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是你的老板聂宾?
曾聽過這么一個故事果善。
一個職場上半生不熟的員工小白,在一家大型企業(yè)待了4系谐、5年巾陕,眼看同一時期進來的優(yōu)秀同事陸續(xù)得到提拔,自己的職務(wù)卻一直沒啥變化纪他,也看不到什么發(fā)展前景鄙煤,頗受打擊。也嘗試和領(lǐng)導聊過幾次茶袒,仔細揣摩著領(lǐng)導含蓄的話語梯刚,他發(fā)現(xiàn),領(lǐng)導認為他還不夠成熟薪寓,無論能力水平還是群眾口碑都還“夠不上”要求亡资。這一點正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自己到底哪點比別人差了向叉,根本就是領(lǐng)導看不到我的能力沟于,才讓我當“冬菇”。
于是植康,他打算自己出來單干旷太,做自己的老板。
好在小白不是個沖動之人销睁,沒有一言不合就離職供璧,而是一邊工作一邊積蓄力量,備足“干糧”才好上路呀冻记。
自己做老板睡毒,事業(yè)剛起步,要準備的工作可不少冗栗。請不起專業(yè)人士寫軟文做宣傳演顾,那就自己學;沒人做形象設(shè)計隅居,那就自己擼起袖子干……這時他才發(fā)現(xiàn)钠至,自己還真是個小白啊,啥都不懂胎源,以前都有專人負責棉钧,他只需靜靜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他的心態(tài)就是:“反正我就是打份工而已涕蚤,干嘛那么拼”宪卿。
但現(xiàn)在為了自己的前途的诵,也只得從頭開始學。那段時間他就像瘋魔了一樣佑钾,玩命工作玩命學西疤,不會攝影,學休溶;不會演講代赁,學;甚至連打印機壞了也跟著維修師傅學邮偎,這以后能省錢呀管跺。也正是在這段時期,他才發(fā)現(xiàn)瑣碎工作背后隱藏著的巨大自我提升空間禾进。
這大半年下來豁跑,小白可謂是進步神速,算得上是公司的“全才”泻云,且愿意吃苦艇拍,謙虛好學,口碑值那是蹭蹭蹭的往上漲阿宠纯。這還沒等他準備好單干卸夕,就被公司提拔為部門經(jīng)理了。
后來小白總結(jié)這一段經(jīng)歷時婆瓜,說了這么一段話快集,頗耐人尋味:“只有當你做自己的老板時,你才知道自己有多天真廉白、多弱小个初,你才能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和價值”。
正所謂旁觀者清猴蹂,看完這個故事院溺,相信大家都能看出小白的問題在哪:
第一,他沒有認識到自身的真實水平和價值磅轻;
第二珍逸,打工者的心態(tài)限制了他的“增值”。
2.如何客觀評價自己的真實價值聋溜?
我們通常都習慣于高估自己的實際水平谆膳、實際價值,這是一種認知偏差勤婚。在心理學里面這叫烏比岡湖效應(yīng)(Lake Wobegon Effect)摹量。另外,還有一個詞叫“杜寧-克魯格效應(yīng)”,即“越差越牛逼馒胆,越強越謙虛”的現(xiàn)象缨称,越是水平差的人越是覺得自己了不起,這種認知偏差越嚴重祝迂。在咱們中國人的老話里睦尽,這叫“半桶水”現(xiàn)象。
造成這種認知偏差的原因是什么呢型雳?
