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潮汕地區(qū)酗钞,保留著古代的一種成人禮,用家鄉(xiāng)話說就是——“出花園”建芙,這種儀式一直沿襲至今没隘,每年的農(nóng)歷的七月七,小小的村莊是熱鬧非凡的禁荸,整個氛圍都是非常愉悅的右蒲。小孩15虛歲的時候就要都要“出花園”,花園就是小孩子玩耍的天地赶熟,而你十五歲這年瑰妄,走出花園,就意味著你不能像以前一樣在花園里玩耍映砖,而是走出花園间坐,來到成人五彩繽紛的世界里。
女孩子“出花園”儀式邑退,讓我想到古代的一種女子成人禮叫做“及笄”竹宋,在潮汕地區(qū),其實女子的“出花園”和“及笄”的含義基本是一樣的瓜饥。在我爺爺那個年代逝撬,封建思想在農(nóng)村地區(qū)還是比較盛行的,教育還沒有普及乓土,一般人家的女子“出花園”后便可以談婚論嫁宪潮,而對于男孩子而言,“出花園”并不代表便可談婚趣苏,還需要有一定的財富積累狡相,而“出花園”這個儀式就是給男孩子提個醒,你要開始學會賺錢討媳婦了食磕,不能天天在“花園”里頭玩尽棕。
到了我爸媽那個年代,那時候的女子相對來說地位比以前還是高了點彬伦,女孩子可以作為獨立的勞動力跑到深圳廣州這些大城市入廠當女工滔悉,“出花園”也不在只是意味著可以出嫁,也可以去打工賺錢单绑。一般人家的小孩回官,未滿15歲尚未“出花園”的女孩子父母是不忍心讓他們外出或者嫁人。雖然重男輕女的觀念是難以剔除搂橙,但是這種觀念也是相對男女而言歉提,女孩子也是父母的孩子,豈有當成勞動力或者買賣一說?即使有這樣的人存在苔巨,也是被鄉(xiāng)親父老唾棄的對象版扩。而我們這一代人,“出花園”基本就失去了出嫁這層含義了侄泽,隨著義務(wù)教育的普及礁芦,農(nóng)村的小孩相對于城市的小孩會晚一年上學,一般十五虛歲的小孩蔬顾,還在上初一宴偿。“出花園”也不再是代表女孩子可以出嫁或者外出打工诀豁。這時候無論男孩子還是女孩子窄刘,還在知識的海洋里徜徉。
但是“出花園”還是有著深厚的意義舷胜,它寄予著父母給你美好的祝愿娩践。這時候讀初一的我們接觸到一個新鮮詞,叫做“青春期”烹骨,青春期強調(diào)更多的是一種意識的覺醒翻伺,我們往往講到青春期,都會和叛逆這個詞聯(lián)系在一起沮焕。而在我看來“出花園”就是給青春期的我們一個小小的規(guī)勸吧吨岭,思想的覺醒,讓你會想要叛逆峦树,一方面想要擺脫父母有一種自由辣辫,另一方面遇到挫折卻想要找個依靠。而“出花園”這個儀式魁巩,會讓你從內(nèi)到外有一種意識——我是個小大人了急灭。我的一言一行可以自己做主,同時也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谷遂。
按照我國節(jié)假日葬馋,乞巧節(jié)是沒有放假的。但是學校會很通融肾扰,讓需要“出花園”的孩子回家出花園畴嘶。一旦有放假的日子,總是能夠讓人印象深刻且歡喜集晚。時隔六年掠廓,“出花園”那天的的事情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生動不已。雖然現(xiàn)在的“出花園”不再像以前一樣特別講究甩恼,但也是有一些必要的禮節(jié)要做到。
