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打開眼界的過程儡司,可以津津有味娱挨,也可以枯燥無味,但是內容本身需要精彩捕犬。我相信跷坝,這份讀書筆記屬于后者酵镜,然而,從中學到的知識卻不比前者少柴钻。
《序言》
1經濟學如同科學淮韭,嚴謹地推論,可能被推翻的可能贴届,但經濟學家研究包括自己在內的人的行為靠粪,所以難免帶有主觀。
2經濟學先是從少到多毫蚓,用更多附加條件來解釋現象占键,但高手會化繁為簡,逐漸抽象出更簡單凝練的真理元潘,是為天才捞慌。
3經濟學研究的基礎假設是以個人為單位,個人作出選擇和決定柬批,并受一定局限的約束啸澡。
科學會刨根究底地追問,個人作出選擇的動機是什么氮帐?答案是自私嗅虏。
經濟學里何為自私?在局限的條件下個人爭取最大利益或付出最小代價上沐。
這就是經濟學研究的前提皮服,可以不贊同,但必須認可参咙,否則后續(xù)的理論便無法開展下去龄广。
《經濟物品》
1何為經濟物品?有勝于無蕴侧,多勝于少择同,本質上還是說物品的稀缺性。
2由于物品的稀缺性净宵,導致了競爭的必然出現敲才,而競爭是經濟學的基本準則。
3有了基本準則择葡,人們還需要創(chuàng)建游戲規(guī)則:產權制度便是競爭的游戲規(guī)則紧武,是約束競爭行為的局限條件,價格決定勝負敏储。
4五常對“浪費”解釋地很精妙:人為不采用能使社會財富或收入增加的辦法阻星。他繼續(xù)說道:除了競爭,其他準則都會帶來浪費已添,比如排隊妥箕,按需分配等滥酥。
《功用的理念》
1人們通常用功用作為解釋現象或行為的量度,何為功用矾踱?它代表的是選擇的排列順序恨狈,是數字的定名,然而呛讲,數字本身不重要禾怠,重要的是彼此的順序。
2兩種經濟物品贝搁,舍甲而取乙吗氏,在圖上能畫出一條功用數字相等的等優(yōu)曲線,曲線是向右下方的雷逆,局限條件下弦讽,個人會追求功用數字最高的曲線。而由于邊際替換意圖下降定理膀哲,替換過程中斜率下降往产,曲線會凹向原點。
3由于收入增加而需求量減少的某宪,五常稱為“貧窮物品”仿村,他并不贊同“吉芬物品”,認為吉芬物品只是貧窮物品的極端兴喂,拒絕特例化理論蔼囊。任何物品都可能是貧窮物品,人們的選擇不同而已衣迷。
4五常反對用功用理論解釋經濟畏鼓,而是青睞“邊際”的概念,解釋問題最關鍵的是邊際的變動以及付出的代價壶谒,這一章沒有細說云矫。
5最后,書里有一段話很打動我佃迄,所謂“變換理論”的可怕后果:當理論受到事實驗證的威脅時泼差,便著急去修改理論,使其驗證的威脅失效呵俏,以此來逃避事實的挑戰(zhàn)。
對于個人也是一樣滔灶,個人成長最可怕的是基本價值觀的前后矛盾普碎,當遭遇現實挑戰(zhàn)時,便放棄之前的價值觀甚至反轉录平,是使自身免遭挑戰(zhàn)的借口麻车,也會迷失在世界紛繁復雜的現象中缀皱。
《需求定律》上
1需求定律是經濟學最基本的解釋,在五扯看來啤斗,甚至是唯一不可或缺的理論,指任何物品價格的下降赁咙,需求量必然上升钮莲。
2價格真實存在且能觀察到,但需求量無從觀察彼水,實際也并不存在的崔拥。需求量與需求不同,前者是由于價格變動而變動凤覆,后者與價格之外的其他因素有關。
3五常贊同斯密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觀點,但并不贊同其結論缝驳。何為價栏尚?價是指消費者對某物品在邊際上愿意支付的最高代價,此代價即該物品在邊際上的最高使用價值拥峦,而交換價值即市價贴膘。
《需求定律》下