有句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当凡,說得就是進行正確的自我認知其實是非常艱難的。
我們都知道纠俭,人是主觀的沿量,很難做到客觀,這是我們的先天局限冤荆。人自有一套心理防御機制朴则,肯定的東西能讓我們活得更舒服,否定的東西會對我們的心理產(chǎn)生壓力钓简,太多的否定甚至會像病毒一樣讓我們的“操作系統(tǒng)”崩潰乌妒。因此,我們的心理防御機制會“本能的”讓我們看不到或是不愿接受自己的缺陷外邓。
只有那些內(nèi)心較為強大的人撤蚊,才能在接受這種天然局限的前提下,更深刻的洞察自身损话,然后不斷升級自己的認知系統(tǒng)侦啸,試圖盡一切努力去糾正這種偏差。
要比較真實的認識自身價值丧枪,有兩種途徑:
一是向內(nèi)尋光涂,做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不斷升級自己的認知系統(tǒng)豪诲,這是根本顶捷,但這條路很漫長。像小白屎篱,通過一些“契機”服赎,轉(zhuǎn)換自己看問題的角度,不是從打工者的角度來看自己交播,而是以一個老板的角度來要求自己重虑,可能會更準確的認知自己。
二是向外尋秦士,通過和一些“參照物”對比缺厉,找到自己的“坐標點”,這比較容易操作。現(xiàn)在人才市場那么發(fā)達提针,即使你的“價值”會因為一些供求因素而被一時高估或低估命爬,但長期來看,你“在職場”的“一般價值”辐脖,能通過與他人的不斷對比而被相對準確的框定在一定范圍饲宛。但話說兩頭,勞動力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嗜价,它是可以“不斷升值”的艇抠,所以才會被稱為“人力資源”。
3.是什么阻礙了你的自我增值久锥?
一說到工作的意義家淤,我們很多人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工作不就是謀生的手段嘛瑟由,打份工絮重,混口飯吃唄。這個觀念對不對错妖?只能說它部分正確绿鸣,但如果你真的僅僅把工作當作是你謀生的手段,那很可能這個觀念就會“謀殺”了你暂氯。
我們消耗著自己最寶貴的時間—生命潮模,卻僅僅換來“當下的”生存的必需—當期工資,對將來擺脫困境毫無幫助(沒有實現(xiàn)增值痴施,搞不好還在貶值)擎厢,當我們因喪失價值而被淘汰的那一天,就是我們親手扼殺自己的時刻辣吃。
觀念或者說是心智水平對我們的影響是根源性的动遭,是巨大的。
打個比方神得。假設(shè)你有兩百萬儲蓄厘惦,想在一線城市供套房子。如果你只把房子作為住宅哩簿,以舒適性為第一要素宵蕉,你可能會一線城市周邊地區(qū)買一個宜居的戶型,總價低节榜、戶型大羡玛、小區(qū)靚。但如果你把房子作為投資品宗苍,你就得至少考慮三大因素:可住稼稿、可售薄榛、可租,屆時你的選擇很可能會是在中心城區(qū)供一套让歼,雖然總價高敞恋、戶型小、小區(qū)配套也沒那么完善是越,但關(guān)鍵是房子保增耳舅,甚至增幅也比周邊要快碌上。當然倚评,這僅僅是個比方。
再舉一個例子馏予。
早些年一個名叫彼得.圣吉的人寫了一本書很受歡迎的書—《第五項修煉》天梧,里面舉了這么一個例子。
說有個人在冬天掉到了瀑布下面的漩渦之中霞丧,水很冷呢岗,大概在一兩分鐘之內(nèi),如果游不出來蛹尝,就會吸盡身體的熱量后豫。這個人因為他平時在游泳池里面練游泳,他會下意識地往岸邊游突那,但每游出幾米挫酿,就會被漩渦重新吸回去,幾分鐘以后愕难,這個人就喪生了早龟。但諷刺的是,幾分鐘以后猫缭,漩渦就把他冰冷的尸體推到岸邊葱弟,這個人在生前竭力全力才能做到的事情,卻在死后放棄抵抗之后一兩分鐘就做到了猜丹,為什么芝加?