“出花園”有一個習俗是會讓你很難忘的,那就是那天夜里三點多就要起來沐浴条摸,寓意著改頭換面悦污,成為大人。沐浴需要用十二種花枝钉蒲,分別是香草切端、石榴花、神樹葉顷啼、竹葉踏枣、柑葉、龍眼葉钙蒙,分別都是一對茵瀑,故成為12種花。沐浴后要從里到外都換上一身紅衣躬厌,其實在我媽媽那個時代马昨,女子在“出花園”前幾天要去挽面,挽面是一種古老的美容方法扛施,可以讓女子的臉蛋變得光滑『枧酰現(xiàn)在挽面這種技術(shù)活已經(jīng)漸漸消失,然而前幾年有個女子叫蕭麗華抓住以從古至今女子對美貌孜孜不倦地追求這個永不消失的話題為商機疙渣,把挽臉這門古老的技術(shù)和科技結(jié)合匙奴,走上了一條微型美容之路。而到了我們這個年代妄荔,家鄉(xiāng)里頭會挽臉這門技術(shù)活的人已經(jīng)很少了泼菌。但是習俗還是少不了,既然女子沒有挽臉懦冰,也要去理個發(fā)灶轰。這些種種的儀式,都是寓意著改頭換面刷钢,有一個新的伊始笋颤。
沐浴完了,要去拜當?shù)氐纳裣伞ü▼吣诘亍_@對神仙在家鄉(xiāng)的寓意是小孩子的保護神伴澄,保護著孩子。每年冬至阱缓,家家戶戶有小孩的家庭非凌,都要去老爺宮(祭奠所有神仙的一個宮殿)拜,讓花公花嬤保佑小孩子能夠健健康康地長大荆针。而“出花園”這一天敞嗡,就是你結(jié)束小孩階段的一個分水嶺颁糟,早晨四點多沐浴后要去拜花公花嬤,這是你最后一次拜他們喉悴,感謝他們著十幾年來的保佑棱貌。此后,每年冬至箕肃,家中就算是沒有小孩了婚脱,都是大人了。且不說這種祭奠是否是一種迷信勺像,在我看來障贸,這種祭奠是一種儀式感,人生就是需要一種儀式感去結(jié)束某些過去的東西吟宦,去開啟未來的新啟程篮洁。
凌晨五點的時候,一家人都會起來圍在一起吃飯督函,我現(xiàn)在還記得那天我表弟也在我家嘀粱,他當時只有五歲,特別的天真可愛辰狡。他問我媽媽:阿姨锋叨,是不是姐姐吃一點點,剩下的我們就可以吃宛篇?媽媽笑著對他說娃磺,姐姐吃得少,到時候一整只螃蟹都給你吃叫倍。小表弟開心得手舞足蹈偷卧,很開心能夠吃到螃蟹。那一餐也是很有講究的吆倦,媽媽會提前半個月去準備一些上面描著母雞的五個碗還有兩個小碟子听诸。五個碗上分別放著雞、魚蚕泽、豆腐晌梨、韭菜和螃蟹。這五種食物都有其好寓意所在须妻,每個寓意都有它的典故仔蝌,比如雞的典故來自于潮州市的一名狀元林大欽,當年家徒四壁荒吏,“出花園”的時候只有雞頭可以吃敛惊。最終靠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為后人所紀念绰更。后人紛紛效仿瞧挤,就是寄予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锡宋。
早晨的時候,媽媽要把祭拜過的鴨肉鵝肉分成幾份特恬,把前一天蒸好的發(fā)粿(一種跟蛋糕做法基本一樣的面包员辩,不過沒奶油)分成幾份,還有前幾天做好的紅桃粿(潮汕特色的食品)成雙放著鸵鸥,比如兩個,四個丹皱,六個等妒穴,分別裝在袋子里給鄉(xiāng)里的親人送過去。同時給他們發(fā)個口頭的邀請摊崭,讓他們午餐到我家來吃飯讼油。這時候,家里聘請的廚師正在廚房里忙得熱火朝天呢簸,讓我很是期待午餐的到來矮台。午餐的時候宴請鄉(xiāng)里的親人還有從別的鎮(zhèn)過來的親戚。幾桌子的菜色看著真的令人垂涎根时,而客人的談笑聲把這場“出花園”的典禮推行到高潮瘦赫。