1何為需求量?需求量是指在不同的價格下事镣,消費者“意圖”換取的最高的量步鉴,而非成交量,供應量則反映了出售者的意圖璃哟,兩者均非事實氛琢。
2“量”可以分為直接被度量而算價,以及不能用直接度量而算價兩種随闪;需求定律約束的是:“價”與“量”必須要有直接的聯系阳似,即兩者是直接相關。
3自己斗膽提出一個案例來分析铐伴,當量與價非直接關聯時撮奏,表面上看需求定律似乎失效的情況:出版商發(fā)行一本新書,通常定價很高当宴,但之后該書銷量一直很差畜吊,發(fā)行商和零售商不得不一再降低價格出售,但還是無人問津户矢,最后玲献,該書流落至二手市場,按重量甩賣,直至變?yōu)閺U紙捌年。表面上看瓢娜,價格的下降并沒有導致需求的上升,因為該書的競爭替代品太多礼预,使用價值其實非常低眠砾,質量太低所致。(該例可能不太恰當)
4消費者盈余是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差額托酸,出售者會想盡辦法榨取消費者盈余褒颈,使用“全部或零“的思維,追求邊際使用價值最大化获高,直至逼近平均使用價值哈肖。(類似會員費之類的方法)
5需求第二定律說的是彈性系數與時間的關系,五常認為并不成立念秧,理由是:替代物品通常并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尋找淤井,彈性與時間并無直接關聯。
《需求定律》小用
1有兩種情況不屬于違反需求定律:由于信息不對稱而以價的高低來作質量的判斷摊趾,以及由于價的變動币狠,從而引發(fā)了人們對這變動方向會繼續(xù)的預期。
2以成衣配額為例:多年前砾层,美國對香港采取成衣配額限制政策漩绵,政策實施后,香港的成衣質量急升肛炮,價格也大幅提升止吐,原因為:配額是有成本的,成本提高后侨糟,同時給予了制造商增加其質量的空間碍扔,在運費相同的情況下,高檔產品的相對價格其實是下降的秕重,因此改變了供需關系不同。
3試論和君商學院免費和收費混雜的模式:一個人著正裝帶著新相識的女友去高檔餐廳吃飯,肯定不會吃漢堡溶耘,類似地二拐,自己花錢的學生肯定會比免費學習的學生更認真地學習,對前者來說凳兵,課程的使用價值更高百新,課程的質量越高,愿意花錢學習的同學越多庐扫,滿足需求定律吟孙。
《交易理論與市場需求》
1如果市場上沒有生產的交易澜倦,每個人都是需求者和供應者兼具聚蝶,大家有利可圖杰妓,是由于大家對物品的邊際用值不同。
2意大利學者帕累托提出了均衡理論碘勉,指每個消費者的邊際用值與市價相等巷挥;帕累托認為,如果市場不滿足某些限制條件验靡,可以通過資源配置或市場交易來使一個人獲利倍宾,而其他人不受損,進而使社會得益胜嗓。
3五常對市場的供求曲線有著另外的解釋:需求曲線和供應曲線相交的點實際為均衡價格點高职,是由于個人為了爭取最大化的消費者盈余,使得邊際價值與價格相等所致辞州。
4五常對供求關系的認識也頗為犀利怔锌,以供不應求(短缺)為例:當價格被管制在均衡價格之下,競爭者發(fā)現難于搶購变过,便會采用金錢價格之外的其他代價作為補充而獲取埃元,這樣一來,便解決了短缺的問題媚狰,競爭也隨即解決岛杀。
5五常頗為重視的交易和社會費用,可以用來解釋更為精彩的社會現象崭孤,如制度的形成类嗤,結構和組織,合約的選擇辨宠,價格的安排等等遗锣,且聽后續(xù)分解。
《共用品的經濟分析》
1先說說“共用”的定義吧:指多人可以共享而不干擾其他人的享用彭羹;共用品的市場需求曲線黄伊,是以每個需求者的需求曲線垂直向上累計的,即每個需求者邊際用值之和派殷;一般來說还最,以同樣的價格出售是無法達到帕累托條件的。
