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己有多年,積累了一點心得.這里班門弄斧,管中窺豹,將一點個人拙見發(fā)表出來,以期拋磚引玉,
一. 態(tài)度決定一切,注意小節(jié).
求職者若表現得彬彬有禮械拍、談吐得體,會很輕易打動招聘官,起碼初試關能闖過去.曾有位應聘者隨意點著了一根煙,我提醒他不得在辦公室抽煙后,他不情愿地將未掐滅的煙頭丟進廢紙簍,我不得不起身拾起煙頭,摁滅.而應聘者在看我做這一切時居然不會說:“sorry”,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雖然此人尚算優(yōu)秀,但我覺得:細節(jié)在瞬間可彰顯一個人素質和修養(yǎng).結果自不待言.
二. 關注能力 更重意愿
我曾接待過專業(yè)知識技能都不錯的一位工程師,相談甚歡之際,我了解到五年來他對從事的工程師工作總提不起興趣,平時工作基本是在混日子,倒是對會計專業(yè)很有興趣,現在自學會計,只是考慮到從頭擇業(yè)成本太大才只好繼續(xù)做工程師這一行.似這種情況,作為人事主管,我們注重應聘者“能做什么”和“將要做什么”,更注重其“愿意做什么”,很多時候,有能力而沒有動力的員工比缺乏能力的員工好不到哪里.
三. 職業(yè)忠誠度 個人誠信不容忽視
我們常遭遇許多“有經驗”的求職者,他們刻意偽裝簡歷,把自己吹得十分完美,明明在某公司做了半年的技術員,硬說成是做了三年的工程師;明明是不稱職被炒魷魚卻掩蓋真相說成是圖發(fā)展另謀高就,甚至不圖錢途圖前途愿屈就云云.我有時根本不用去查核,僅聊上幾句就發(fā)現應聘者在輕松境況下沖口而出的許多話同簡歷不符,如在某公司服務的起止年月等等.
我曾篩選出一位條件不錯的應聘者,問他何時能來上班,他沖口而出: “明天.”我問能辦到嗎?他透露秘密: 按公司規(guī)定須提前一個月辭工,但他有公司營業(yè)秘密在手中,他說要走,老板徒奈其何? 這樣品行的人企業(yè)很難接受.
四. 過份“包裝”,適得其反
我曾遇到不少剛畢業(yè)的大學生,簡歷刻意包裝,因怕用人單位說他沒經驗,大學四年就有二年的時間在外兼職,且資歷“豐富”,業(yè)績昭彰.面試時全身名牌,西裝革履,容光煥發(fā),閃亮登場,以為給招聘官留下好印象,殊不知, 招聘者卻在想: “這樣的人還未畢業(yè)就花數千元購置行頭,花父母血汗錢不心疼,參加工作能否踏實做事?令人懷疑.”
五.恃才傲物,目中無人,這樣的“千里馬”難遇“伯樂”
每年我常遭遇一些心里或口里稱自己為天才的人才, 恃才傲物,目中無人,語不驚人死不休.作為人力資源主管,一般在初試時會將這樣的人涮下來,郭臺銘有句名言: “天才,就讓他留在天上好了.”
六.公關能力突出,愛套近乎的并不易如愿
有的應聘者專業(yè)水平一般报慕,但公關能力卻突出岳服。為了取悅于招聘者,他們“主管 經理”“老師老師”地不離口轩褐,態(tài)度極為謙卑,甚至有人想法弄到招聘者的電話尉剩,約其出來喝茶.殊不知,作為招聘者其專業(yè)素養(yǎng)不容許摻雜太多感情因素,招聘工作只是份內之事,不然就是失職潮尝。
七.勤奮自強 樸實務實者較受青睞
企業(yè)在招人時,策略上講常會對從農村出身榕吼、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較為青睞,因為這些學生在艱苦環(huán)境下刻苦自強,有強烈進取心和務實態(tài)度,到企業(yè)后對工作不挑剔,心懷感恩,融合度高.不出三年,錐藏囊中,鋒芒自顯.
八.考察應聘者耐挫折能力,磨合度如何
有時用人單位會故意設一些情境面試或模擬測試,來考察應聘者是否能經受挫折?接受挑戰(zhàn)?合群?是否同本企業(yè)文化“對味”?有一次,我問一位應聘者,叫他隨便說出他認為失敗的5件事情.他列舉了: 中學時被老師責罵 父母誤會他 畢業(yè)考試有一門沒通過 失戀 剛參加工作時常遭上司喝斥同事冷眼等.由此可看出他并沒經歷多少挫折,對一個成熟心智的人來講,他那些小事情不算失敗.對企業(yè)來說,我們尋找的是有強壯心智的人,而不是有強壯脊梁的人.
九.熱愛學習的人永不落伍
當今之世,企業(yè)為永續(xù)經營都在致力建構學習型組織,招聘者的共識是:應聘者的學習能力比他們已經獲得的技能顯得猶為重要.如果一個人在一個單位連續(xù)兩年都未參加任何培訓進修,他的學習力如何令人置疑.恐不能適應企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需要.
十.團隊合作精神備受關注
我們每天都在與人打交道,同同事共同完成任務.曾有一位應聘者面試中我得知他自幼喪父,性格孤僻,參加工作后在做QE時個人工作表現突出引以自豪,但涉及同上下游單位等打交道就不愉快,每每由上司出面“搞定”.這樣的人才團隊合作精神較為欠缺.
面試是雙向的交流過程,作為招聘者,在面試時針對不同類對象會有不同的重點:如對工程技術人員,重點考察其空間思維能力 項目規(guī)劃能力 數學計算能力 分析問題能力 專業(yè)技能 工作經驗等;對初級管理人員,重點考察其督導能力 計劃規(guī)劃能力 人際交流與溝通能力 應變能力等;對中級管理人員,重點考察其指揮控制能力;對高級管理人員重點在考察其說服能力 統(tǒng)籌能力
企圖心等.
???????????????????????????????????????????????????????????????????(作者:??聶振亞???2003.1.8)