媽媽張羅事情的能力也是讓人贊不絕口。媽媽的愛來得細膩蛤迎,無不體現(xiàn)在生活上的各種事無巨細的照顧确虱。我和我媽的感情,反倒像是一種“愛在心口難開”的情感替裆,很少談心校辩,卻有一種默契。在我們小地區(qū)辆童,男人負責在家或者外出工作賺錢宜咒,女人成家后便側(cè)重于持家過日子,兒女們無憂無慮地讀書長大把鉴。我的父母從小對我們的學習是放養(yǎng)模式故黑,按照他們謙虛的說法是他們也沒什么文化,也沒法教會我們知識纸镊。但是在我看來倍阐,父母教會我們更多的是人生的知識,讓我們成為一個更加健全的人逗威。從小父母就很引以為傲認為他們的孩子是自發(fā)地熱愛學習峰搪,這一點當我長大后開始對社會各種迷茫,想要“鬼混”的時候凯旭,總是覺得很難為情概耻。幸好當某一天醒悟過來使套,驀然回首,父母還是笑臉盈盈地在那燈火闌珊處鞠柄。
在我爸爸看來侦高,我“出花園”這一天是他人生第一次很這么感慨。我哥哥“出花園的時候厌杜,他還沒有這種感覺奉呛。可能是因為父女之間這種特殊的感情夯尽。我“出花園”那天晚上瞧壮,客人散去,我和爸爸一起坐在廚房里匙握,他喝著小酒咆槽,配著小菜,絮絮叨叨地跟我講了很多話圈纺。其實我們父女倆這樣子談話的時間有很多秦忿,我們很經(jīng)常這樣聊天翁授。但那天父親講著講著有點哽咽了列赎,然后繼續(xù)喝著小酒杨名,跟個沒事人一樣捆昏。后來回想起來圆存,大概是一種“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感慨和不舍吧正塌,也許我和爸爸再次有這種朦朧的感覺负懦,是待到我將來有一天的出嫁之日吧蜈缤。
我的爸爸從來就沒有重男輕女的觀念揍愁,這一點也是讓我能夠很有底氣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種驕傲呐萨。畢竟在上個世紀末的農(nóng)村地區(qū)重男輕女觀念不重也是比較少見的。一個地區(qū)重男輕女的風氣盛行莽囤,當我的爸爸對他的三個孩子一視同仁的時候谬擦,反倒成了“重女輕男”。親戚和鄰居都會調(diào)侃我朽缎,是被我爸爸寵到天的孩子惨远。這也是讓我挺感慨的,隨著我漸漸長大话肖,如今的社會風氣也就是男女逐漸平等了北秽。從小從鄉(xiāng)村到市區(qū),再到大城市讀書最筒,這一路來給我最深的感受是贺氓,看社會風氣是否變了,就從最小的地方看床蜘,見微知著辙培。十幾年前的風氣和現(xiàn)在的比蔑水,還真的挺有趣的。現(xiàn)在的整個社會的風氣是扬蕊,如果你重男輕女搀别,需要藏著掖著,不然會被指責尾抑。幸好時代在發(fā)展歇父,吾家有女初長成,也不再是“養(yǎng)在深閨人不知”再愈,也漸漸地不再被重男輕女的觀念束縛著了庶骄。
第一次在簡書上發(fā)表,聽說簡書上有很多大神級的人物和文藝范的女神和男神践磅,有點小緊張。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和圖片灸异,為我的勇氣打call府适,你的點贊,是我寫作路上的明燈肺樟。
如果你恰好也喜歡最后一張圖片中的我檐春,希望我們能夠互相關(guān)注,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