2薩繆爾森著名的“燈塔”理論:燈塔多服務于一艘船的邊際費用近乎為零毡惜,因此采取免費才是上策拓轻;此觀點大行其道,五常卻提出了質疑经伙,有另一種解釋與燈塔理論矛盾:只有對不同船只收取不同費用扶叉,才能夠滿足帕累托的均衡價格條件勿锅,而滿足燈塔理論的物品實在太多,現實的例子以將其推翻枣氧。
3五常是如何看待共用品問題的呢溢十?幾乎任何物品都有共用品和私用品兩重屬性,而在交易的時候达吞,通常會把共用品捆綁著私用品一起銷售张弛,以便隔離不付費的人令其無法享用;而共用品屬性的價格往往已經包含在私用品的價格之內了酪劫,只是人們往往意識不到吞鸭。
4互聯網時代給經濟學帶來了很多挑戰(zhàn),用薩繆爾森的邊際成本為零的理論可以解釋互聯網免費的行為覆糟,但很難解釋收費的行為刻剥,例如視頻;用帕累托均衡條件可以理解不同級別收取會員費用不同的原因滩字,而對消費者來說造虏,我看了付費版高清視頻,精神愉悅踢械,而你看的免費粗糙版視頻酗电,感覺也不錯,視頻從這個角度看變成私用品内列,要滿足需求定律了撵术。
《經濟學的理論結構與哲學性質》上
1本章為泛泛而論,強調一下话瞧,市場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嫩与,而市場總供應量曲線是垂直向上的曲線,兩者相交處交排,達到市場均衡划滋,價格為市價。
2如果將某條需求曲線a反過來看埃篓,也是它的有交易的供應曲線a'(向右上方傾斜)处坪,兩者相交處,即為a的邊際用值與a'的邊際成本相等架专,也等于市場的成交價同窘,從另一個角度達到市場均衡。
3引入復雜一些的情況部脚,在有生產活動的情況下想邦,均衡狀態(tài)時,產品的邊際生產成本與消費者的邊際用值相等委刘,唯一的區(qū)別在于生產要滿足邊際產量下降定律的約束丧没,邊際生產成本會下降鹰椒。
4五常質疑宏觀經濟學的存在,為此提出了經濟學理論結構的三要素:首先是需求定律呕童,其二是考慮成本的概念漆际,其三是競爭的局限,來來去去圍繞著局限條件的轉變會如何影響行為的轉變這一問題拉庵,而且特別重視交易費用的問題灿椅。
《經濟學的理論結構與哲學性質》下
“看書10分鐘,發(fā)呆1小時”钞支,如何理解經濟學的哲學性質,于我是天書操刀,不知所云烁挟,膚淺粗陋地理解如下:
1何為“公理性”?即指有武斷性的假設和有一般性的定律骨坑,從而能推出可以驗證的假說撼嗓。從這一點出發(fā),來看看自然科學欢唾,經濟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的異同點且警。
2自然科學皆屬公理性的,是從假說到驗證的實證科學礁遣,然而斑芜,自然科學家鮮有對方法邏輯感興趣的,也很少問津哲學邏輯的科學方法祟霍,原因將在下面說明杏头;其他社會科學重思考重解釋,但多數情況不是公理性的沸呐;而經濟學是社會科學中唯一公理性的醇王,從提出假說到被驗證。
3為何經濟學要采用“哲學邏輯的科學方法”崭添,理由有三:其一寓娩,經濟學解釋的是人類的行為,經濟學家難免會將自己的價值觀帶到客觀的世界中呼渣;其二棘伴,經濟學的實驗室是真實的世界,缺少理想的客觀環(huán)境徙邻;其三排嫌,經濟學的公理假說,大多都是想象的產物缰犁,本身難以觸及的淳地,因此也需要借用哲學邏輯來輔助理解怖糊。
