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滿心歡喜的期待一趟旅行,但其結果可能是乏味和無聊姐仅,如果是這樣倾鲫,那我們還要不要去旅行?
旅行是件很有意思的事萍嬉,它讓我們得以斬斷真實生活乌昔,進入一個陌生世界,它重新打開了眼睛和感官系統(tǒng)壤追,把我們推向陌生人的角度磕道。它意味著失去秩序,同時也意味著驚喜行冰。這也正是旅行的魅力所在溺蕉。
近日讀了阿蘭·德波頓所著《旅行的藝術》。它不算游記悼做,雖然文章中也寫到幾趟旅行疯特,但重點不在這,不在于描寫見聞肛走、敘述故事漓雅,而在于重新思考旅行這件事情。
第一個話題是:當我們滿心歡喜的期待一趟旅行,但其結果可能是乏味和無聊邻吞,如果是這樣组题,那我們還要不要去旅行?
作者介紹了于思曼的小說《逆流》抱冷,這篇小說發(fā)表于1884年崔列,主人公德埃桑迪斯公爵正計劃去倫敦旅行,但是他把一切都準備好旺遮,并且已經(jīng)到了火車站就要出發(fā)時卻改變了主意赵讯。他突然想到,一切都是無聊和乏味的耿眉,上車边翼、下車、搬運行李跷敬、看看這里看看那里讯私,沒有任何意思热押,所以他回了家西傀,并且再也沒有離開過。
這是旅人常見問題桶癣,我們總是美好的想象目的地拥褂,而當我們真正達到時,腦海中的星光熠熠瞬間變得平庸黯淡牙寞,這是因為饺鹃,“期待和記憶一樣,都是一種簡化和剪輯現(xiàn)實的工具”间雀,帶有欺騙性質(zhì)悔详。
饒是如此,恐怕還是有許多人要踏出腳步惹挟,到底是什么在吸引著他們茄螃?
也許是美好的風景。按詩人華茲華斯的看法连锯,花草樹木归苍、年獸蟲魚中均含有喚醒我們德性的力量。
也許是壯麗的自然运怖。懸崖峭壁拼弃、山川冰河以及遼闊的夜空、沙漠摇展、巨石等風景吻氧,讓我們感受到壯闊,使我們看到人類的渺小和脆弱,理解自身的局限医男,從而獲得一種凈化般的澄凈砸狞。
也許是異國情調(diào)。它讓我們得以用一種嶄新的眼光面對這個世界镀梭,到處是新奇和變化刀森,讓你感到歡欣和滿足。
或許正是這些東西在召喚著旅行者报账,但內(nèi)因研底,最最重要的,還是好奇心透罢。在好奇心這一章榜晦,阿蘭·德波頓介紹了19世紀德國自然科學家和探險家亞歷山大·馮·洪堡,1799年羽圃,二十九歲的洪堡乾胶,從西班牙的拉科魯尼亞海港起航,踏上南美的旅程朽寞,從此之后识窿,他的一生都在探險中度過。他向我們展示了一種純粹的好奇心的力量脑融。
但是喻频,正是因為洪堡,再看看現(xiàn)代旅游工業(yè)下生活的我們肘迎,則多少有點可憐甥温。在洪堡的時代,世界還有許多未被探明發(fā)現(xiàn)之境妓布,探險姻蚓,是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心愿。而我們每去到一個地方匣沼,都會有各種旅行指南告訴你所有答案狰挡,新奇的世界不存在了。
另一方面肛著,我們高傲而不夠格圆兵,當洪堡在世界各地探險,發(fā)現(xiàn)新的物種枢贿,把它們歸類殉农,做各種實驗,感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時局荚,背后的動能是知識超凳,而我們都是知識的貧農(nóng)愈污,當我們迫不及待的去某地觀光時,腦袋空空轮傍,被旅行手冊安排著四處排隊暂雹,根本就不知道我們在看什么。
大一去北京旅行的時候创夜。當時接待我們的導游跟我說過:很多人的旅行成了上車睡覺杭跪、下車尿尿、到了景點就拍照驰吓、然后就是發(fā)到朋友圈的膚淺炫耀涧尿。但是,人生要貧瘠到怎樣的程度才需要讓所有人看到你到此一游檬贰。也許我們應該問問自己:走了那么多路姑廉,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翁涤,感受到了什么桥言。
阿蘭·德波頓提醒我們,這是一種危險葵礼,旅行也需要更多的主動性和知識儲備号阿。由此看來讀書還是有用的。
除此之外章咧,旅行的最大禮物倦西,就是重新賦予我們感受力能真。
當我們離開熟悉的城市赁严,進入火車、飛機粉铐、旅館疼约、陌生的城市,我們擺脫了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束縛蝙泼。旅途之所以令人思考程剥,正是因為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感受力,更容易聽到內(nèi)心的聲音汤踏。
但是织鲸,感受力因人而異,相同的景色溪胶,有人看見豐富的海洋搂擦,有人則只是看見一片藍色,如何更好的把握美哗脖?面對阿蘭·德波頓的建議是通過藝術瀑踢,通過梵高的畫扳还,他重新發(fā)現(xiàn)了麥田和柏樹,每一種藝術橱夭,都擁有令人大開眼界的力量氨距。同時,我們還能夠模仿棘劣,去試著寫俏让,甚至試著畫,當你試著畫下你面前的景色時茬暇,需要的不再只是一秒鐘的瞥視舆驶,而需要更多的關注和觀察,它能鍛煉你的內(nèi)心而钞。
只有這樣沙廉,當你從旅途中回來,才仍然能抱有一顆好奇心和感受力臼节,在日常生活里發(fā)現(xiàn)美與樂趣撬陵。終究,旅行的意義网缝,是讓我們更好的去生活巨税。
一場自己的旅行,就像是一場誘惑迷人的美夢粉臊。倒置沙漏草添,計時開始,切掉手機扼仲,獨自消失远寸。沙漏流盡,返回現(xiàn)實屠凶。一切如常驰后,日子繼續(xù)。只是你是否還是那個出門前的你矗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