因為漩渦的形式是越往邊緣游吸力越大,最好的方式是游到底部再出來射窒,而這個人如果習慣了在平時的水域里面游泳藏杖,就會越游越遠,越游越累轮洋,這可能就是這個人的心智模式害死了他制市。
因此,你的認知水平?jīng)Q定了你的行為模式弊予,你的行為模式?jīng)Q定了你的最終收獲祥楣,甚至是“生”(往上走)、“死”(往下走)。
你把工作當成謀生手段误褪,你收獲的就是工資责鳍;你把工作視為投資行為,你收獲的還有成長兽间;你把工作作為自我實現(xiàn)历葛,可能你還能收獲到更多。
當然嘀略,任何一項投資恤溶,都是有風險的,工作也是一樣帜羊。
上述是從個體內(nèi)在原因的角度來分析影響我們自我增值的問題咒程,其實工作環(huán)境也會影響我們增值的空間,這就是外部約束讼育。
你看帐姻,身處不同地區(qū)、不同行業(yè)奶段、不同領(lǐng)域的人饥瓷,他的增值空間和速度都是不一樣的。這里聚集著最優(yōu)秀的人才痹籍,產(chǎn)生最前沿的理論和技術(shù)呢铆,擁有更多的挑戰(zhàn)機會。這也是為什么優(yōu)秀的人才大多熱衷于往一線城市词裤、往新興行業(yè)刺洒、往熱門領(lǐng)域流動的原因。
但凡事都有利弊吼砂,關(guān)鍵是是否適合你自己逆航,你能否承受得起,這又回到了第一個問題渔肩,即千萬不要高估自己因俐,不要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畢竟理想很美好周偎,現(xiàn)實太殘酷抹剩。別夢想沒實現(xiàn),卻搞垮了身體蓉坎。如果覺得承受不了澳眷,又想挑戰(zhàn)自己,可以先從舒適區(qū)往邊緣地區(qū)走一步蛉艾,適應(yīng)了才再走一步钳踊,別著急衷敌。
4.自我增值的機會
自我增值的起點是你能深刻的體察到自身的局限。就像《自傳——人生五短章》里面所隱喻的一樣拓瞪,只有在你意識到一再掉入人生的“坑”是因為自己的問題以后缴罗,你才能從這個不斷“掉坑”的死循環(huán)中抽身出來,并走向更廣闊的天地祭埂。
我們工作的過程就是面氓,利用各種資源、理念蛆橡、方法舌界,不斷的與這個世界進行相互作用,既影響著世界航罗,又被世界影響著禀横。
我們就好像是滾著石頭上山,在爬坡的過程中不斷摸索發(fā)力點粥血、發(fā)力的角度和強度,同時又在巨大的反作用下“緩慢的”提升自己的力量與技巧酿箭。在這個個體崛起的時代复亏,我們必須學會在奔跑中思考,思考自身的局限和行動缭嫡。
我們習慣于看到別人的短處和自己的長處缔御。我們手上拿著的都是一塊塊破碎的鏡片,看到的都是不完整的自己妇蛀,只有借助周邊人的鏡子耕突,才有可能拼湊出一個“全身鏡”,照出更真實的自己與這個世界评架。
我們要經(jīng)常問自己一個問題眷茁,如果我工作僅僅是得到一份工資,那到底是企業(yè)的悲哀還是我們個人的悲哀纵诞?