4小結一下吧,經濟學雖然是公理性的科學颇象,但是是以人類行為的規(guī)律細節(jié)伍伤,來假設或修正定律,而最終是要靠人類行為能否經得起自然優(yōu)勝劣汰的考驗遣钳,來篩選出最合適的假說或定律扰魂。是顛覆還是修正?最終都要依靠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決定蕴茴。
《市場概論》
枯燥的卷一讀完劝评,繼續(xù)枯燥的卷二,哎~
1在市場交易中倦淀,決定交易利益分配的是市場競爭與交易費用蒋畜,約束競爭的費用也是交易費用。
2交易的兩個基本話題:其一撞叽,人與人之間的邊際用值和邊際成本的不同姻成,市場競爭的結果會產生市場均衡,這個過程中必定會有交易費用的存在愿棋;其二科展,科斯曾經說過,市場交易的先決條件是資產權利有清晰的界定糠雨,如果界定的不夠清晰才睹,會導致交易費用過高,增加社會成本见秤。
3五常否認傳統(tǒng)經濟學將生產要素市場與產品市場區(qū)分開砂竖,認為兩者的區(qū)別只是由于合約形式的不同。以工廠生產產品為例鹃答,該產品的價格由原材料和工人加工等要素價值之和組成乎澄,但消費者在購買該產品時并不會仔細考慮這些因素,因此测摔,消費者改變了市場置济,區(qū)別只是多了工廠老板計算價格時的一系列機制,但兩者原則是一樣的锋八。
卷二主要討論的問題包括:收入浙于,利息,投資挟纱,財富羞酗,資本,成本紊服,租值檀轨,利潤胸竞,盈利以及交易費用等等,要想掌握一門學科参萄,得先從了解概念開始卫枝。
《利息理論》上
1利息理論可以用來解釋復雜的融資和投資問題,通常與兩個因素相關:通貨膨脹和交易費用讹挎。
2交易費用高與風險高實質上是一回事校赤,是相伴相生的,但風險難以度量筒溃,因此用交易費用來解釋行為更為妥當马篮。
3費雪的利息理念,是不管通脹铡羡,不管風險积蔚,不管交易費用,利息依然會存在烦周,而且是正數,理由有兩個:其一是消費者的不耐煩怎顾,急于享受读慎,而利息便是提前消費的價格;其二是投資的機會槐雾,物品的現值與期值之間的差異就是利息夭委。
4收入是流動的,有時間性募强,財富是現值株灸,本身是靜止的。財富所有未來或預期收入以利率折現加起來的總和擎值,這財富再乘以利率慌烧,可稱為年金收入,因此鸠儿,年金收入和財富也是一回事屹蚊。
5市民的消費是由財富或年金收入決定,因此进每,當財富大規(guī)男谠粒縮水時,僅依靠政府投資所帶來的乘法理論田晚,是難收到效果的嘱兼。(以美國金融危機為例,擠出理論)
6財富乘以利率是年金贤徒,也是利息芹壕,因此汇四,利息與收入相等,利息是收入的全部哪雕。
《利息理論》下
1何為資本和資產船殉?費雪提出,凡可以產生收入的都是資產斯嚎,而收入折現后的現值是資本利虫,也是資產的市價,所有生產要素都是資產堡僻。
2投資是消費在時間上的輕重權衡糠惫,放棄今天的消費來換取明天的消費,收入是財富的最高可能消費钉疫;投資與儲蓄只是不同角度看硼讽,實質是一回事。
3分離定律是指牲阁,當市場交易費用夠低時固阁,投資與消費可以分開作決策,在消費和投資的均衡點上城菊,邊際替換意圖等于利率备燃,也等于回報率。但有兩個因素影響分離定律凌唬,其一并齐,不同利率對應著相同的回報率,這時首選是折現后財富最高的客税;其二况褪,當交易費用很高時,分離定律難以成立更耻,例如测垛,當借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時,投資與消費的決策難以分離酥夭。
4最后赐纱,來討論一下,消費與職業(yè)生涯的選擇問題熬北。前面說了疙描,從消費的角度來看,早或遲的選擇讶隐,兩者的市價差就是利率起胰,那么該如何選擇職業(yè)生涯,答案是選折現財富最高的。費雪認為效五,如果有兩種投資比較地消,“成本以上回報率”作為投資的分界線。
