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就是軟糖而已铸董,不明白為什么父親母親會喜歡稱之為“洋糖果”。每一次聽到這三個字肴沫,總以為小爺爺是從國外回來的粟害。
“洋”聽起來就覺得洋氣。那個時候熟悉的名詞是“洋人”颤芬,也就是外國人我磁,有時候也會指除了我們村附近的,外地的人驻襟。因為他們說話口音和我們不一樣夺艰。
記得小時候,每次姑姑帶著表弟回來過暑假沉衣,聽表弟講話都是一臉懵郁副,本身小孩子的語言就很難懂,加上又是個“洋人”豌习,我們之間的交流就更難了存谎。
除了暑假姑姑從外地回來,每年過年的時候也很熱鬧肥隆。每年快過年的時候既荚,小爺爺也會從外地回來。而且每次回來都會帶一些“洋糖果”栋艳。
剛放學到家恰聘,聽母親說,小爺爺回來了吸占,接下來要做的一件事一定是趕緊沖向小爺爺家里晴叨。自己害羞又膽小,一口氣跑到地方 矾屯,連個人都不會叫兼蕊。小爺爺看到我們來了,每次都會笑著從抽屜里抓出一把“洋糖果”給我們件蚕。五顏六色的糖果紙真好看孙技。有的捏起來軟軟的,還有各種口味的排作,我最喜歡吃香蕉味牵啦,和玉米味的。
這么好看的糖果纽绍,在家里根本見不到蕾久,每一次都舍不得吃。不知道為什么拌夏,小時候喜歡把喜歡的東西留著僧著,也不知道要留到什么時候,反正留著就是了障簿。
有時候留不住盹愚,就把糖果紙收起來,饞的時候聞聞味道站故,依然會有淡淡的果香味皆怕。
后來,我們慢慢長大了西篓。小爺爺回來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了愈腾,我們吃到“洋糖果”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少了。
再后來岂津,小爺爺每次回來依然會給我們準備“洋糖果”虱黄,只是,這些“洋糖果”于慢慢長大的我們而言吮成,已經(jīng)沒有什么吸引力了橱乱。
放學回來再聽到母親說:“你小爺爺回來了,”的時候粱甫,也只不過小聲嘟囔一句“我早就不喜歡吃軟糖了”泳叠。然后跑進房間,打開電視茶宵,一邊看《虹貓藍兔七俠傳》危纫,一邊趴在凳子上寫作業(yè)。
現(xiàn)在乌庶,已經(jīng)很少有機會能看到小爺爺了叶摄,再回來時,小爺爺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給我們帶“洋糖果”了安拟。我們已經(jīng)長大了蛤吓,我們見到過太多“洋糖果”和“洋人”了。我想小爺爺一定也明白孩子們都長大了糠赦,對兒時的“洋糖果”已經(jīng)不喜歡了会傲。所以,回來時自然也不會帶給我們吃了拙泽。
現(xiàn)在的軟糖種類很多淌山,口味也很多樣。但不知道為什么顾瞻,不管糖果口味多么獨特泼疑,都沒有小時候小爺爺帶來的“洋糖果”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