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性的看法,我一直是荀子“性本惡”觀點的追隨者乎莉,人生來是惡的送讲,所謂的“善”是后天習得的奸笤。有時也在思考,什么是善哼鬓?什么是惡监右?評判善與惡的標準是什么?是誰制定的這個標準异希?這個標準是一成不變的嗎健盒?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中,存在著各種法律法規(guī)的約束和道德的規(guī)范称簿,在這樣一個有行為規(guī)范的社會中扣癣,我們基本上能很快的區(qū)分出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予跌。但是搏色,人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不能武斷的簡單的評判一個人的人性是善是惡券册;每一個人也是不一樣的频轿,所以我們也不能因為一個人或者某些人來以偏概全說中國人的人性是善是惡。
每隔一段時間烁焙,網(wǎng)絡上就會出現(xiàn)一場大的口水戰(zhàn)航邢,進而引出“國人的劣根性”—貪婪、自私等等骄蝇。在某件事情發(fā)生后膳殷,有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博的關注,在報道時總會忽略某些事實或者通過語言誤導讀者九火。在短時間內(nèi)信息極為不對稱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赚窃,讀者們只能接受到這些不實的報道信息,因此出于對弱者的同情對正義的聲張岔激,開始討伐不好的一方勒极。當口水戰(zhàn)如火如荼進行中時,又會出現(xiàn)幾個人勇敢的站出來陳述事實虑鼎,很快辱匿,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又是新一輪的口水戰(zhàn)炫彩。隨后匾七,這個事件慢慢的淡出人們的視線。整個過程中江兢,報道失實的媒體有著重大的責任昨忆,但媒體也會振振有詞,我們成功的將事件引起人們的關注杉允。而未弄清事實就開始指責評論的人開始將責任推到媒體身上邑贴,卻不反思自身的問題限府,為什么不去弄清事實再去評論呢?但總是有正義的人存在痢缎,勇敢的站出來伸張正義,當事情的真相暴露于公眾視野中世澜,人們認識到自己之前的錯誤独旷,改變之前錯誤的觀點,知錯就改寥裂。
當有失正義的時候嵌洼,就會有正義之士的存在;當錯誤被解釋封恰,人們也會知錯就改麻养。憑借這些,我們不能說某個人或者某些人的人性是怎樣的诺舔,好與不好總是相對應的存在鳖昌。我們只能說每個人的人性都是正常的。
為寫這篇文章尋找思路低飒,看了一部分《丑陋的中國人》這本書许昨,作者認為中國人是沒有鑒賞力的,是不會思考的褥赊。針對上面敘述的事件糕档,沒有弄清事實就盲目跟風評論批判的人們,就是不會思考的人拌喉。這本書中還說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速那,一再強調(diào)明哲保身,暴君最喜歡最欣賞的就是人民明哲保身尿背,所以中國人就越來越墮落端仰。作者還認為中國人是天下最容易膨脹的民族。為什么容易膨脹残家?因為中國人“器小易盈”榆俺,見識太少、心胸太窄坞淮,稍微有一點氣候茴晋,就天真的認為天地雖大,已容他不下回窘。這也是中國人越來越墮落的原因之一诺擅。并且中國人心里普遍有這種類似的情況:對方是不是想從我這里得到什么好處?形成彼此間的疑懼啡直,這種依據(jù)是中國人之間缺乏信任烁涌,變成一盤散沙苍碟。
對于書中作者的觀點,很多不敢茍同撮执。作者總是在說中國人的不好微峰,好與不好是相應存在的,如果都是不好抒钱,那么就不存在不好這一說法了蜓肆。所以,作者忽略了中國人的好谋币,對不好進行批判總結經(jīng)驗是好的仗扬,但是一味的批判,卻看不到好的一面是不是有點偏頗蕾额?
如果非要給中國人的人性歸類早芭,那就是追隨本性吧,每個人本質(zhì)上都是很好的人诅蝶。我一直相信著每一個人都是善良的退个,都是在努力變得更好的。只是每個人的認知不同秤涩,對于好和不好帜乞,善與惡的定義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