因此畏妖,本章最大的問題來了脉执,費雪認為,如果急功近利能帶來較高的財富戒劫,那就如此選擇吧半夷。當利率較高時,早期財富較高迅细,再投資會帶來長期更高的總收入巫橄。
由此,斗膽提出產業(yè)思維的第18條規(guī)律茵典,比擬人均GDP規(guī)律:在資源缺乏情況下湘换,利率越高,越應該“急功近利”地選擇回報快的產業(yè)和職業(yè)生涯统阿;越早積累財富彩倚,長期的總收入便會越多。而利率低時扶平,反而追求品質和質量是為首選署恍。歡迎討論拍磚~
《宏觀分析的失誤》上
1上一節(jié)已說,儲蓄是從今天看不消費的剩余蜻直,投資是放棄今天的消費來換取明天的消費,兩者是一回事袁串,僅此一點概而,便指出了宏觀經濟分析的一個基礎失誤。
2傳統(tǒng)宏觀分析認為囱修,當經濟不景氣時赎瑰,人們會偏向投資不事產出的交易,減少就業(yè)機會破镰;五常認為餐曼,實際原因是由于交易費用的存在,人們會轉向容易脫手的交易鲜漩,從而導致了消費下降源譬,就業(yè)減少。
3五常對經濟學的均衡概念頗有心得:凡是有足夠的局限界定從而可以推出被事實驗證的假說孕似,稱為均衡踩娘;反之,局限界定不足喉祭,進而無法推出驗證的假說养渴,稱為不均衡。
4有了上述假設理卑,在分析經濟問題時便要重點考慮局限轉變的界定翘紊,而不強求區(qū)分宏與微的范疇帆疟。用三個宏觀現象的案例,五常給出了用局限轉變條件的分析方法泄伪。
5其一殴蓬,由于制度運作費用和改革制度費用相對較低且穩(wěn)定,在80年代初蟋滴,推斷中國會堅定的走市場經濟染厅;其二,90年代初津函,由于更多第三世界國家走市場經濟肖粮,大量的貧困人口急劇增長并參與國際競爭,而發(fā)達國家需要變革其經濟結構才能享受人口紅利尔苦;其三涩馆,90年代后期,由于內地與香港相對工資結構的局限轉變允坚,內地的競爭力會逐漸高于香港魂那。
6宏觀經濟分析往往受很多復雜的因素影響,而傳統(tǒng)宏觀經濟學很難深入到局限轉變的深層原因稠项,事后用一些表面性的指標來說明涯雅,這也給宏觀分析帶來更大的困擾。
《宏觀分析的失誤》中
1失業(yè)是宏觀經濟分析的重要主題展运,失業(yè)率越高活逆,單位增長的失業(yè)率對社會的損害越大。五常認為拗胜,失業(yè)問題需要從公司的角度來看:以時間算工資的合約制度更容易導致失業(yè)蔗候,因為這種合約不直接量度員工的產出貢獻。(個人覺得此看法值得商榷)有個重要的“履行定律”:能被量度算價的量挤土,其履行的監(jiān)管費用低琴庵,反之不能被量度算價的量,監(jiān)管費用高。
2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伊甸園”:指那些供應量非常大的物品迷殿,可以有很高的消費者盈余享受儿礼;“伊甸園”放棄的是多賺錢的代價,滿足需求定律庆寺。反之蚊夫,倘若國家漠視“伊甸園”--以房地產為例--大量縮減房地產供應,會導致彈性系數小于1懦尝,國家財富和國民總收入可能會上升知纷,然而人民的生活水平卻會下降。
《宏觀分析的失誤》下
1說完了失業(yè)問題陵霉,本章就只剩下最后一個問題-財政赤字了琅轧。傳統(tǒng)的觀點是政府財政赤字的上限是稅收可以支持負債的利息,五常卻認為踊挠,問題的關鍵是要看社會收益回報率是否高于欠債的利率乍桂。
2五常的名言“私人財產并不需要私人所有權”-也許這話是為中國而生的-對產權來說,重要的是以合約結構來界定權利并帶動競爭效床。
