久哺窄,但是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擁有更多的體驗,更豐富的經(jīng)歷账锹。
正如我轉發(fā)那篇文章時的點評“生亦何歡萌业,死亦何懼”,我們自己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奸柬,又在別人的哭聲中離開這個世界生年,偉人與凡人都無法避免。
但是我不贊同自行了斷自己的生命廓奕,在年輕時抱婉。前些日子看到一個女記者因為男友出軌跳樓自殺的新聞,真的感到很心疼懂从。你以為你的死會讓他后悔嗎授段?會讓他心痛嗎?他本來就是渣男番甩,怎么可能后悔,甚至在別人采訪他的時候說出來届搁,女記者的死法律上他不付任何責任缘薛,這樣的話來窍育。還請記者不要再采訪他,不要打擾他的生活宴胧。那個女記者死的多么不值笆ァ!
我的觀點是:雖然我們不能決定是怎么來到這個世界的恕齐,那是極其偶然的事件乞娄,但是既然命運之手把我們帶來了這個世界,那我們就好好的感受一下這個世界的精彩显歧,雖然終歸塵歸塵仪或,土歸土,但是我們來過士骤,感受過酸甜苦辣范删,感受過人情冷暖,感受過世間百態(tài)拷肌,這就足夠了到旦。
所以要好好活!
同時巨缘,我認為對于死亡添忘,我們也無需懼怕,誰都不可避免一死若锁,坦然面對就好搁骑。真感謝那篇文章,讓我看到一個老太太對于死亡的從容不迫拴清,對于死亡安排的井井有條靶病。以前年輕的時候,不愿意討論不愿意思考這些問題口予,但是這幾年來有了很大的變化娄周,好多變化是在兒子出生后發(fā)生的。他的到來讓我對與生命更心存一份敬畏之心沪停,心懷一份感激之心煤辨,心懷一份責任感。但是也無懼老年終將會到來木张,人終將會死亡的必然規(guī)律众辨。
生死有命,富貴有天舷礼,好好感受活著的精彩鹃彻。
我們更多的應該對孩子們有這種生命與死亡教育,才會對我們的生命心存敬畏之心妻献,才會好好珍惜自己這獨一無二的人生蛛株。
尤其記得當年看到畢淑敏文章《我很重要》時的震撼团赁,中國人都始終認為集體更重要,但是她提出來“我很重要”這樣的觀點谨履,我覺得這幾年對我的影響也很大欢摄。集體重要,但是我也很重要笋粟,這樣一想怀挠,我這么獨一無二的的人生怎么能不好好活好好過呢?這樣在死亡終將到來的時候也終于能說:這一輩子我沒有白來過害捕,我用力面對我的人生了绿淋,我不后悔!
這就是我三十多歲的生死觀吨艇,或許隨著年齡增長躬它,觀念還會有變化,但是“認真活东涡,不怕死冯吓,不找死”我想是不會變的。那么疮跑,你呢组贺,你是什么樣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