其實上祈,工作與促進自我增值是可以同時進行的“任務(wù)”。但是浙芙,這個結(jié)論要成立登刺,得有兩個前提條件。
5.自我增值的兩個關(guān)鍵因素
第一個嗡呼,是你得認識到你是在為自己工作纸俭,而不是在為“那個誰”打工。
打工心態(tài)害死人南窗,因為它會壓抑你提升自我的動力揍很,限制你的視野廊宪。打工者的典型心態(tài)是,老板付我多少工資女轿,我就干多少活箭启,最好是少干多拿錢。在他眼中“當前工資”是他工作的唯一動力和收獲蛉迹。
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傅寡,在這種心態(tài)影響下,他已經(jīng)很難看到工作帶給他其他收獲北救,如認知水平和技能水平的提升荐操、交際圈的拓展等。因此珍策,他對待工作永遠都是應(yīng)付式的托启,談何提升。
但換種思維攘宙,一切就不一樣了屯耸。我是為我自己工作,我是自己的老板蹭劈,我工作更重要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疗绣。因為他知道,只有提升自己铺韧,才能“匹配”將來有可能的高收益多矮。因此,他會主動參與工作哈打,在實踐中磨礪自身塔逃,一切都是如此水到渠成。
第二料仗,你得善于找到一個個有機結(jié)合點湾盗。
(1)在工作中提升自我的適應(yīng)力即“彈性”。
同一個單位內(nèi)部橫向的崗位變化和縱向的職位升遷罢维,不同單位之間的跳槽淹仑,都是我們走出舒適區(qū)、提升適應(yīng)性的契機肺孵。
按照現(xiàn)在的企業(yè)生命周期匀借,在一個單位工作到退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們不能讓自己在舒適區(qū)待得太久平窘,這會磨滅我們的勇氣和斗志吓肋。我們得主動往舒適區(qū)的邊緣走上一步、兩步瑰艘,既不會太冒險是鬼,又能讓新的變化刺激我們肤舞,倒逼我們提升。就好像有些人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均蜜,在洗澡時冷水李剖、熱水交替進行,以此提升自身抵抗力囤耳。
(2)在工作中鍛造自己的核心技能篙顺。
什么工作主要鍛煉你何種技能。
首先充择,你得有一門特別優(yōu)勢的技能德玫,這是我們的核心技能,得精進不已椎麦。
其次宰僧,主動“學”、“習”更多的技能观挎,技多不壓身琴儿。你掌握多少技能,你才能“解鎖”多少手段键兜,你能“解鎖”多少手段凤类,你的價值才能提升到多高的高度。
(3)在工作中累積資源普气。
這里所指的資源范圍比較廣,因你的工作性質(zhì)而定佃延∠志鳎可以是你的人脈資源,可以是你的個人品牌資源履肃,可以是你的時間資源……
只要你堅定目標仔沿,任何一項努力對你而言都是在正向積累,都是在逐步接近你的目標尺棋。
在《概率統(tǒng)治世界》里面介紹了一個隨機最優(yōu)理論封锉。假設(shè)你的目標是登頂,但是膘螟,你并不知道前進的方向成福。你有三個選擇:
第一,你讓別人帶你登頂荆残。這其實并不算是方法奴艾,因為有他人存在,而且内斯,他人還知道山頂?shù)奈恢煤偷琼數(shù)姆较蛟塘省_@就等同于“造物論”的解釋像啼。
第二,隨便選一個方向潭苞,希望最后可以登頂忽冻。這就像是分子的隨機排列,“湊巧”組成人體此疹,這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僧诚,還未必能成功。
第三秀菱,這種方法稍微復雜 —— 也是隨機選一個方向振诬,然后留意你的高度是否增加了,如果沒有就返回來衍菱,重新選擇一個方向赶么,一直重復,直到高度增加脊串。然后再次重復剛才的步驟辫呻。
這個登頂過程并不是直線走,可能需要繞圈子琼锋,卻能讓你逐漸登山山頂放闺。它是由很多小步組成的,每走一步缕坎,你所在的高度就會增加一點怖侦。數(shù)學家稱這個過程為“隨機最優(yōu)化”(Stochastic optimization)—— 隨機是因為每個方向都是隨機選擇的;最優(yōu)化是指你正在逐漸接近目標谜叹。
因此匾寝,我們得不斷的拷問自己,我是否走通往目標的路上荷腊?我是否是在不斷進步艳悔?我們不可能設(shè)計好自己的人生才去實踐,我們是一邊想象女仰、一邊調(diào)整猜年、一邊實踐。
因此疾忍,盡情奔跑吧乔外,在奔跑中思考,在奔跑中調(diào)整锭碳,在奔跑中進步袁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