3基于此睹酌,五常對中國的政府,國企和經濟制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和認可剩檀,理由是:其一憋沿,經濟壓力逼出來的合約結構制度;其二沪猴,關鍵要看政府支出的回報是否有盈余辐啄,最終會體現在國民收入的增長上。
4最后提點個人看法:國企的優(yōu)勢更多體現在缺乏競爭的產業(yè)上运嗜,例如基建和軍事航天等则披,這些領域由于反復的試錯,多年后也能取得不錯的效果洗出;但是如教育,醫(yī)療等產業(yè)图谷,發(fā)現參與市場競爭后的結果遠優(yōu)于過去翩活,便能看出國企的弊端了。現在的問題不是國企的重要性下降便贵,而是還應該進一步放開菠镇。
《財富累計的倉庫理論》上
1財富累計的倉庫是指財富要放到哪里,也是思考財富積累的最大難點承璃。
2虛無悖論:是指一組言辭互相矛盾利耍,但說的確是真理;用在這里,是指雖然沒有產出隘梨,然而財富累積的倉庫卻可以持久的穩(wěn)固程癌。
3實現如上所說的持久穩(wěn)固,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交易的訊息費用要適當轴猎,費用越高嵌莉,該倉庫的用途越小捻脖;交易的數量要適中锐峭;交易的成交量要足夠大;該倉庫要有自身的個性和風格可婶。
4滿足以上幾個條件并不容易沿癞,但五常給出了財富累計的更多想象力空間。相比費雪的利息定律矛渴,靠預期收入的資產折現只能看到有限的財富累計椎扬,以及無法衡量非產出資產如何折現。雖然有風險曙旭,但若能滿足以上幾個條件盗舰,對國家和投資者來說,這樣的倉庫越多越好桂躏。
《財富累計的倉庫理論》下
1沒有產出的資產倉庫不能獨立存在钻趋,需要靠有生產力的其他倉庫支持;有生產力的財富累計資產可分為三類:土地及房產剂习,企業(yè)或公司蛮位,以及知識資產。
2前兩者好理解鳞绕,以房地產為例失仁,預期的升幅加上租金遠高于利息,大家便會搶著購買们何;而知識資產是當今最重要的財富累計倉庫萄焦,求學是風險低而回報高的投資,問題是無法將知識化為私有財產冤竹,另外拂封,學問要用生命來換,放棄今天的收入換取明天的收入鹦蠕。
3有產出的資產通過收入看回報冒签,沒有產出的資產通過升值看回報,均衡是指不同資產的回報率相同钟病;而沒有產出的資產財富累計沒有上限萧恕,市場隨時會對其重新估值刚梭,然后以重估后預期的升值看回報。
《成本票唆,租值與盈利》上
1在經濟學中何為成本朴读?成本是無可避免的最高代價,成本即是機會成本惰说,都是代價磨德;反過來說,如果放棄的不是最高價值的代價吆视,則不是成本典挑。
2成本有兩個關鍵的考量因素:1)從靜態(tài)的角度來看,成本是以利率折現后得到的現值或年金啦吧;2)成本不是歷史您觉,永遠是向前看的;選擇的物品價值發(fā)生變動授滓,或放棄的物品價值發(fā)生變動琳水,都會影響行為。
3李嘉圖提出的“比較優(yōu)勢定律”是指:生產兩種以上物品時般堆,只要生產成本的比例不同在孝,選擇在比例上成本較低的專業(yè)生產,互相交易后得利淮摔,不過也要考慮匯率的影響私沮。
4最后,五常以職業(yè)選擇為例作為分析和橙,選擇收入較高的職業(yè)仔燕,同時也意味著是成本較低的職業(yè);用比較成本來說魔招,不同的人選擇各自成本較低的職業(yè)晰搀,由此帶來的結果是社會職業(yè)的分工。
《成本办斑,租值與盈利》下
1租值的概念非常復雜外恕,有兩個重要的觀點:
