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口氣讀完了《黑暗森林》,如韓松所說的一般:它超出了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所給我?guī)淼捏@奇。我不是一個科幻迷辣恋,但我在閱讀完之后卻在那一霎那斷定這本書絕對是中國最為優(yōu)秀的科幻小說,推至全世界也是無可厚非之作。
大劉為這個世界創(chuàng)造出的眾多科幻設定甘邀、文明假想涉及的知識領域之深之廣琅攘,每一個概念都令人驚奇大劉的思想深度及知識儲備。而這本書如此吸引人的原因還在于大劉對人物的刻畫松邪,安排的每一個情節(jié)伏筆坞琴,他將讀者一步步帶領到宇宙這座巨大的迷宮中,帶領讀者去思考猜測逗抑,但卻料想不到真正的答案剧辐。
《三體》不僅僅只是一部科幻小說,在其中更多的探討了人性邮府、道德這樣的問題荧关,將其推至文明這個更大的層面上,放置于宇宙這個無邊無際的背景下挟纱,使其深沉而耐人尋味羞酗。
宇宙文明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紊服。二檀轨、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欺嗤。大劉從設定的這兩條基本公理中推敲出整個宇宙就如黑暗森林一般参萄,可能存在無數(shù)個獵人,然而在一個獵人發(fā)現(xiàn)另一個獵人的存在時,由于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矗烛,他的選擇幾乎就只有消滅另一個獵人存在這樣的選擇以保證自己的生存牺丙。這似乎也解釋了費米悖論:如果有外星文明的存在,那他們?yōu)槭裁礇]有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存在筒溃。
大劉設想了一系列人類在知道地球將要受到另外一個更高的外星文明的侵略所可能帶來的種種舉動。一開始的針對三體人思維透明的弱點所設計的“面壁人計劃”以及逃亡主義的產(chǎn)生沾乘,在知道要面臨的由于技術差距和技術鎖定怜奖,人類開始絕望,認為延續(xù)人類文明只有逃亡這條路可走翅阵,而逃亡主義卻又必須遏制歪玲,因為誰生誰死這樣的千古難題必將使得人類社會矛盾激化。在當時被寄予眾多希望的面壁計劃的三名面壁者也無一不打上了失敗主義的影子掷匠,想要將人類文明推至絕路滥崩。
大低谷的描述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當時人類社會已經(jīng)絕望到崩潰讹语,不斷縮減物質想要給最后的末日之戰(zhàn)人類的文明留點希望钙皮,然而卻造成當時文明社會的崩盤,人類滿足不了溫飽,人吃人的現(xiàn)象層出不窮株灸,地球人口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被縮減到一半崇摄。在三體艦隊遠遠還在兩個世紀之外時,人類文明就已滿目瘡痍慌烧,這是將人性上升到整個文明所作的更深層次的思考逐抑。
在這之后的文藝復興、人類技術的進步以及探測到三體艦隊的衰弱又將人類社會推至成功主義屹蚊,這似乎像是在經(jīng)歷過慘烈的大低谷之后人類給自己強打的一劑興奮劑厕氨。在理論基礎停滯不前的情況下竟盲目輕視三體文明,沉浸在自己小小的技術進步當中汹粤,在這樣的溫床里促使的人類虛榮心將其自豪的太空艦隊在更快地速度下毀滅命斧。
而之后逃離毀滅的寥寥無幾的幾艘星艦為我們模擬了宇宙文明公理下的生存死局,在溫室里我們談人文主義嘱兼,在生存中就只能談達爾文主義国葬。地球上的人們對逃亡后的兩艘星艦進行道德唾棄,但我想他們知道這是唯一的選擇芹壕,他們的內心可能更多的是對那兩艘星艦可以順利逃亡的嫉妒汇四。
在水滴給了人類社會致命的一擊后,人類開始崩潰踢涌,原來所謂的技術成熟只是腦海中的一場夢通孽,毀滅你,與你何干睁壁?而這個時候有人發(fā)現(xiàn)羅輯之前發(fā)送的“咒語”生效了背苦,那顆星球在煞那間被毀滅。人類在絕望中又找到了一絲希望潘明,繼而把羅輯當神一樣崇拜行剂,但卻在羅輯無所作為之后,將他定性為人類的罪人钳降,甚至不能容忍他在周遭的存在硼讽。巨大的希望必將帶來巨大的失望,人們總是需要一個可以指責的對象牲阁,這似乎總是能使自己的心里好受許多,而羅輯正好成為了這樣的對象壤躲。
最后羅輯在這樣的處境下發(fā)出了對三體文明的警告城菊,這位最后的面壁人及其的破壁者最終出色的完成了他的任務,將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綁在一起碉克,促成了共存亡的局面凌唬,使這兩個實力懸殊的、曾經(jīng)敵對的文明在宇宙文明公理下做出了第二個選擇漏麦。
似乎皆大歡喜客税,但最后的結局卻使我感覺像夢一般况褪,或許我更期待更復雜的矛盾沖突吧!期待《三體3:死神永生》更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