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 請來
“從一開始我就知道結(jié)局,我選定了自己要走的路韭山,也就是未來的必經(jīng)之路郁季。我循路而前,滿懷喜悅钱磅,也許是滿懷痛苦梦裂?我的未來,它究竟是最小化盖淡,還是最大化年柠?”—— 特德·姜(Ted Chiang)《你一生的故事》
我向來對科幻題材不大有興趣,小說或者電影褪迟。直至看完電影《降臨》冗恨,我決定看看原著《你一生的故事》。也許因為在我看來味赃,這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哲學故事掀抹。
故事以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講述,“我”是媽媽心俗,“你”則是我的女兒傲武。故事中的“我”(Louise Banks)在講我現(xiàn)在故事:作為語言學教授受命與外星人“七肢桶”溝通蓉驹。在這個過程中,我結(jié)識了未來女兒的父親Ian Donnelly揪利,潛移默化地習得了七肢桶獨特的思維方式态兴,從而獲得知曉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能力疟位。同時交替倒敘“你”的故事:你25歲時因攀巖離開人世瞻润,你17歲帶異性朋友回來準備捉弄他,你15歲時問我什么是非零和游戲(寫到這里甜刻,作者才交代“你”的父親“我”的丈夫是誰绍撞,也是小說里現(xiàn)在和過去乃至未來的時間線交點),你3歲時和我吵架罢吃,你父親和我“to make love,to make you”——此時此刻楚午,既是故事的開端昭齐,也是小說的結(jié)尾尿招。
小說之所以呈現(xiàn)出交替敘述的結(jié)構(gòu),在我看來阱驾,便是想表達受外星文字思維的影響就谜,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里覆,都成了Louise的記憶丧荐。
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于變分定理的物理學應用,即物理學家Ian 給Louise解釋的費爾馬最少時間律喧枷。對于光為什么會折射虹统,由于認知模式不同,人類和七肢桶有截然不同的解釋隧甚。時間對人類而言是條長河车荔,是線性的;而對外星人來說更像個湖泊戚扳,是非線性的忧便。人類是有先有后的線性思維,認為發(fā)生折射是因為光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帽借,即光遇到水為因珠增,折射為果。七肢桶則沒有先后的時間概念砍艾,它們可以同時看到我們所說的因和果蒂教。它們將光的折射解釋為光知道自己的目的地,而光遵循費爾馬最少時間律脆荷,所以有目的地選擇了最短的路徑凝垛,即折射。總之苔严,人類認為未來的結(jié)果都由過去的原因造成定枷,七肢桶則認為事情早已成型,只能循路而前届氢。
由于Louise的際遇欠窒,她已經(jīng)知曉未來,所以在做出選擇前退子,她已確知女兒早亡以及與丈夫離婚的事實岖妄。即她知道婚姻終有一天會破裂,但依然擁抱了戀情結(jié)婚; 知道女兒將早年死亡寂祥,但依然選擇了孩子的出生成長荐虐。
這樣的余生有些宿命的意味。
其實丸凭,我在想福扬,既然她同時擁有兩種思維模式,難道沒有想過用自由意志去選擇惜犀?還是她的自由意志無法干涉铛碑,或者自由意志選擇不反抗?
我不得而知虽界,但我愿細論——
人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來選擇自己的命運汽烦?
哲學上,斯賓諾莎認為莉御,人之所以認為自己的意志是自由的撇吞,是因為他能感知到自己的意愿,而對于產(chǎn)生這意愿的原因卻一無所知礁叔。愿望只是一種弄得非常巧妙的機械裝置牍颈,而這種機械裝置的運行過程卻不被我們所意識到。
Louise在任務結(jié)束后晴圾,與男主角Ian結(jié)婚颂砸。她必須和Ian結(jié)婚,因為她已知道這是她的未來死姚、她的宿命人乓,她別無選擇。即使她已經(jīng)預見了后續(xù)的命運:她會生下女兒都毒,Ian會在幾年后離她而去色罚,女兒會在25歲時死于攀巖……在書中,Louise說 “我的一生都將淺嘗輒止账劲,跟隨大小事件隨波逐流金抡,為這些事件所裹挾。這是無可避免的腌且」8危”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她看到未來,掙扎只是徒勞,因為掙扎本身也是命運的一部分弓颈。
遺憾的是恨豁,她能預知命運,卻無法規(guī)避命運,這就是宿命姆钉,這才是這個故事中最悲哀的地方潮瓶。
所以,人是受到因果律支配的思恐,不自由是人的宿命。
所以栈顷,人到底沒有自由意志來選擇自己的命運室抽。
所以惑朦,小說到底想探索的問題是:如果你已經(jīng)知道自己的命運蜓陌,并且也知道無法改變它钮热,那么,你是否還有必要再去親歷這場命運鸵闪?
有必要芥喇。
就好像我們知道婚禮上胖眷,會有這么一句“我現(xiàn)在宣布你們結(jié)為夫妻”武通,但這是預知不是事實。只有主婚人必須說出這句話時珊搀,結(jié)為夫妻這件事才成為了事實冶忱。
科幻作品最終的、唯一的受眾就是人類境析。Louise一家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囚枪。面對宿命,Ian選擇了逃避(lan離開Louise劳淆,因為他對她的預見能力感到恐懼)链沼,Louise決然選擇了擁抱命運,更難能可貴的是沛鸵,她還“welcome every moment of it”括勺。
Ian和Louise的不同選擇,其實是人類面對宿命時谒臼,兩種代表性的應對方式朝刊。也許更多的人會選擇Ian的方式,因為Louise的選擇更需要勇氣蜈缤、理解和犧牲,我想冯挎,這就是這本書最想告訴我們的事底哥。
我從來都把生命當過程論來對待,預先知道房官,并不等于已經(jīng)實現(xiàn)趾徽。
人害怕的不是意志所不能為,而是畏懼意志為后之果翰守。我如果不做任何改變孵奶,即使我遇見了所有悲傷,但我依然愿意前往蜡峰;而一旦我做出改變了袁,人生因此改變朗恳,我害怕的不再是悲傷,而是我還能不能遇見你和你载绿。這條被重新設(shè)定的路改變了一個過結(jié)粥诫,那過結(jié)之后呢?
所以崭庸,我寧愿不改變怀浆,即使結(jié)局悲涼,也是善終怕享。
當一個人清楚自己的命運后执赡,如果依然還能滿心愉悅地觀賞每天的日出日落,需要多大的勇氣函筋?生到死這一程沙合,我就好像始終是一個局外人洞悉著局內(nèi)人的喜怒悲歡,這份安然已定的感情更讓我心安驻呐。這是多么不自由灌诅,卻又是多么自由。
我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時間一維的空間含末。耐心點猜拾,我的未來將會來到我面前,像只喵一樣躺在我腳邊佣盒,無論我是什么樣挎袜,她都會理解我,愛我肥惭。
幸好我的世界里盯仪,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