1)租值可以看作收入,可以預期并用利息率折現乡翅;然而與一般的收入不同吁讨,相對而言,租值的改變通常不會顯著改變供應的行為峦朗。
2)租值也是成本,可以預期并折現排龄;它的成本是出售該物品的機會成本波势;然而翎朱,該成本凈值改變歉提,也不會顯著改變供應的行為牲览。
因此概疆,租值是指價格或收入變動饰抒,而供應行為卻不變的收入裁眯。
2試舉一例來說明膘流,大學教授退休返聘的例子:返聘的職位不變湿蛔,但工資有較大程度的縮減棋嘲,對教授來說店溢,工資便是他的租值叁熔,并沒有因為工資較低而放棄該職務;另一方面床牧,也是選擇了該職務而放棄其他的機會成本荣回。
3“盈利”與“利潤”是兩個概念:利潤是指利息的回報,之前已說明戈咳,利息是成本的全部心软;而盈利則是意外的收入,是高于利息成本的收入著蛙。
4那么删铃,“盈利”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呢?五常又給出了“驚人”的答案:盈利是沒有理論的踏堡。公司的專利猎唁,管理,領導力等價值度量可以看作功用暂吉,財富胖秒,收入或租值,然而慕的,這些都不是盈利阎肝,盈利是不能折現的收入。
5既然解釋不了盈利的根源肮街,那為何還要創(chuàng)辦企業(yè)和投資呢风题,而且通常預期回報率會高于利息?原因復雜嫉父,涉及到經驗沛硅,能力,樂觀和自信绕辖,另外還有風險的費用摇肌;然而,從社會整體的角度來看仪际,市場的利率會與投資或經營企業(yè)的回報率達到平衡围小。意外的盈利稱為“風落盈利”昵骤,意外的虧損稱為“風落虧損”,僅此而已肯适。
《生產的成本》
要想學會簡單的理論变秦,方法是由淺入深,再由深入淺框舔,反復多次蹦玫,才能融會貫通。本章的內容便是如此刘绣。
1何為邊際產量下降定律樱溉?在多種生產要素中,如果有一種要素不變而其他要素改變额港,或者是彼此的比例發(fā)生變化饺窿,那么,增加的要素會在達到某個量時發(fā)生邊際產量下降的情況移斩。
2伴隨邊際產量下降定律還有一個重要的理論:如果一種生產要素增加而使平均產量下降肚医,會伴隨著另一種要素的邊際產量的上升。
3因此向瓷,邊際產量是滿足先升后降肠套,反過來看,邊際成本曲線則是先降后升猖任,重要的原因有兩個:
1)當單位時間產量不變你稚,增加總產量,平均成本會下降朱躺;
2)當總產量不變刁赖,增加單位時間產量,平均成本會上升长搀;
原因涉及到生產的方法和技術宇弛,而交易費用的增減,會直接影響到平均成本的變化源请。
4與傳統(tǒng)觀點不同枪芒,五常認為社會長期的生產成本依然是先降后升的,原因是:開始加量時的平均成本下降比平均成本上升的明顯谁尸;繼續(xù)增加產量舅踪,則是反向影響。(個人感覺稍顯牽強)
5五常提出了“上頭成本”良蛮,是指在開始經營后抽碌,即便不用生產也需要支付的成本。上頭成本是歷史成本决瞳,且不能在不同的產品上進行攤分货徙;而直接成本是指未投資生產前所付出的成本泽裳,用于攤分預期的產量,因而滿足平均成本下降定理破婆。
6上頭成本是租值,是每種產品可以賺取到的直接成本以上的盈余加起來求和得到的胸囱。因此祷舀,上頭成本是由市場厘定的,由市場維護烹笔,由市場攤分裳扯,并且考慮到了潛在競爭者入局的投資成本。
小結:
暫時就讀到了這里谤职,三分之一多一點饰豺,這本板磚一樣的書從拿到手的恐懼,到如今的愛不釋手允蜈,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冤吨,還有沉下心來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