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蚀狰、尋址方式
- 立即數(shù)尋址
如:MOV R0, #6;
表示:R0 <- 6手销;
- 寄存器尋址(直接尋址)
如:ADD R0,R1访诱,R2垫挨;
表示:R0 <- R1 + R2;
- 寄存器間接尋址
如:LDR R0触菜,[R1];
表示:R0 <- *R1九榔;
- 寄存器偏移尋址
如:MOV R0,R2, LSL #2
表示:R0 <- R2 * 4 涡相;
上式表示邏輯左移哲泊,其他偏移方式如下
- 寄存器基址變址尋址
如:LDR R0,[R1,#4];
表示:R0 <- R1 + 4;
- 多寄存器尋址
如:LDMIA R0,{R1,R2,R3};
表示:R1 <- [R0], R2 <- [R0+4], R3 <- [R0 + 8]催蝗;
該指令的后綴IA表示在每次執(zhí)行完加載/存儲操作后切威,R0按字長度增加
- 堆棧尋址
它按照先進后出的方式工作,使用堆棧指針(SP丙号,R13)
來指明操作位置先朦,但根據(jù)堆棧生成方式不一致,可以分為遞增與遞減堆棧犬缨;同時根據(jù)指針SP指向的位置喳魏,可分為滿堆棧與空堆棧,綜合以上所述堆棧尋址可分為以下四類:
如:STMFD SP!,{R1-R7怀薛,LR};
表示將R1~R7刺彩,LR壓入堆棧,滿遞減堆棧枝恋;
LDMED SP!,{R1-R7迂苛,LR};
表示將堆棧的數(shù)據(jù)取回到R1~R7,LR寄存器鼓择,空遞減堆棧;
二三幻、寄存器意義
ARM微處理器共有37個寄存器,其中31個為通用寄存器呐能,6個為狀態(tài)寄存器念搬。但是這些寄存器不能被同時訪問抑堡,具體哪些寄存器是可編程訪問的,取決于微處理器的工作狀態(tài)及具體的運行模式朗徊。其中但在任何時候首妖,通用寄存器R0~R15、一個或兩個狀態(tài)寄存器都是可訪問的爷恳,一下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寄存器
- R11有缆,棧幀指針(FP);
- R12温亲,IP(intra-procedure scratch)棚壁,可簡單認為暫存SP指針;
- R13栈虚,SP袖外,棧頂指針;
注:stack frame就是一個函數(shù)所使用的stack的一部分魂务,所有函數(shù)的stack frame串起來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棧曼验。stack frame的兩個邊界分別由FP和SP來限定;
- R14粘姜,LR鬓照,子程序連接寄存器(Subroutine Link Register),通常用于存放函數(shù)返回時地址孤紧;
- R15颖杏,PC,指向當(dāng)前指令地址坛芽;
三留储、常用指令
- ADD:加指令;
- SUB:減指令咙轩;
- STR:將寄存器中的值存到棧上去获讳;
- LDR:將棧中的內(nèi)容載入寄存器中;
- CMP:比較兩個操作數(shù)大谢詈啊丐膝;
- 跳轉(zhuǎn)指令:
-
B指令:
B {cond} label
它是最簡單的跳轉(zhuǎn)指令,滿足跳轉(zhuǎn)條件時钾菊,立即跳轉(zhuǎn)到指定地點帅矗;
-
B指令:
-
BL指令:
BL {cond} label
當(dāng)滿足條件時,它會自動將下一條指令的地址賦給LR指針煞烫,便于子程序執(zhí)行結(jié)束后返回本程序浑此,如:MOV PC,LR;
所以此指令也通常用于跳轉(zhuǎn)子程序;
-
BL指令:
-
BX指令:
BX {cond} Rm
它是有狀態(tài)切換的跳轉(zhuǎn)指令滞详,如果跳轉(zhuǎn)條件滿足時凛俱,它會自動判斷Rm的[0]位的值是否為1紊馏,如果為1,則跳轉(zhuǎn)時會自動將CPSR寄存器的標(biāo)志T置位蒲犬,使其工作態(tài)為1朱监,代碼解釋則變成Thumb代碼來執(zhí)行,即處理器切換為Thumb狀態(tài)原叮,反之則為ARM狀態(tài)赫编;
-
BX指令:
-
BLX指令:
BLX {cond} Rm;
它包含了BL
指令與BX
指令的功能;
-
BLX指令:
這里給一篇講得挺不錯的ARM函數(shù)調(diào)用過程分析奋隶,推薦看一下擂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